小鹏机器人中心智能拟态部成立:多模态技术驱动机器人智能化升级
2025年8月,小鹏机器人中心宣布成立智能拟态部,标志着其在机器人多模态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该部门聚焦具身智能原生多模态大模型、世界模型和空间智能等前沿方向,旨在通过技术突破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与交互能力,为2026年量产工业场景L3级人形机器人奠定基础124。
智能拟态部核心布局:技术方向与团队架构
三大前沿研究方向
具身智能原生多模态大模型:突破传统机器人单一感知局限,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源信息的协同处理。例如,在家庭服务场景中,机器人可同步识别语音指令、手势动作及环境障碍物,完成复杂任务如照顾老人或收拾房间;在工业场景中,通过融合视觉识别与触觉感知提升装配精度4。
世界模型:通过环境观察与交互构建动态认知体系,帮助机器人预测环境变化并优化决策。例如,工厂机器人可预判零件供应延迟或流程冲突,提前调整工作节奏;物流场景中,机器人能根据货物存储规则变化快速规划新路径4。
空间智能:强化机器人对三维空间的精准理解,提升复杂环境作业能力。例如,建筑机器人可识别材料位置并规划吊运路线,仓储机器人能优化货物存取路径以提高空间利用率4。
团队组建与领军人物
负责人背景:部门由前腾讯ARCLab技术专家葛艺潇掌舵,其28岁晋升为腾讯T12级专家,连续两年获腾讯技术突破奖,研究领域涵盖计算机视觉表征学习,曾在NeurIPS、ICLR等顶会发表多篇论文356。
团队规模与招聘:目前团队含葛艺潇共3人,已启动社招、校招及实习招聘,目标岗位为“研究科学家(多模态方向)”,要求候选人具备构建行业领先模型及引领技术影响力的能力25。
战略意义:从小鹏布局看行业影响
支撑量产目标与场景拓展
小鹏计划2026年量产工业L3级人形机器人,智能拟态部的技术突破将直接提升机器人在智能出行、家庭服务、工业生产等多领域的适应性。例如,多模态技术可使机器人在工厂实训中更快掌握复杂工序,或在家庭场景中实现“类人化”交互
行业技术竞争制高点
多模态技术是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壁垒,小鹏通过成立专项部门强化研发,旨在争夺全球机器人智能水平的领先地位。其布局与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等竞品形成差异化竞争,聚焦“AI+具身智能”融合路径46。
挑战与展望:技术落地的关键问题
技术难点:需突破多模态数据融合、统一表征学习、算力支撑等瓶颈,尤其在动态环境下的实时决策对算法与硬件协同提出极高要求4。
商业化路径:从工业场景切入(如高精度装配、危险作业替代),逐步向家庭服务等消费级场景渗透,依托小鹏汽车生态实现供应链与算力资源复用。
小鹏智能拟态部的成立,不仅是企业自身战略的延伸,更标志着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机械执行”向“智能认知”的转型加速。未来随着多模态技术的成熟,人形机器人有望真正实现“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