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1回复

[猎奇]张学良评说长征,一语石破天惊:“换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 [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3699
金币
30006
道行
38009
原创
2416
奖券
4995
斑龄
136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0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1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06





张学良这话说出口,确实让人觉得有点意外,毕竟他当年是国民党那边的人,还带兵跟红军干过仗。可话说回来,这评价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亲眼见到的那些事儿。1991年,张学良已经九十岁了,在美国接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访谈的时候,他直截了当说,长征要是换个人领导,顶多走个一千里就完蛋了。这访谈是张之丙和张之宇姐妹帮着录的,一共录了145盘带子,时间长达7000分钟。张学良在那里面讲了不少历史事儿,包括对毛泽 东的看法。他觉得毛泽 东是天生的领导者,有那种让人跟着走的统御力。要是别人带队,早散架了。张学良自己也承认,要是他去带红军,肯定带不了那么远,队伍说不定就跑光了。这话的分量重,因为张学良不是外行,他带过几十万东北军,知道打仗带兵的难处。



长征这事儿,得从头说起。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那边出发,当时部队有八万六千人,包括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还有机关和后勤人员。他们得突破国民党设下的四道封锁线。第一道在赣南,红军硬冲过去,但损失不小。第二道在赣粤边,国民党部队布防严实,红军还是钻空子过了。第三道在湘赣边,又是一番苦战。到第四道湘江战役,那是最惨的。1934年11月底到12月初,红军在广西全州和兴安一带跟国民党重兵打起来。国民党调了周浑元纵队和李宗仁的白崇禧部队堵截,红军付出了巨大代价,部队从八万多减到三万来人。红八军团直接撤销番号,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全军覆没,好多干部牺牲了。

过了湘江,红军进了贵州。1934年12月,在通道开会,决定不北上湘西,而是西进贵州。接着占了黎平,又开黎平会议,确认这个方向。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拿下遵义。在遵义开了那个著名的会议,从1月15日到17日,会议批评了之前的军事路线错误,确立了毛泽 东在军事上的领导地位。从这儿开始,长征的路子变了,战术灵活起来。遵义会议后,红军开始四渡赤水。第一次渡河是1月19日,从遵义附近北渡,甩开国民党追兵。国民党薛岳的部队跟得紧,但红军快速移动,迷惑了他们。第二次是2月18日到22日,回师遵义,打了遵义战役,歼灭国民党两个师,缴获不少武器。第三次3月16日西渡,国民党大军被调来调去,疲于奔命。第四次3月21日南渡,红军彻底跳出包围圈。这四渡赤水,让国民党四十万大军扑了个空,蒋介石后来都说这是他军事生涯的最大失败。



四渡赤水后,红军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到9日,红军用船筏过江,国民党飞机来轰炸,但红军还是过了,甩掉大队追兵。接着是强渡大渡河。5月25日,在安顺场渡河,红军前锋部队抢占渡口。5月29日,飞夺泸定桥,红军战士冒着国民党火力,爬铁索桥,拿下桥头。过了大渡河,红军进四川。6月,在懋功跟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四方面军当时有八万人,从鄂豫皖苏区转移过来的。会师后,部队分成左右两路军北上。但张国焘想另立中央,导致分歧。毛泽 东带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9月过腊子口,突破国民党防线。10月19日,到陕西吴起镇,跟陕北红军会合。这时红一方面军只剩不到八千人。



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继续转移。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出发,2984人,1935年9月到陕北,扩展到3700人。红二、六军团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一万七千人,1936年7月在甘孜跟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四方面军一部分西进,但损失大。最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和静宁将台堡会师,长征结束。整个长征,红军途径11个省,翻18座山,过24条河,打上百仗,总里程两万五千里。国民党调百万大军围追,蒋介石亲自指挥,但红军靠灵活战术和坚持,保存了力量。

张学良跟长征的交集,主要在陕北。1934年,张学良从国外回来,蒋介石让他去西北剿共。东北军调到陕甘,1935年跟北上红军对上。10月,红军到吴起镇,东北军巡逻队小打小闹,没占便宜。11月,直罗镇战役,东北军109师推进到葫芦河谷,红军诱敌深入,围歼了他们。师长牛元峰阵亡,大部被歼,东北军损失上千人。张学良从这仗看出红军不好惹。1936年11月,山城堡战役,红军三大主力联手打甘肃环县,东北军七十八师大部被歼,又丢一个旅。东北军士兵本来家园被日本人占了,现在打内战,士气低。补给跟不上,部队怨言多。张学良看红军纪律好,不拿群众东西,还帮着干活,赢了人心。国民党那边腐败,士兵抢东西,老百姓不帮。张学良从这些仗里学到东西,开始反思剿共政策。



东北军在陕北吃亏后,张学良开始跟中共接触。1936年上半年,秘密停战。东北军士兵不想打,家里被日本人祸害,他们觉得真正的敌人是日本。蒋介石坚持先安内后攘外,张学良不赞成。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和杨虎城扣了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中共派周恩来去调解,周恩来跟张学良谈得来,两人互相佩服。

周恩来劝蒋介石,周恩来还帮张学良说话,不让蒋杀他。蒋介石同意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事儿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了。张学良送蒋回南京,结果自己被扣。从1936年底开始软禁,一关54年。先在南京溪口,后转安徽黄山、湖南郴州、贵州桐梓、修文、息烽。1946年去台湾新竹井上温泉,1959年到台北士林。软禁时生活受限,但能看书写字。1990年蒋经国死后,李登辉给他自由。1991年去美国夏威夷定居,那年他接受哥伦比亚大学访谈。



张学良在访谈里讲了不少国民党为什么输的事儿。他说国民党没中心思想,蒋介石用奴才不用人才,心冷,对人民不好。共产M党有信仰,团结群众。蒋介石不大度,国民党内部分裂。张学良还说,蒋介石和张作霖都没雄才大略,只有毛泽 东有。张学良没见过毛泽 东,但通过长征和陕北仗,认可他的才能。长征保存了红军火种,建了陕北根据地,为抗日提供了后方。国民党围剿失败,暴露弱点。胡宗南那些国民党将领,也私下承认红军难打。长征不是靠运气,是战略和意志结合。遵义会议后,纠正错误,避实击虚,转危为安。张学良的评价,反映了当时很多人对红军的看法。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5786
金币
411523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5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3:12
  张学良对长征的看法

  张学良的评价

  张学良对长征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长征是中国共 产 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取得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他在接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访谈时,表达了对毛 泽 东的领导才能的高度赞扬,认为如果不是毛 泽 东的正确领导,长征不可能取得成功。张学良的这一评价,基于他亲身经历和观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长征的历史背景

  长征是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发生的,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共 产 党和红军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长征的历程

  长征是一次战略转移,也是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红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生存斗争。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但他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想信念,最终战胜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长征的影响

  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中国共 产 党和红军的有生力量,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长征展示了中国共 产 党的坚定信念和领导能力,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长征的精神,成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张学良对长征的评价,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毛 泽 东领导才能的高度赞扬。长征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它本身,它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红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