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2回复

[猎奇]罕见!内蒙古通辽,村民在野外拍到黑白脸奇怪动物,炸毛恐吓村民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295
金币
43636
道行
38009
原创
2466
奖券
5004
斑龄
136
道券
117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88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0-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47



近日,内蒙古通辽的李先生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务农。清晨的阳光洒满辽阔的田野,他环顾四周,正要开始一天的劳作时,忽然瞥见黑色塑料薄膜覆盖的土坡上有只毛茸茸的小动物一跃而起。



李先生使用黑色塑料薄膜,是为了阻挡阳光抑制杂草,同时保持土壤湿润,这在当地干旱的冬季对农作物生长十分关键。他担心小动物破坏薄膜,于是急忙走近查看。本以为是小猫或狐狸,没想到眼前的动物却让他愣住了。



那小家伙全身毛色复杂:尾巴蓬松如鸡毛掸子,褐色底毛夹杂黑白毛;耳朵洁白椭圆,面部黑白分明,额头和眼周一道道黑纹宛如戴了眼罩;背部呈黄白相间,布满褐色和棕色斑点,腹部则是深褐色,一眼看上去竟与花豹颇为相似。

动物似乎感到受威胁,突然炸毛,拱起身子,张嘴却发不出声,还试探性地朝李先生扑了一下,扬起一阵尘土。李先生不敢贸然靠近,生怕被咬伤,只好小心退开。不久,这只动物便警惕地逃离。后来,李先生把视频发布到网上,希望大家能帮忙识别。



事实上,从外形特征便能确定,这就是虎鼬(Vormela peregusna)。它是鼬科动物,毛色分布极具辨识度,在国外被称为大理石纹鼬,在我国民间则有花地狗、臭狗子、马艾虎等叫法。



虎鼬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新疆等地,同时也栖息于欧亚大陆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偶尔出现在草原或低山丘陵,但在海拔2100米以上的高原很少见。它们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常直接占据地松鼠等动物挖好的洞穴,尤其喜欢深度在60厘米以上的洞。虽然它们也会爬树,但主要在地面活动。



食性方面,虎鼬堪称机会主义者,啮齿动物、鸟类、昆虫、爬行类、两栖类甚至水果都在它们的菜单上。尽管视力较差,但嗅觉极其灵敏,捕猎时动作干脆果断。它们会根据猎物体型采取不同的攻击方式,小型动物常被直接咬碎胸部或喉咙,大型猎物则会被咬住颈部,迅速切断脊柱。

除了繁殖季,虎鼬大多独居。雌性妊娠期长达243到327天,每胎可产4至8只幼崽,母鼬独自抚育,约两个月后才允许幼崽独立。幼崽三个月就能性成熟,雄性则需要一年。



目前,虎鼬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物种,同时也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它们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和农药二次中毒,有些地区甚至因毛皮交易而遭到偷猎。



虎鼬虽然罕见,但却是自然生态链的重要一环。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愿每一位与自然不期而遇的人,都能怀有善意与敬畏。也祝福大家在生活中常有惊喜发现,更在平凡的日子里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安宁。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8788
金币
40415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9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0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04
内蒙古通辽村民在野外拍到的“黑白脸奇怪动物”经确认是虎鼬(学名:Vormela peregusna),以下是综合信息的详细说明:

1. 动物身份与特征
物种名称:虎鼬,属鼬科虎鼬属,民间俗称“花地狗”“臭狗子”或“马艾虎”。
外貌特征:
脸部黑白分明,额头有一道黑色条纹,眼睛周围呈黑色,形似“眼罩”。
尾巴蓬松如鸡毛掸子,内层毛发褐色,边缘有白、黑毛相间。
体背黄白相间,散布褐色或粉棕色斑纹,腹部黑褐色,整体类似花豹的斑纹。
四肢短粗,受威胁时会“炸毛”拱起身子虚张声势,但实际攻击性较弱。

2. 分布与栖息地
国内分布:主要出现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的荒漠、半荒漠及草原地区,海拔通常低于2100米。
国际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多个国家。

3. 行为习性
活动时间:主要在夜间和黄昏活动,白天罕见。
栖息方式:常占用大型地松鼠或其他啮齿动物的洞穴,偏好深度超60厘米的洞穴。
食性:属机会主义捕食者,食谱包括啮齿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昆虫及水果。
防御行为:遇到威胁时会炸毛、低吼并虚扑(如村民描述的“原地扑跳”),实际多选择逃跑而非攻击。

4. 村民目击事件细节
事发场景:村民李先生清晨在农田土坡发现虎鼬,该区域覆盖黑色塑料薄膜(用于保湿防杂草)。虎鼬疑似因薄膜扰动受惊,做出防御姿态后迅速逃离。
村民应对:李先生保持距离未激怒动物,符合遇野生动物时的安全原则。

5. 生态意义与保护建议
生态角色:作为鼠类天敌,虎鼬对控制农田害鼠种群有积极作用。
保护提醒:虎鼬在我国未被列为濒危,但栖息地缩减需关注。若遇类似情况,建议:
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惊扰;

记录影像资料供林业部门参考;
勿擅自捕捉或投喂。
💡 总结:本次目击事件印证了虎鼬在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分布,其独特外貌与防御行为易引发关注。村民的冷静处理为野生动物观察提供了良好示范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2367
金币
462671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8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2:41
虎鼬:神秘的荒漠猎手

近日,内蒙古通辽的李先生在务农时意外发现了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经过仔细观察和网络求助,最终确认这是一只虎鼬(Vormela peregusna)。这次偶遇不仅让李先生感到惊讶,也让人们对这种罕见的野生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虎鼬的外观特征

虎鼬的毛色极为独特,全身毛色复杂:尾巴蓬松如鸡毛掸子,褐色底毛夹杂黑白毛;耳朵洁白椭圆,面部黑白分明,额头和眼周一道道黑纹宛如戴了眼罩;背部呈黄白相间,布满褐色和棕色斑点,腹部则是深褐色。这些特征使它看起来与花豹颇为相似,因此在民间有“花地狗”、“臭狗子”、“马艾虎”等称呼。

二、虎鼬的生活习性

1. 栖息环境:虎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新疆等地,栖息于欧亚大陆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偶尔出现在草原或低山丘陵。它们喜欢占据地松鼠等动物挖好的洞穴,尤其喜欢深度在60厘米以上的洞。

2. 活动规律:虎鼬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白天则躲藏在洞穴中休息。它们虽然也会爬树,但主要在地面活动。

3. 食性特点:虎鼬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食物种类多样,包括啮齿动物、鸟类、昆虫、爬行类、两栖类甚至水果。它们捕猎时动作干脆果断,根据猎物体型采取不同的攻击方式。

4. 繁殖习性:雌性虎鼬的妊娠期长达243到327天,每胎可产4至8只幼崽。母鼬独自抚育幼崽,约两个月后才允许幼崽独立。幼崽三个月就能性成熟,雄性则需要一年。

三、虎鼬的保护现状

目前,虎鼬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物种,同时也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它们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农药二次中毒以及部分地区因毛皮交易而遭到偷猎。

四、保护虎鼬的意义

虎鼬虽然罕见,但却是自然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它们的存在对于控制啮齿动物的数量、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保护虎鼬不仅是保护一种珍稀物种,更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结语

李先生的这次偶遇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接触时,应该怀有善意与敬畏之心。每一次与野生动物的相遇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的生命。希望每一位与自然不期而遇的人,都能成为生态保护的支持者和践行者。愿大家在生活中常有惊喜发现,更在平凡的日子里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安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