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阅读
  • 3回复

[日记]桃叶渡,桃渡临流和清溪九曲——南京3日游(13)[2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989
金币
60429
道行
38009
原创
2516
奖券
5113
斑龄
137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6808(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28



★旅游地点:南京桃叶渡

从夫子庙出来,我们一路往桃叶渡而去。这条路有点曲折,但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不便,反正大路也不认识,跟着导航走就是了。

路过南京食朝汇的时候,忍不住被小桥流水的格局惊艳了一下。一座单间双柱的牌坊,成串的红灯笼,门前一条小河,泊着一艘小船。忍不住走下阶梯,摸了摸河畔的一组铜质雕塑。

不远处有一部打开的石书,原来这里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桃渡临流”。这里的用餐环境一定不错,不过现在还没到饭点,于是流连了一会儿,我们还是朝着目的地走去。

既然到了“桃渡临流”,桃叶渡的正牌景点自然相距不远了。走进一条不太宽敞的道路,很快就到了地方。一扇朱门两侧有对联:“赏桃叶歌烹六朝气韵,听团扇曲啜千古风流”,上方的匾额正是“古桃叶渡”。

进门是一架紫藤,旁边有块石碑,刻着金字“桃叶渡”。桃叶渡是秦淮河上的古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又名南浦度。在古时候,这里是相当繁华的地方,送人出金陵,往往就送到桃叶渡,在这里与恋人、友人、亲人依依惜别。

南京还有一个桃叶渡,南京江北长江边东门桃叶山下,属于浦口区,也是一个古渡口,称为晋王渡,和东门宣化古渡、大码头渡同并称南京浦口东门三大古渡。不过,古时还是以秦淮河畔的这个渡口更繁华,毕竟十里秦淮是自古佳丽地。

渡口有一座单间双柱的石牌坊,横梁刻着“古桃叶渡”四个字,柱子上有一副坊联:“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

说起这桃叶渡名称的由来,确实与晋朝有关。相传在东晋时期,秦淮河与古青溪水两条河的岸边载满了桃树,春风起风的时候,桃叶轻浮水面,被风吹得四处飘零。这景象想着也挺美,不过我觉得更美的应该是桃花花瓣飘落的景象。撑船的艄公看着满河的桃叶,就给取名桃叶渡了。这艄公估计也不是一般的艄公,应该是颇通几分文墨的。

还有一种说法,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名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常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这种传说便更加浪漫了。

渡口有一座石桥,是单孔拱桥,是谓“桃叶桥”。清朝顺治年间,孝陵卫人金云南迁居渡口,看到渡口非常拥挤,常有人落水而亡,便捐建了一座木桥,题名“利涉桥”。康熙二年,改建为石桥。

说起来,这座桥还颇有一番波折呢。利涉桥顾名思义就是利于涉水。康熙二年的时候,风水先生认为这座桥破坏了风水,硬是把桥给拆了。但因为桃叶渡口的凶险,老百姓们一再要求重建这座桥,官府无奈,只得重新造了座桥。解放后,这座桥又被拆除,现在只剩下断桥痕迹了。原来的座桥,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桃叶桥建造的地方。

桥畔有一组碑刻,其中有一个“太”字十分醒目,下方刻的是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字,与他的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加上张芝、钟繇,合称“四贤”。碑刻上的故事大意是王献之十二岁时,有一天捧着自己的作品给父亲看,王羲之没有作声,在“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献之把习字抱给母亲看,母亲仔细看了很久,才叹了口气:“我儿字写了千日,惟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一看,原来正是父亲给自己的“大”字加的那一点。王献之满脸羞愧,一头扑进书房,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终于成为名垂千古的大书法家。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其实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王献之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王羲之,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一度推王献之。一直到了唐代,因为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米芾,主要学的还是王献之的字。

一旁有座高出地面的木结构建筑,我们走上去看,原来是一间客栈。因为临着桃叶渡,名字就叫桃叶渡客栈。

客栈旁有一座单间双柱的牌坊,规模不大,但雕刻精美,柱子上却没有刻联,横额刻着四个字:“烟×南浦”,中间那个字没认出来,反正看到了这些古字,我们都是文盲。我想起辛弃疾有一阙《祝英台近》里写到过“桃叶渡,烟柳暗南浦”,但是这个字既不像柳也不似暗,所以最终还是没认得出来。

往北是九曲坊,里面俨然是一处江南小园林。“青溪九曲”也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原来指的是金陵城内人工开凿的一条运河,有九道弯。经过历代城改,除了大弯,小弯都消失了,现在自然已经找不到九道弯了。

不过坊内亭廊宛然,假山溪石堆叠,墙角一树凌霄开得如火如荼,满院翠色荫浓,也是休闲的好地方。

游完桃叶渡,也到了晚餐的饭点儿,我们于量在附近找了一家看起来上座率不低的店,坐下来点了三菜一汤,三口之家居然只花了九十一元钱。难怪南京本地人不推荐在夫子庙吃饭,原来物价差了这么多!

自驾游:南京桃叶渡

5月初夏























































2条评分原创+2金币+38
huozm32831 原创 +2 - 昨天 17:09
huozm32831 金币 +38 - 昨天 17:0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gkylm

UID: 2165963

发帖
309
金币
120
道行
20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货拉拉
设备
手机
摄影级
菜鸟
在线时间: 247(小时)
注册时间: 2025-09-02
最后登录: 2025-11-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6:13
南京有啥菜系啊!就环境还不错!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288
金币
516349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26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9:48
南京桃叶渡深度游记:穿越千年的浪漫古渡

一、桃叶渡概览:秦淮河畔的浪漫地标
桃叶渡是南京秦淮河上的著名古渡口,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又名“南浦渡”。它不仅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桃渡临流”),更是南京最具浪漫色彩的古地名之一,因东晋书法家王献之与爱妾桃叶的爱情故事而闻名遐迩。从六朝到明清,这里始终是繁华地段,“河舫竞立,灯船萧鼓”,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风流雅事。

二、名称由来:两种传说交织的浪漫
桃叶渡的得名有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1. 自然景观说:相传东晋时期,秦淮河与古青溪岸边遍植桃树。春风拂过时,桃花桃叶飘落水面,随波漂流,艄公见此景,笑谓之“桃叶渡”。这一说法赋予了渡口天然的诗意。

2. 爱情传说说:更为人熟知的是王献之与桃叶的故事。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有一位爱妾名唤“桃叶”,她常往来于秦淮两岸。因秦淮河风浪较大,桃叶渡河时心怀恐惧。王献之便常在渡口迎送,并写下《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人便将此渡口命名为“桃叶渡”,使其成为南京古代浪漫爱情的象征。

三、核心景点与文化遗迹
1. 古桃叶渡牌坊
   - 牌坊为单间双柱石结构,横梁刻有“古桃叶渡”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 正面楹联:“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
   - 背面楹联:“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这副对联生动描绘了渡口的历史沧桑与自然美景。

2. 桃叶渡碑
   - 1984年在渡口原址立碑,明确标识其历史文化地位。碑文简述了桃叶渡的由来与变迁。

3. 吴敬梓故居
   - 桃叶渡附近的老宅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的故居,《儒林外史》便是在此创作完成。故居内保留了清代建筑风格,与桃叶渡共同构成深厚的文化氛围。

4. 利涉桥与桃叶桥
   - 清顺治年间,孝陵卫人金云南在此捐建木桥,名“利涉桥”(取“便利涉水”之意)。康熙二年(1663年)易木桥为石桥。后因风水争议及渡口变迁,桥梁几经兴废,如今仅存断桥遗迹。现存“桃叶桥”为后世重建的单孔拱桥,是游览的重要节点。

四、历史变迁与文化地位
- 六朝至明清繁华:作为秦淮河上的重要渡口,桃叶渡自古便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从六朝的“河舫竞立”到明清的“灯船萧鼓”,这里始终是南京城南的繁华地段。
- 金陵四十八景:清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文人墨客留下诸多吟咏之作。如宋人曾极《桃叶渡》:“裙腰芳草拒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 现代保护与开发:1984年秦淮河疏浚后,古渡北岸新建六角连心亭以纪念王献之与桃叶的佳话。1997年复建吴敬梓故居,使这一区域成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游览体验与周边联动
1. 游览路线建议
   - 从夫子庙出发,沿长白街向北步行约1公里即可抵达桃叶渡。沿途可欣赏秦淮河风光及两岸徽派建筑。
   - 推荐行程:上午游览夫子庙→中午在老门东用餐→下午漫步桃叶渡→傍晚体验“夜泊秦淮”水上游览。

2. 周边景点
   -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包含夫子庙、乌衣巷、李香君故居等景点,是感受南京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
   - 白鹭洲公园:位于桃叶渡南侧,原为明代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园内湖光山色与古典园林相映成趣。
   - 老门东:明清风貌街区,汇集众多南京特色小吃与手工艺品店。

3. 交通指南
   - 公交:4路、7路、40路、44路、49路、304路至“夫子庙站”或“建康路·夫子庙站”下车。
   - 地铁:3号线至“夫子庙站”(3口出),步行约210米可达。

六、美食推荐:地道南京风味
游览结束后,在附近品尝南京特色小吃性价比极高:
- 推荐餐厅:可选择老门东或评事街沿线的本地餐馆,如“蒋有记”(牛肉汤)、“莲湖糕团店”(桂花夹心小元宵)、“奇芳阁”(鸭油酥烧饼)等。
- 消费参考:三人份三菜一汤约90元左右,远低于夫子庙景区内餐厅价格。

七、总结: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桃叶渡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段凝固的历史和浪漫的爱情符号。它将自然景观、人文传说与历史遗迹完美融合,让游客在漫步中感受南京“六朝金粉”的韵味。无论是探寻王献之与桃叶的爱情故事,还是品味秦淮河的千年风华,桃叶渡都是不容错过的文化地标。正如古人所言:“悠悠秦淮水,苍苍桃叶渡”,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时光都值得细细品味。

希望这份游记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南京桃叶渡的魅力!如果您计划前往,请结合实时天气和交通信息安排行程,祝您旅途愉快!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637
金币
435264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4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3小时前
以下是关于南京桃叶渡的概览部分,结合历史渊源与实地探访,呈现其作为秦淮河畔浪漫地标的独特价值:

一、桃叶渡概览:秦淮河畔的浪漫地标
1. 地理位置与景观特征
坐标与范围: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交汇处(今淮清桥东侧),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属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域。
现存遗迹:
石牌坊:刻有“古桃叶渡”四字,正面楹联“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背面“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点明渡口时空意境。
桃叶渡碑与渡亭:标记古渡原址,亭畔立诗碑镌刻王献之《桃叶歌》,河岸浮雕墙再现“献之迎桃叶”场景。
开放式文化公园:融合仿古廊桥、青石板路与桃树群落,夜间灯光映照秦淮碧波,再现“河舫竞立,灯船箫鼓”的六朝遗韵。

2. 历史渊源与名称由来
浪漫传说: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常于渡口迎送爱妾桃叶,因风急浪高,作《桃叶歌》慰藉:“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渡口由此得名。
另一说因古渡两岸桃林繁茂,春风吹落桃叶浮水,艄公戏称“桃叶渡江”。
文化地位:
六朝至明清皆为金陵繁华地,位列“金陵四十八景”之“桃渡临流”,与杭州断桥、扬州二十四桥并称江南三大爱情地标。
历代文人如姜夔、吴敬梓等曾赋诗凭吊,吴敬梓故居毗邻渡口,其《桃叶渡》诗“世间重美人,古渡存桃叶”流传至今。

3. 文化意义与当代价值
爱情象征:因王献之与桃叶的坚贞故事,成为南京“爱情地图”核心节点,情侣常在此许愿,汉服摄影热门取景地。
文旅融合:
串联夫子庙、老门东、江南贡院,形成“科举文化-市井风情-浪漫传说”体验链。
定期举办秦淮灯会、古风市集,夜间画舫游线经此渡口,导游讲述才子佳人典故。

渡口一叶载千年,秦淮烟水洗不尽缱绻诗篇。
桃叶渡以粼粼波光为纸、桃枝为笔,书写着从王献之的承诺到今人追寻的浪漫史诗。其魅力不仅在于青瓦白墙的江南形貌,更在于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当游人立于石坊下,耳畔犹闻《桃叶歌》的温柔吟唱,眼前仍是那个不畏风波、守候挚爱的身影。

接下来可继续展开 “实地探访:古渡遗韵与市井新声” 部分,聚焦建筑细节、市井活动与现代活化案例,如需进一步撰写请告知。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