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国产芯片体系逐渐完善,产业链成型,美国的限制越来越难奏效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8001
金币
506190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9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2小时前

早前美国允许NVIDIA对中国出口定制化AI芯片H20,中国却不买了,让世界吃惊,事实上中国芯片的进展恐怕更让世界吃惊,因为中国芯片的体系已经逐步完善,芯片产业链也已成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在AI芯片方面,国产AI芯片已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寒武纪等一批AI芯片企业正是依托于美国限制NVIDIA的发展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大量市场份额,由此成功扭亏为盈,凸显出国产AI芯片已在相当程度上替代NVIDIA的AI芯片。

国产AI芯片如今只是在工艺方面稍微落后,但是随着国产HBM存储芯片的突破,国内一家存储芯片企业已可以在国内自产HBM芯片,由此AI芯片和HBM芯片实现更紧密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整体性能,与NVIDIA的差距缩短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国内自主可控的。

在高端芯片方面,除了AI芯片之外,手机芯片、PC处理器、服务器芯片等都实现了国产化,这些都可以用国产接近7纳米工艺生产,性能较为先进,足以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这些先进芯片的突破让国产芯片提高了自主可控的能力。

存储芯片曾因为美国拉拢日本和荷兰阻止对中国存储芯片提供先进芯片设备一度停滞,但是今年下半年国产存储芯片启用了全国产芯片设备的生产线,已不再受海外芯片设备的影响,这类芯片能完全以国产芯片设备替代,在于存储芯片如今绝大多数都是以10纳米以上工艺生产,对先进芯片设备依赖性不高。

除了上述这些先进芯片之外,在更广泛的成熟芯片方面,国产芯片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家电芯片等等如今大都实现国产芯片替代,这些芯片主要是采用28纳米以上成熟工艺生产,国产芯片设备就能满足要求了。

随着国产成熟芯片的突破,美国芯片已有点着急了,如今美国的成熟芯片不是不卖给中国企业了,而是大举降价求售,甚至试图以极低的价格打压中国的成熟芯片,为此中国已发起对这些涉嫌低价倾销的美国芯片进行调查。

从成熟芯片可以看出,风水轮流转,以前是美国不卖芯片,如今是美国芯片主动并且低价卖,这就是只要中国芯片真正突破,美国芯片就不再谈什么高技术、高成本之类的,只求卖出去了。

如今国产芯片产业链受限制的只剩下EUV光刻机了,在其他芯片产业链环节国产芯片都已达到相当先进的程度,甚至刻蚀机已达到3纳米的水平,这种以点带面的办法,在国产芯片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有技术和人才的支撑,必将会搞定这最后的环节的。

可以看出中国芯片已形成了自己的完善体系,诸多芯片已可以互相配合,这种配合可以提升整体的性能,减小先进工艺的影响;而随着国产芯片的飞速发展,国产芯片产业链成型,这尤为重要,因为产业链实在太重要了,中国制造能拥有如此威力,就在于产业链,而国产芯片产业链的成型最终将加速国产先进芯片技术的发展。

这种产业链的实力是全球唯一的,这与海外芯片产业链需要数十个国家才能完成完全是不一样的,例如台积电负责制造,荷兰ASML则负责光刻机,日本、美国则抓住芯片材料和部分芯片设备,这恰恰是中国独有的优势。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8001
金币
506190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9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2小时前
  中国芯片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确实令全球瞩目,尤其是在AI芯片、高端处理器、存储芯片以及成熟工艺芯片等多个关键领域,已初步构建起相对完整且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话语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技术封锁,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总结:

  ---

   1. AI芯片实现“百花齐放”,国产替代加速

  在美国限制NVIDIA向中国出口高性能AI芯片的背景下,国产AI芯片企业如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信息等迅速崛起,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例如,寒武纪的思元系列、海光的DCU产品已在云端训练、边缘计算等场景中实现对NVIDIA芯片的部分替代,甚至在一些性能指标上已超越NVIDIA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芯片。

  国产AI芯片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硬件性能上,更在于生态系统的逐步完善。例如,百度飞桨平台已适配28款国产芯片,开发者社区超过600万人;摩尔线程推出的MUSA平台实现了对CUDA的兼容迁移,降低了用户迁移成本。

  ---

   2. 高端芯片制造实现国产化突破

  在高端芯片制造方面,中国已具备接近7纳米工艺的量产能力,足以满足手机芯片、PC处理器、服务器芯片等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例如,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国产化产业链,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均有国内企业深度参与。

  此外,国产芯片制造设备也取得显著进展,刻蚀机已支持3纳米工艺,部分关键设备如清洗、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也实现国产替代,为高端芯片制造提供了坚实基础。

  ---

   3. 存储芯片实现全国产化产线

  在存储芯片领域,中国已成功启用全国产设备的生产线,摆脱了对海外设备的依赖。由于存储芯片多采用10纳米以上工艺,对极紫外(EUV)光刻机等尖端设备依赖较低,因此更容易实现国产替代。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性,也为AI芯片与HBM(高带宽存储)芯片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进一步缩小了与NVIDIA等国际巨头的性能差距。

  ---

   4. 成熟芯片全面替代,反制美国低价倾销

  在28纳米及以上成熟工艺芯片领域,中国已实现广泛替代,涵盖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家电芯片等多个品类。由于国产芯片在设计和制造成本上具有优势,部分芯片价格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50%,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强大竞争力。

  面对中国成熟芯片的崛起,美国芯片企业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以求出货,甚至涉嫌低价倾销。中国已对此展开调查,标志着全球芯片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逆转。

  ---

   5. 产业链体系成型,具备全球唯一完整性

  中国芯片产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高度完整且协同的产业链体系。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设备、材料、软件生态,中国已构建起一套相对独立、自主可控的体系。这种“全链条本土化”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极为罕见,与欧美依赖多国协作的“分工式”产业链形成鲜明对比。

  ---

   结语:  

  中国芯片产业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突围”,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尽管EUV光刻机等极少数环节仍有待突破,但以当前的发展态势和技术积累,未来实现全面自主可控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中国芯片的崛起,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国家战略、产业协同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