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洞咖啡馆:花坪云溪文旅综合体的在地设计与营造
湖北恩施建始县的花坪镇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花坪云溪文旅综合体项目正是依托这一优势,打造了一个集度假酒店、民宿及商业街于一体的康养避暑胜地。其中,崖洞咖啡馆作为商业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营造方式,成为该项目的一大亮点。
地形与空间肌理的巧妙利用
花坪云溪文旅综合体的商业街依山而建,部分区域需开凿山体形成悬崖。商业街建筑群与崖体之间形成的带状灰空间,原本处于闲置状态。设计团队巧妙地将这些空间转化为兼具艺术感的商业空间,包括咖啡馆、酒吧和土家族非遗织锦“西兰卡普”的小型展示画廊。
在地设计与营造模式
鉴于现场地形及空间肌理的复杂性,项目采用了在地设计与营造模式。孔祥伟工作室延续了既有乡建营造经验,通过与当地工匠深度协作,以在地化创作响应空间需求。项目继续沿用工作室成熟的钢筋编织与焊接工艺,旨在以低介入度设计凸显崖体岩石本底之美,同时控制建造成本。
硬朗与柔美的结合
商业街中心预留了一个天然通道,连接商业步行街与后方交通。通道由系列平台组成,半数以上岩石保留了原始状态。这些石灰岩是恩施富有特色的沉积岩,其表面肌理如千层饼,层层累积并沿横向展开。经过局部雕凿,通道形成了四层不同标高的平台。曲线钢筋为材料的台阶衔接高差上的通达,通过打孔的方式锚固在岩石上。台阶立面钢筋的肌理和岩石的千层饼结构一致,连续的平台栏杆突出横向的线条的连续性,与岩石形成语言上的呼应。
网桥与旋转楼梯
商业街步行道与悬崖底部的石台之间,一道天然空隙被巧加利用。此处凿池引瀑,飞瀑倾泻而下,其顶端顺势架起一座廊桥。这座廊桥以钢筋编织成通透网构,日光穿网而过,在金属桥面上投下斑驳交错的光影。从谷底仰望,透过朦胧的水幕望向网桥,飞流与网影相映,更成一幅灵动的动态画卷。
崖洞咖啡馆的设计亮点
核心建筑是依托于悬崖和商业街架空层而建设的咖啡馆。该咖啡馆以悬崖山体与商业街架空层为双重依托,形成独特的“悬浮—接地”复合空间。其山体侧界面分两类处理:一类为人工雕凿的原生山体,利用天然高差及雕凿形成的石质平台作为悬崖卡座;另一类为砌筑倾斜石墙,以“留白”方式作为室内墙面,减少人工干预实现山体与室内的过渡。
针对崖体与架空层间的露天区域,屋顶采用钢筋网架与蜂窝状阳光板组合系统,形成半透明覆盖结构。该屋顶向室内延伸,与空间尽端整合为连续穹顶,既界定建筑边界,又保证顶界面完整性和顶界面的形态统一。
在地设计与村民合作
这是一个在地设计与营造项目,所有建造和空间都因循复杂的地形展开。施工团队由项目周边村落的土家族村民组成,师傅们具有匠人精神,参与过恩施大峡谷的悬崖栈道施工,对于在坚硬的岩石上植入钢筋以及钢筋焊接有着丰富的经验。
“寻常材料的诗意表达”一直是工作室乡建实践的核心理念。本项目仅采用钢筋与阳光板两种材料,通过钢筋的排列、编织方式及阳光板的排布设计,传递韵律感与空间氛围。同时,项目也是一次轻建筑与轻景观的探索,以线条及轻质材料为核心建筑景观语言,诠释“轻”的设计意象。“轻”既是低介入度的设计态度,亦是诗意化的美学表达。
结语
崖洞咖啡馆不仅是一个商业空间,更是花坪云溪文旅综合体中的一处艺术作品。通过巧妙利用地形、在地设计与营造模式以及与当地工匠的合作,该项目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而舒适的休闲体验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