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医生坦言:老人血糖不超过这个值,不用太克制自己,吃点甜有好处[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4374
金币
401263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22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很多老人平时最担心的就是血糖问题,一旦体检报告里出现了血糖偏高这几个字,就开始戒口,什么甜的都不敢碰,水果不敢吃,饭也只敢吃半碗。

结果是营养没跟上,整个人变得越来越虚。其实医生早就强调过,只要血糖在合理范围之内,完全没必要过度限制。

具体来说,空腹血糖在5.0到7.2毫摩尔每升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10.0毫摩尔每升,这样的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在这个范围里,老人吃点甜食并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反而能带来一些好处。

首先要理解,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人体所有的细胞都需要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尤其是大脑。

大脑几乎完全依赖血糖来维持运转,如果长期把血糖压得太低,就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甚至晕厥。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情况更危险,因为跌倒、骨折的风险本来就高,一旦因为低血糖摔倒,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研究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低血糖导致的意外伤害发生率不低于高血糖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换句话说,控制过度未必就是好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合理区间才是最重要的。

适量的甜食能够改善情绪和生活质量。很多老人因为各种慢性病而过度节制饮食,长期处在心理紧张和饮食单调的状态下,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

糖分进入体内会促进血清素分泌,而血清素是一种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的物质。

近期一些心理健康研究指出,适量摄入糖分的人群,在情绪稳定性方面比完全戒糖的人要更好,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更为明显。

毕竟,人活到一定年纪,吃饭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生活的乐趣。除非血糖已经超出标准,否则吃一点甜食不仅不会带来太大问题,反而能提升幸福感。

水果中含有的天然糖分其实对健康有帮助。很多老人因为担心血糖升高,连水果都不敢吃,殊不知这是一种误区。

水果里除了果糖和葡萄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

苹果为例,每100克果肉大约含有10克左右的糖分,但同时还提供2克膳食纤维和大量维生素C

研究发现,每天吃200克水果的人,心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的风险显著低于不吃水果的人。

换句话说,只要血糖控制在空腹5.0到7.2和餐后10以内,完全可以每天吃一到两份水果。相反,完全不吃水果会让营养失衡,对身体反而更不利。

此外,适度摄入甜食还能在某些情况下帮助老人维持体力。很多老人因为牙口不好、消化差,饭量比年轻时明显减少,结果容易出现能量不足。

糖分是最直接的能量来源,能迅速被吸收利用。如果血糖范围合格,每天适量吃点红枣、蜂蜜水或者一小块蛋糕,对维持体力是有帮助的。

特别是在体重偏低、抵抗力差的老人身上,医生有时反而会建议补充适量糖分,避免营养不良。毕竟,身体缺乏能量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因素。

当然,也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很多老人听到可以吃甜,就开始毫无节制,结果餐后血糖飙升。

这种情况下就容易造成血管损伤,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

所以关键在于“适量”。例如,餐后血糖不能超过10这个标准值,如果吃了一块蛋糕,最好搭配一些粗粮、蔬菜或者蛋白质食物来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与此 同时,选择天然糖分的食物比精制糖要好,比如水果比糖果更合适,酸奶比含糖饮料更健康。总而言之,吃甜可以,但要讲究方式。

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老年人血糖控制目标和年轻人并不完全一样。年轻糖尿病患者一般要求更严格,比如空腹血糖4.4到6.1,餐后低于7.8。

而对于老人,过度严格反而危险。美国糖尿病协会就提出过,7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没有严重并发症,空腹血糖控制在7.2以内,餐后低于10,就已经是很理想的水平了。

因为这个阶段,预防低血糖的风险比轻微的高血糖更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生都会劝老人别太克制,适当放宽标准,更符合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血糖波动幅度过大也是隐患。有些老人白天完全不吃甜,到了晚上忍不住多吃,结果血糖剧烈波动,对血管的伤害甚至比长期轻度高血糖还要严重。

因此,平时规律、均匀地摄入少量糖分,比完全压制后再暴食要健康得多。

这种情况下,家人也要理解,别过度限制老人饮食,而是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食材和合理的进食方式。毕竟,健康管理不仅仅是看指标,更要考虑生活质量。

换句话说,血糖管理的核心是平衡,而不是极端。只要控制在空腹5.0到7.2、餐后低于10的范围,吃点甜完全没问题。

甚至可以说,这样做对身心健康都有帮助。问题往往出在两个极端:一个是完全不管不顾,天天高糖高热量饮食,另一个是过度克制,把饮食搞得毫无乐趣。

无论是哪一种,最终都可能对身体不利。尤其是在老年阶段,身体机能下降,本来就需要心理上的安慰和饮食上的满足。

医生的建议其实就是要提醒大家,健康不是靠剥夺快乐来实现的,而是靠科学合理的控制和搭配。

血糖的标准并不意味着禁绝甜食,而是给出了一个安全范围。只要老人把握好这个范围,不用太过苛刻自己。毕竟,人到了晚年,健康和快乐同样重要。

能在保持安全的同时吃点自己喜欢的甜味,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要方法得当,不但不会增加风险,还能帮助老人保持良好的状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血糖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王恬,陆海英,王成浩,等.老年糖尿病患者持续血糖监测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05):705-70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4374
金币
401263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22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7小时前
关于老年人血糖管理和甜食摄入的看法

您的分享非常全面,确实反映了老年人在血糖管理方面的常见误区以及正确的应对策略。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补充:

1. 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 平衡控制:正如您所说,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对于老年人而言,维持一个稳定的合理区间(空腹血糖5.0到7.2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10.0毫摩尔每升)是非常重要的。过度严格的控制可能导致低血糖,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 个体差异:每个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具体的血糖控制目标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来定。医生的个性化建议非常重要。

2. 甜食的适量摄入
   - 情绪和生活质量:适量的甜食能够改善情绪和生活质量。糖分进入体内会促进血清素分泌,有助于缓解抑郁和焦虑。这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 营养平衡:完全戒除甜食可能导致营养失衡,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为慢性病而过度节制饮食的老年人。适量的甜食可以帮助他们维持体力和营养摄入。

3. 水果的正确选择
   - 天然糖分的优势:水果中的天然糖分对健康有益,同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些营养成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有积极作用。
   - 合理搭配:每天吃一到两份水果是完全可以的,但需要注意搭配其他食物,如粗粮、蔬菜和蛋白质食物,以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4. 避免极端行为
   - 规律摄入:避免血糖剧烈波动,平时规律、均匀地摄入少量糖分比完全压制后再暴食要健康得多。
   - 家庭支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帮助老年人选择合适的食材和合理的进食方式,既能保证健康又能提高生活质量。

5. 专业指导的重要性
   - 个性化建议: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和年轻人不同,过度严格反而危险。医生的专业建议是制定合理饮食计划的重要依据。
   -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计划,是确保血糖稳定的有效方法。

总之,老年人在血糖管理方面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能过度限制饮食,也不能毫无节制。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量的甜食摄入,可以在保持健康的同时享受生活的乐趣。希望这些观点能为您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帮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