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2回复

[猎奇]大秦第一功臣,解决战国两大名将的郭开,秦始皇灭六国后如何对他[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845
金币
32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486
奖券
18196
斑龄
202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49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29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21) —

要问秦国历史上第一功臣是谁,有人会提到当年的百里奚,认为他帮助秦穆公称霸西戎,若不是他的帮助,秦国未必能有后来的强盛;也有人会说是商鞅,因为秦国的强大正是依赖于法治,而商鞅是当时最重要的法治改革者。不过,很多网友一致认为,真正的功臣当属郭开,甚至有说法认为他是秦国的“卧底”。

当时,虽然秦国在军事上很强大,但与其他六国相比,仍然没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赵国,在胡服骑射后,赵国的骑兵作战能力甚至超过了秦国的锐士。同时,赵国地处燕赵一带,这里的将士性格豪爽,英雄辈出。从赵武灵王、廉颇到赵奢、庞煖、李牧,每一位都令秦国头疼不已。即便秦国拥有白起和王翦等名将,但面对这些赵国将领,秦国始终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有甚至断言:“李牧不死,赵国不亡。”而正是这两位强大的将领,却在同一时间败给了一个人——郭开。
一位将领能够改变战争的局势,这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是一种至理名言。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能带领军队取得胜利,还能提升整个国家的战斗力。比如,魏文侯通过吴起拓疆千里,齐威王依赖孙膑建立霸业,秦昭襄王则依靠白起东出一打六。而赵国,虽然依靠廉颇和李牧在战国后期独自抵抗秦国,但赵国的军事虽强,却没有进行彻底的政治改革,导致了国家的短板。赵国虽然有许多能将,但缺少像样的宰相,这也是郭开得以上位的原因。
在《大秦赋》中,郭开的背景被描述得很清楚。他从小就跟随赵悼襄王读书,后来赵悼襄王继位后,因情分深厚,便一路提拔郭开,最终让他成为赵国的丞相。郭开是个典型的小人,当时赵国的名将廉颇十分不喜郭开的谄媚行径,曾多次提出要将郭开治罪,但郭开总是侥幸逃脱。廉颇因此与赵悼襄王结怨,赵悼襄王继位后对廉颇心存忌惮,最后逼得廉颇只能逃亡楚国。
然而,面对秦国强大的压力,赵国无法没有廉颇来抵挡,便想将廉颇召回。而郭开巧妙地用“廉颇饭否”这一计,让赵悼襄王误以为廉颇年老体衰、无法继续为赵国效力,最终让廉颇未能回国。之后,赵国的另一名将领李牧崭露头角。李牧成为赵国的主力,但他的功劳渐大,郭开深知如果李牧继续发展下去,必定会威胁到自己的权位,于是心生杀机,想办法除去李牧。

赵国有一个传统,由于地处边陲,经常受到匈奴入侵,赵国将领的权力非常大,这也使得赵国的将领往往会自负兵权,不受中央控制。李牧便是这样一个将领,他经常不听赵王的命令,按照自己的方式抵抗匈奴。郭开利用这一点,诬告李牧有谋反之心,赵悼襄王得知后大为震惊,决定召回李牧。然而,李牧正在与秦军作战,若交出兵权,赵国必定会面临秦国的强大压力,于是李牧拒绝了赵王的命令。此举直接让李牧“谋反”的罪名坐实,最终被冤杀。
在那个时期,秦国为了能够顺利东征,进行了大量的政治渗透,贿赂六国的朝臣。赵国的郭开也在其中,因此有说法认为郭开是秦国的“卧底”。
郭开的死亡在《大秦赋》中有着戏剧化的描写,剧中为了凸显嬴政的英明神武,最终将郭开“烹杀”。郭开因贪污赵国财宝,被秦国视为祸害,最终以这种方式死去。有网友感叹:“郭开死了,我心里好难过。”

然而,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郭开并没有死于烹杀。历史上,郭开确实为秦国立下过功劳,秦国在渗透六国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秦国在郭开身上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然后简单地杀掉他,势必会浪费这笔投资。再者,当赵国灭亡后,秦始皇并未杀郭开,考虑到他在解决赵国两大名将方面的功劳,反而封了他为上卿。然而,秦始皇深知郭开是个危险人物,既然他能背叛赵国,未来也未必忠诚于秦国。于是,秦始皇仅仅给予他一个荣誉职务,并未重用他。
郭开是个典型的贪婪之人。在赵国担任丞相期间,他积累了大量财富。投靠秦国后,他定居在咸阳,但仍不舍得自己在邯郸的财产,决定将这些财富转移到咸阳。然而,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任何拥有巨大财富的人都难免成为他人的目标。最终,郭开在转移财产途中被一伙盗贼杀害,财富也未能带走,成了空中楼阁。

关于郭开死亡的真相,历史上仍存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盗贼是赵国遗民伪装的,因为郭开的背叛让赵国人民深恶痛绝,这种说法也不无可能。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可能是秦王嬴政的阴谋,派人假扮盗贼,借此收回郭开身上的所有投资,而秦国还可以避免留下口实。无论是哪种可能,郭开的死对他来说,实际上是便宜了他。

对于赵国来说,郭开无疑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但对秦国而言,他却是解决了两大名将的“战神”,这种战功连白起、王翦都难以比拟,因此郭开在秦国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昨天 18:2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4557
金币
461358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9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6:40
关于郭开在秦国灭赵后的结局,综合史料记载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表面封赏,实则闲置
秦始皇为安抚六国降臣,封郭开为上卿(高级荣誉官职),但仅授予虚衔不予实权。此举既兑现秦国贿赂郭开时的政治承诺(如《大秦赋》中秦国使者承诺的“上卿之位”),又避免重用叛国者引发争议。

二、贪财招致杀身之祸
转移家产:郭开任赵国相国期间搜刮巨额财富,赵国灭亡后秘密返回邯郸挖掘藏金,装载数车运往咸阳。
途中遇劫:行至邯郸郊外时遭盗匪劫杀,财宝尽失。学界对此有两种解读:
为赵国遗民复仇(郭开害死廉颇、李牧导致亡国,赵人恨之入骨);
系秦始皇暗中介入(借盗匪之手除掉隐患并收回贿赂成本)。


三、秦始皇的真实态度
政治利用优先:不杀郭开是为树立“降秦者得保全”的示范,吸引六国贵族投降。
深层厌恶:嬴政深知郭开贪婪误国本质(如剧中嬴傒评价“贪婪炽盛”),仅将其视为工具而非臣属。


四、历史评价的讽刺性
赵国视角:祸国奸臣,直接导致廉颇被逐、李牧冤死,加速赵国灭亡。
秦国视角: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瓦解赵国防线,被戏称为“大秦第一战神”,但其叛国行径终招致恶果。
💎 综上:郭开虽获封赏却死于贪欲,其结局印证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宿命。秦始皇对其“用而不信”的处置,兼具政治理性与道德惩戒的双重意味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11-21 16:41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18:2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4550
金币
555053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2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3:22
秦国历史上的第一功臣

在秦国的历史上,有许多人物因其卓越的贡献而被后人称为“功臣”。其中,百里奚、商鞅和郭开是被提及较多的三位历史人物。

百里奚的贡献

百里奚是秦穆公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帮助秦穆公称霸西戎,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智慧和谋略使得秦国能够在当时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商鞅的改革

商鞅是秦国变法图强的关键人物,他主持的变法改革深刻地改变了秦国的社会结构和国家体制。通过改革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商鞅使秦国国力大增,为后来的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郭开的争议

郭开是战国末年赵国的丞相,他在赵国的政治生涯中,因为其小人的行径和对赵国的背叛,成为了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尽管他在赵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也有观点认为他是秦国的“卧底”,为秦国的统一战略做出了贡献。他在政治上的手段和对赵国两大名将廉颇和李牧的处置,确实为秦国扫清了东出的障碍。

综合历史记载和后人的评价,商鞅的变法改革对秦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他不仅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还为秦国的统一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因此,商鞅更有可能被视为秦国历史上的第一功臣。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