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2回复

[奇观]万华麓湖C16样板岛 / 魏玛设计[6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2367
金币
462671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8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0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10-08) —

“昭示自然,克制痕迹”

理性与野性的第三种可能

麓湖的样板岛系列,始终引领着景观设计的潮流方向。当这个备受业界瞩目的“秀场”迎来新篇章时,又会被赋予何种期望呢?

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独特的价值,优秀的作品不应限于主观审美的讨论,以思维构建手法,以意识引导方向。

「精致修剪的秩序」「原始野性的生长」

都让人厌倦时—

我们找到了最酷的答案:"精心设计的失控"

我们期待:

"精心设计的失控美学"在这里

古老的橄榄树枝穿透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

野生的薰衣草在石缝中自由绽放

天然营地与艺术家私达成完美默契

为什么是圣特罗佩?

“南法”,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便伴随着印象派、野兽派的诞生给我们的世界带了新鲜的色彩、阳光、微风、诗意、希望,置身其中,薰衣草和橄榄树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

“昭示自然,克制痕迹”本次我们想传达的理念。突破“惯性产品逻辑”的思维,跳出“设计”去看待设计,更多是去营造一种“状态”,赋予一些“影像感”。

当圣特罗佩的"野性"遇见"麓湖"

01.

“有迹”到“无迹”

“那就与众不同”

C16样板岛是本次麓湖样板岛最后一块临湖区域,位于整个岛屿的西侧。场地与建筑条件的契合需要从长计议,使不同建筑面与景观边界达到最舒适且模糊的状态,而大面的驳岸段与大环境的融入,也是整体生态大界面的重要思考点。这样的思考所带来的正是项目边界与气质的建立,调配所有水陆动线上的情绪感官。

崖壁与营地,是我们赋予场地的特征。

几何与立体,是我们留给场地的痕迹。

浪漫与松弛,是我们营造呈现后的状态。

于是,项目就这样呈现了

“是我们当初设想的样子”

▼天际、岸线语言塑造

▼捏塑高差,赋予空间

▼自然笔触调动参与者情绪

▼边界缝合,周界柔和

▼时间可视化所产生的痕迹感

02.

不限于“工艺品”

“迈向艺术”

石崖

对于场地唯一的语言表达,我们将地中海沿岸的崖壁石头城 SaintTropez 的语言进行了自我艺术化的解读,使用白色几何形体概括崖壁肌理,产生形变, 赋予艺术趣味,“当代、抽象、经典”等词汇正是最初的思维性导引, 同时也是对项目周界的语言系统进行归纳梳理,塑造具备唯一性的体系特征。

▼“石崖”的思考

▼组合推演

环形山

我们收到来自建筑标准塔楼的三户样板间,从塔楼截获部分单元作为单一独栋样板间,一定会出现比例上的不和谐,三户样板间的表皮也不尽相同,于是我们思考怎样将对立与统一的原则进行语言体系的建立,便有了白色体块赋予建筑顶部做趣味性的“拉伸运动”,形成活泼的建筑群落。

对于材料性能,我们也抱着趣味性的思路去作解答,我们采用桁架作为整体的材料结构选择,最初的思考我们更是希望上部块面采用镜面表皮,将花镜植被拉伸延续至半空,形成“天际花环”的趣味装置艺术,而下部块面作为第二次的结构性反射,我们希望做下翻式形体,形成内反射消除桁架柱梁,让其悬浮在建筑屋顶上,同时向上的反射也能更好起到隔热效应,最后形成“环形群落”。

▼桁架思考

水效

持续做语言上的延续,将顶部桁架形态拉回到花园中,同时保留对于对立统一的体系建立,从花园特征中寻找表达生命力的方向,仿生设计的想法已然形成,花园中的“眼镜蛇水带”,整体形态借鉴眼镜蛇的“兜帽”状膨胀结构,从正面观赏,落水正好穿过此结构形成“蛇信子”。

▼“眼镜蛇”的思考

▼模型塑造

道路另一侧的切片不锈钢与此水景遥相呼应,也采取相同形态,极简极薄的镜片式仿水装置,穿插在柏坡黄岩石中,拉出极具材料属性的反差感。两处装置起到建立花园中的“动态”属性,也是精工痕迹于自然痕迹的反差建立。

家私

家具艺术是“被使用的雕塑”,一把椅子和一组茶几,我们希望传递出的是“生活的姿态”。对于最初形态体征的理解我们决定用材料本身回答这个问题,只需将场地内的石材与钢材再次进行捏合,便有了最后的家具形态,作为场地内具有对话性的艺术载体,通过形式、材料与工艺传递审美情绪。

▼模型塑造

石头

大地色的石头将“时间”可视化,形成岁月痕迹感。石头的造型艺术从反差本身出发,老皮的纹样与人工雕琢的痕迹,去追溯万里外Saint Tropez的地貌特征,诉说一些场景营造背后的故事。

▼叠石推演

03.

像一个花园

“有没有可能,它就是一个花园”

植物色彩能调和场地的色彩关系,南法地中海风情植被体系的搭建,赋予场地浪漫与松弛状态。

插播一则小小的遗憾~

地中海沿岸气候的植被属性反馈告诉我们,关于上木植被体系,意大利松是我们唯一的乔木树种选择。来自崖壁上的风情:“自由与写意”,这样的标识性,唯有意大利松才具备。而遗憾在于地域限制,意大利松的缺失让我们最终选用了铁冬青。

透过色彩体系、生态体系、形态体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思考,塑造为整体项目服务的生态系统。将植物看作是艺术家的笔触,再适合不过,也是我们对植物设计的艺术修养,就如点彩画派中的色光混合分割 ,利用观众的眼睛自行将色彩混合,达到画面的高度和谐统一。

花镜配置则是调和画面色彩、饱和度及明度关系的唯一法宝,莫奈的《鸢尾花》、《议会大厦》又或是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等作品中所表达的调和性色彩关系正是我们想去表达的。而画面的暗部思考,我们将结合南法植物特征选择了龙柏,龙柏的整体高度我们从 3M、3.5M、4M 三个尺幅去考虑,形成高低错落的塔状形态,将地被层与乔木及构筑层面联系起来,确认画面中明度最深的笔触,将整体明度比例关系控制在黑白 3:7 左右。

▼设计之初,对于植物的“奇思妙想”

整体的组团形态,以点状笔触附着在地形结构上,而点的大小才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利用植物搭建点状结构,形成形体上的对比,结合色彩,表达主次分明的层级,统一画面的和谐性。

薰衣草紫与柏坡黄、光亮蓝蓟与鹦鹉嘴百脉根等进行补色穿插运用,龙舌兰与墨西哥飞蓬降低画面饱和度,龙柏效忠于暗部色彩,澳洲米花则被分配到抬色的工作当中,增加画面高光。在这样的色彩及素描逻辑体系下,形成大家所看到的南法色调。

我们还分享了一些照片给到南法旅行的朋友:“感受和我在南法遇到的风景一模一样”,得到这样的反馈更是让我们多了一份暖意。

泛着紫蕴的浪漫,包裹着昏黄的暖意。南法不是一天被创造出来的,生命需要时间的扶持,慢慢形成你喜欢的样子。

为什么能那么的南法

材料运用、色彩搭建、形态捕捉、地貌梳理等关系从手稿到实地反复推演,按照“画面营造—形态构思—肌理控制—色调把握—货源调配—实地打样—品种敲定—栽植打样—过程调整—最终呈现”的流程逐次推进。

南法植物会议时间:

铁冬青、油橄榄、龙柏、菲油果、银叶金合欢、光亮蓝蓟、澳洲米花、柳叶马鞭草、齿叶薰衣草、薰衣草(初春)、荆芥、罗马薄荷、美洲龙舌兰、西班牙鼠尾草、冰蓝鼠尾草、青叶玉芙蓉、湖北大戟、橙花糙苏、细叶芒、柳叶星河、北美腹水草、湖北大戟、蓝刺头、水果兰等。

04.

小小的美好

“项目最开始的方案和最终落地呈现的,

基本没有差耶太多”

“嗯,想要感谢的人很多”

夏天是一种美好,夏日那些无用的小美好,被藏在了瞬间之中。我们仅仅是在麓湖的版图里书写了一幅“南法童话”,希望坚持所坚持的,热爱所热爱的,光影随行,浪漫依旧。

有机会去现场看看,能听到我们摘取的五首法国歌曲我们相信音乐能赋予场地“灵魂”。

▼实景鸟瞰

▼方案手稿

“照片选了好多鸟瞰啊”

“嗯,好项目经得起鸟瞰角度的考验”

“居然选了14张鸟瞰”

松弛是一种感觉,法式是一种从容,优雅是一种状态,工艺、手法、自然、时间、以及设计的思考在这一刻站住了脚,而这一切都要感谢为项目所付出的团队。

One more thing —— C26样板岛

麓湖样板岛系列仍在持续演进,

以艺术的状态做南法的邻居。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万华麓湖天琴澄音C16样板岛

委托业主|成都万华新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成都魏玛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现场品控|魏玛花园

花境单位|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成都绿浪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标识深化|成都远信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飞檐深化及施工单位|四川富瑞精典景观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雕塑座椅深化及施工单位|成都市华韵达城市空间环境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成都 麓湖生态城

开放时间|2025.05

景观面积|3674㎡

摄影团队|Holi、Roven

1条评分金币+22
huozm32831 金币 +22 - 昨天 19:3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2367
金币
462671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8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00
麓湖样板岛系列:在自然与克制之间探寻理性与野性的第三种可能

在当代建筑与景观设计语境中,“自然”与“人工”的边界日益模糊,而麓湖样板岛系列项目以其独特的空间哲学,在昭示性与隐匿感、秩序与野性、理性建造与生态自发之间,开辟了一条极具思辨性的中间路径。该项目并非简单地模仿自然或彰显技术,而是试图通过一种“轻干预、深对话”的方式,探索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第三种可能”——既非完全回归原始荒野,亦非彻底掌控自然秩序,而是在克制的建构中唤醒场地本身的潜能,使理性与野性在空间中共生、互渗、共振。

以下从五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设计实践的思想内核与实现路径:

---

一、以“低显影度”构建高感知场域:克制作为设计语言

麓湖样板岛并未采用夸张的造型或炫技式的结构来吸引眼球,反而刻意降低建筑的存在感。通过抬升平台、消隐体量、使用本土材料(如夯土、竹钢、再生石材)等策略,使建筑如“从土地中生长而出”,呈现出一种近乎谦卑的姿态。这种“克制的痕迹”并非设计的缺失,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它拒绝将人类意志强加于自然,转而以极简的介入引导人们对环境的重新觉察。  
在此,理性体现为对尺度、材质、光影的精密推敲;而野性则潜藏于植被的自由蔓延、水体的自然波动与季节更替之中。二者并非对抗,而是通过“少即是多”的设计逻辑达成共谋:越克制的形式,越能激发感知的丰富性。

---

二、动态共生系统:让自然成为设计的合作者

样板岛系列打破了传统景观作为“被观赏对象”的静态模式,转而构建一个可演化的生态系统。设计师预留了足够的“不确定性空间”——如允许植物自由侵占铺装缝隙、设置可随水位变化的湿地栈道、保留原有乔木群落并引导次生林再生。这些设计不追求即时完成态,而是接受时间作为创作的一部分。  
这种“野性的理性化组织”体现为:系统有明确的生态目标(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提升、微气候调节),但实现路径依赖自然过程的自我调节。人类提供框架,自然填充内容。这正是“第三种可能”的核心——不是控制自然,也不是放任自然,而是建立一种可协商的共生机制。

---

三、空间叙事的双重性:理性结构中的诗意逃逸

从整体布局看,样板岛呈现出清晰的几何秩序:轴线引导、环形游径、功能分区明确,展现出强烈的理性规划逻辑。然而,在细节层面,却处处埋藏着“非理性”的惊喜——一段突然中断的步道通向无人小径,一块裸露的岩石打破平整界面,一扇不对称开窗框出意外的湖景。  
这种“结构性的混乱”制造了认知张力,使人既感到安全可控,又时刻面临未知的诱惑。它呼应了人类心理深处对秩序与冒险的双重渴望。理性在此不是压抑,而是为野性提供释放的容器;野性也不是破坏,而是对理性的温柔反叛。两者交织成一种富有张力的空间诗学。

---

四、文化记忆的隐性植入:在现代形式中唤醒地域基因

项目虽采用当代设计语言,却未割裂与川西林盘文化的联系。通过对院落围合、水渠穿行、林田相依等传统聚落原型的抽象转化,使“乡土记忆”以隐形方式渗透于空间体验中。例如,岛屿之间的连接桥不仅是交通通道,更模拟了传统农耕社会中“渡口”的社交功能;开放草坪边缘的矮墙,则暗示着昔日田埂的边界意义。  
这种“克制的文化表达”避免了符号堆砌与民俗表演,而是将地域精神融入空间行为本身。理性在此表现为对文化基因的提炼与再编码,野性则体现在使用者对这些空间的自由诠释与日常重构中。

---

五、公众参与的留白机制:开放给未来的可能性

最深刻的“第三种可能”或许不在于已完成的设计,而在于其为未来预留的弹性。样板岛并未将所有功能固化,而是设置多处“未定义空间”——可变的展亭基座、模块化种植箱、临时装置接口等。这些“空白画布”邀请社区、艺术家、生态学家共同参与后续演化。  
这种设计哲学本质上是对“终极完美”的否定,承认自然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无法被一次性解决。理性在此体现为系统性的预留与基础设施支撑,野性则来自人群活动的不可预测性与自然进程的不可控性。两者的交汇点,正是持续生成的新可能。

---

结语:走向一种“有温度的理性主义”

麓湖样板岛系列的意义,远超一个地产示范区的功能范畴。它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伦理:在人类建造活动不可避免的今天,我们能否以更低的姿态、更高的智慧,与自然建立平等对话?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克制的介入、系统的思维、文化的自觉与开放的架构,理性与野性无需对立,反而可以互为滋养。  
这种“第三种可能”,既非浪漫化的返祖情结,也非冷峻的技术乌托邦,而是一种扎根于当下现实、面向未来的温和革命——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可持续,不只是生态的平衡,更是心灵的归属。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19:3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8788
金币
40415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9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0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3:17
麓湖C16样板岛的考察重点集中在园林景观设计,具体包括:

亲水与互动:浅水区域设计注重安全与趣味,如小松鼠元素、碎石铺底防儿童靠近危险区。
水景与雕塑:跳泉、雾森使用克制,雕塑(如小红帽)兼具记忆点与功能性,与座椅、灯具结合。
植物与艺术:乌桕林、黑松林通过主题画布转化为亮点,秋冬以艺术展替代假花提升品质。
🧩 设计方信息对比
项目名称    设计方    核心设计理念
麓湖C16样板岛    未提及“魏玛设计”    自然生态、互动体验、艺术记忆点
麓湖C19鸿鹄岸    JTL加特林    流动性设计、线性元素贯穿场地
麓湖W2悦溪样板间    深圳盘石设计    光影与质感平衡、雅奢细节
(补充说明)搜索结果中未出现“魏玛设计”参与麓湖项目的记录,可能为名称混淆或信息未公开。

✅ 结论与建议
目前公开资料显示,麓湖C16样板岛的景观设计聚焦自然互动与艺术化表达,但未关联“魏玛设计”。建议核实设计方名称准确性,或进一步查询万华麓湖官方发布的设计团队信息。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19:3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