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示自然,克制痕迹”
理性与野性的第三种可能
麓湖的样板岛系列,始终引领着景观设计的潮流方向。当这个备受业界瞩目的“秀场”迎来新篇章时,又会被赋予何种期望呢?
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独特的价值,优秀的作品不应限于主观审美的讨论,以思维构建手法,以意识引导方向。
当「精致修剪的秩序」和「原始野性的生长」
都让人厌倦时—
我们找到了最酷的答案:"精心设计的失控"
我们期待:
"精心设计的失控美学"在这里
古老的橄榄树枝穿透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
野生的薰衣草在石缝中自由绽放
天然营地与艺术家私达成完美默契
为什么是圣特罗佩?
“南法”,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便伴随着印象派、野兽派的诞生给我们的世界带了新鲜的色彩、阳光、微风、诗意、希望,置身其中,薰衣草和橄榄树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
“昭示自然,克制痕迹”本次我们想传达的理念。突破“惯性产品逻辑”的思维,跳出“设计”去看待设计,更多是去营造一种“状态”,赋予一些“影像感”。
当圣特罗佩的"野性"遇见"麓湖"
01.
“有迹”到“无迹”
“那就与众不同”


C16样板岛是本次麓湖样板岛最后一块临湖区域,位于整个岛屿的西侧。场地与建筑条件的契合需要从长计议,使不同建筑面与景观边界达到最舒适且模糊的状态,而大面的驳岸段与大环境的融入,也是整体生态大界面的重要思考点。这样的思考所带来的正是项目边界与气质的建立,调配所有水陆动线上的情绪感官。
崖壁与营地,是我们赋予场地的特征。
几何与立体,是我们留给场地的痕迹。
浪漫与松弛,是我们营造呈现后的状态。
于是,项目就这样呈现了
“是我们当初设想的样子”
▼天际、岸线语言塑造

▼捏塑高差,赋予空间

▼自然笔触调动参与者情绪

▼边界缝合,周界柔和

▼时间可视化所产生的痕迹感

02.
不限于“工艺品”
“迈向艺术”
石崖
对于场地唯一的语言表达,我们将地中海沿岸的崖壁石头城 SaintTropez 的语言进行了自我艺术化的解读,使用白色几何形体概括崖壁肌理,产生形变, 赋予艺术趣味,“当代、抽象、经典”等词汇正是最初的思维性导引, 同时也是对项目周界的语言系统进行归纳梳理,塑造具备唯一性的体系特征。
▼“石崖”的思考

▼组合推演







环形山
我们收到来自建筑标准塔楼的三户样板间,从塔楼截获部分单元作为单一独栋样板间,一定会出现比例上的不和谐,三户样板间的表皮也不尽相同,于是我们思考怎样将对立与统一的原则进行语言体系的建立,便有了白色体块赋予建筑顶部做趣味性的“拉伸运动”,形成活泼的建筑群落。
对于材料性能,我们也抱着趣味性的思路去作解答,我们采用桁架作为整体的材料结构选择,最初的思考我们更是希望上部块面采用镜面表皮,将花镜植被拉伸延续至半空,形成“天际花环”的趣味装置艺术,而下部块面作为第二次的结构性反射,我们希望做下翻式形体,形成内反射消除桁架柱梁,让其悬浮在建筑屋顶上,同时向上的反射也能更好起到隔热效应,最后形成“环形群落”。
▼桁架思考






水效
持续做语言上的延续,将顶部桁架形态拉回到花园中,同时保留对于对立统一的体系建立,从花园特征中寻找表达生命力的方向,仿生设计的想法已然形成,花园中的“眼镜蛇水带”,整体形态借鉴眼镜蛇的“兜帽”状膨胀结构,从正面观赏,落水正好穿过此结构形成“蛇信子”。
▼“眼镜蛇”的思考

▼模型塑造





道路另一侧的切片不锈钢与此水景遥相呼应,也采取相同形态,极简极薄的镜片式仿水装置,穿插在柏坡黄岩石中,拉出极具材料属性的反差感。两处装置起到建立花园中的“动态”属性,也是精工痕迹于自然痕迹的反差建立。

家私
家具艺术是“被使用的雕塑”,一把椅子和一组茶几,我们希望传递出的是“生活的姿态”。对于最初形态体征的理解我们决定用材料本身回答这个问题,只需将场地内的石材与钢材再次进行捏合,便有了最后的家具形态,作为场地内具有对话性的艺术载体,通过形式、材料与工艺传递审美情绪。
▼模型塑造



石头
大地色的石头将“时间”可视化,形成岁月痕迹感。石头的造型艺术从反差本身出发,老皮的纹样与人工雕琢的痕迹,去追溯万里外Saint Tropez的地貌特征,诉说一些场景营造背后的故事。
▼叠石推演






03.
像一个花园
“有没有可能,它就是一个花园”
植物色彩能调和场地的色彩关系,南法地中海风情植被体系的搭建,赋予场地浪漫与松弛状态。
插播一则小小的遗憾~
地中海沿岸气候的植被属性反馈告诉我们,关于上木植被体系,意大利松是我们唯一的乔木树种选择。来自崖壁上的风情:“自由与写意”,这样的标识性,唯有意大利松才具备。而遗憾在于地域限制,意大利松的缺失让我们最终选用了铁冬青。
透过色彩体系、生态体系、形态体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思考,塑造为整体项目服务的生态系统。将植物看作是艺术家的笔触,再适合不过,也是我们对植物设计的艺术修养,就如点彩画派中的色光混合分割 ,利用观众的眼睛自行将色彩混合,达到画面的高度和谐统一。
花镜配置则是调和画面色彩、饱和度及明度关系的唯一法宝,莫奈的《鸢尾花》、《议会大厦》又或是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等作品中所表达的调和性色彩关系正是我们想去表达的。而画面的暗部思考,我们将结合南法植物特征选择了龙柏,龙柏的整体高度我们从 3M、3.5M、4M 三个尺幅去考虑,形成高低错落的塔状形态,将地被层与乔木及构筑层面联系起来,确认画面中明度最深的笔触,将整体明度比例关系控制在黑白 3:7 左右。
▼设计之初,对于植物的“奇思妙想”

整体的组团形态,以点状笔触附着在地形结构上,而点的大小才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利用植物搭建点状结构,形成形体上的对比,结合色彩,表达主次分明的层级,统一画面的和谐性。




薰衣草紫与柏坡黄、光亮蓝蓟与鹦鹉嘴百脉根等进行补色穿插运用,龙舌兰与墨西哥飞蓬降低画面饱和度,龙柏效忠于暗部色彩,澳洲米花则被分配到抬色的工作当中,增加画面高光。在这样的色彩及素描逻辑体系下,形成大家所看到的南法色调。










我们还分享了一些照片给到南法旅行的朋友:“感受和我在南法遇到的风景一模一样”,得到这样的反馈更是让我们多了一份暖意。
泛着紫蕴的浪漫,包裹着昏黄的暖意。南法不是一天被创造出来的,生命需要时间的扶持,慢慢形成你喜欢的样子。
为什么能那么的南法
材料运用、色彩搭建、形态捕捉、地貌梳理等关系从手稿到实地反复推演,按照“画面营造—形态构思—肌理控制—色调把握—货源调配—实地打样—品种敲定—栽植打样—过程调整—最终呈现”的流程逐次推进。
南法植物会议时间:
铁冬青、油橄榄、龙柏、菲油果、银叶金合欢、光亮蓝蓟、澳洲米花、柳叶马鞭草、齿叶薰衣草、薰衣草(初春)、荆芥、罗马薄荷、美洲龙舌兰、西班牙鼠尾草、冰蓝鼠尾草、青叶玉芙蓉、湖北大戟、橙花糙苏、细叶芒、柳叶星河、北美腹水草、湖北大戟、蓝刺头、水果兰等。
04.
小小的美好
“项目最开始的方案和最终落地呈现的,
基本没有差耶太多”
“嗯,想要感谢的人很多”
夏天是一种美好,夏日那些无用的小美好,被藏在了瞬间之中。我们仅仅是在麓湖的版图里书写了一幅“南法童话”,希望坚持所坚持的,热爱所热爱的,光影随行,浪漫依旧。
有机会去现场看看,能听到我们摘取的五首法国歌曲我们相信音乐能赋予场地“灵魂”。
▼实景鸟瞰

▼方案手稿

“照片选了好多鸟瞰啊”
“嗯,好项目经得起鸟瞰角度的考验”














“居然选了14张鸟瞰”
松弛是一种感觉,法式是一种从容,优雅是一种状态,工艺、手法、自然、时间、以及设计的思考在这一刻站住了脚,而这一切都要感谢为项目所付出的团队。
One more thing —— C26样板岛
麓湖样板岛系列仍在持续演进,
以艺术的状态做南法的邻居。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万华麓湖天琴澄音C16样板岛
委托业主|成都万华新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成都魏玛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现场品控|魏玛花园
花境单位|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成都绿浪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标识深化|成都远信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飞檐深化及施工单位|四川富瑞精典景观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雕塑座椅深化及施工单位|成都市华韵达城市空间环境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成都 麓湖生态城
开放时间|2025.05
景观面积|3674㎡
摄影团队|Holi、Ro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