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运气,从乱世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创了洪武盛世。然而,在他辉煌的背后,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他与功臣常遇春之子——常茂之间的纠葛。

少年国公的荣耀
洪武三年,朱元璋册封从龙功臣,只有六人被授予国公之位。大多数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但其中却有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常茂。他毫无战功,却被封为郑国公。这份殊荣原本是为其父常遇春准备的,可惜常遇春在一年之前骤然病逝,于是朱元璋将这份厚爱转赠给了他的儿子。

朱元璋对常茂的宠爱远不止于此。他将常茂视如己出,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们一同饮食、读书,还为他娶了宋国公冯胜的女儿。常茂也因此成为太子朱标的妻弟、名将蓝玉的外甥,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命运却并未因此眷顾常茂。虽然他手中握着一副绝佳的好牌,却因自身性格和行为不端,最终将一切葬送。
“纨绔子弟”的真实写照
朱元璋原本希望常茂能继承父业,特意安排他随名将出征,以此积累军功。可惜常茂并不领情,他在军中毫无建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功绩”,就是在云南战役中带兵爬上悬崖插旗,扰乱敌军军心。除此之外,他留下的都是麻烦:纵欲声色、作风不检,还与父亲的妾室纠缠不清,甚至连老丈人冯胜也被他惹怒。

原本冯胜把他视为亲子,耐心教导,但常茂却不以为意,反而心生怨怼。终于,在洪武二十年的北伐中,常茂因鲁莽伤了前来投降的纳哈出,导致十余万降兵溃散,直接坏了大事。冯胜大功被毁,怒不可遏,上奏弹劾。常茂反咬一口,反告冯胜。朱元璋气得当场重罚两人,并将常茂贬往广西。

广西风波与“假死”疑云
被贬龙州后,常茂依旧不改本性,娶当地权臣之女为妾,还卷入赵氏家族的权力斗争。他为小妾撑腰,压制赵氏正统继承人,结果引发叛乱,闹得天下皆知。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震怒,下令将常茂召回。但等圣旨到达时,常茂却突然暴病身亡。这突如其来的“死亡”过于巧合,引得朱元璋多疑,虽有人举报他诈死,但经过彻查,并未找到确凿证据。常茂的结局,就此成谜。

后人的传说
在广西桂林附近的恭城县,有一个常家村。村民皆姓常,自称是常茂后裔,甚至还保留族谱为证。据传,常茂当年确实诈死,携妾隐居于此,并育有四子,延续了常氏一脉。

历史的反思
常茂虽为名将之后,却因骄纵不学,最终只能隐姓埋名,客死他乡,令人唏嘘。他的经历,也警示后人“捧杀”的可怕。朱元璋将常遇春的遗憾倾注到常茂身上,却因过度宠爱,让他失去了成长与磨炼的机会。
所谓“捧子如杀子”,过度的宠爱与荣耀,往往是毁掉一个人的利刃。常茂的一生,正是这一道理的最好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