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2回复

[娱乐八卦]又一个内娱抽象之王,出现了[5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3739
金币
395101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0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最近,新的互联网抽象顶流诞生了:
吴京。
表情包席卷全网,语录天天更新。

模仿吴京大赛,也开展得热火朝天。
随着过往各种采访发言被挖,吴京的群嘲声越来越大。
目前的路人缘,似乎已经塌了个大。


到底发生啥了?
来吧,又到了吃瓜时间。

风波起始,还得说到一部电影。
8月28日,吴京出品并客串的电影《再见,坏蛋》官宣撤档
惨不忍睹的票房让人看了热闹,观众对电影质量的怒火也烧到了吴京身上。

加上最近,吴京谢楠在家庭综艺中争吵的片段再度翻红。
吴京的大男子主义表现,隐隐激起了观众反感。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打脸式挖坟开始了。
鱼叔总结了一下网友造出的吴京几大名场面:
一、反问排比式吹牛叉。
我跳过楼你跳过吗?
我让坦克轧过你轧过吗?
我差点死过你死过吗?
我能开飞机会漂移你能吗?
野外生存我把人干了,你干过吗?
中国的蚯蚓我吃遍了,你吃过吗?
我干了两件之前中国电影没人干的事,你干了吗?

(记者询问拍摄《战狼2》的难点在哪?)
坦克里没有后视镜的
枪炮是不长眼的(晃脑袋)
还有黑哥们儿的语言是不通的(加大幅度晃脑袋)

过程中吴京的张扬语气以及难以掩饰的小得意,让不少网友既发笑又逆反。
于是有人恶搞,轮番上演与吴京的对问:




有人打假。
连9.3阅兵,大家都在找坦克到底有没有后视镜。


二、薛定谔的军人身份。
《战狼2》的爆火,让吴京与电影里特种兵冷锋的形象几乎划上了等号。
吴京自身也沉迷特种兵人设,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特种部队训练、战友、服役两年的字眼。

结果网友挖出,吴京似乎并没有入伍。
只是为了拍电影在部队体验学习了十八个月,谁料入戏太深魔怔了。




大家还热心玩起「猜猜谁没当过兵」的小游戏。
将吴京与张译、金星、杨洋、邢菲、以及他看不上的韩国偶像组合放在一起对比。
结果只有最硬的吴京,没有真的当过兵。

怎会如此?
因为有酒驾前科。

2006年吴京因醉酒驾驶被行政拘留十天,暂扣驾驶证5个月,扣12分。
三、中国唯一硬汉人设。
众所周知,吴京对于硬汉、爷们、真男人形象有着持之以恒的追求。

拍摄《战狼》,就是追求一个纯爷们儿的电影。
要男人看了更想做真男人,女人看了更喜欢纯爷们。

怎么个硬汉法?
他曾在采访中报菜名一般流利细数了自己身上缝过的近一百针。
结束后深藏功与名,称这些都是男子汉的勋章。
数一下,大家记一下





坚持让《战狼2》的外国演员真动手。
硬到震惊好莱坞,吓退黑哥们,创造吴京style。

他多次公开怒怼鲜肉、怼流量、怼娘炮。
在节目中声称,如果自己的儿子以后走柔美路线长成「娘炮」,一定大嘴巴抽他。


对感情的理解也很硬。
他认为中国女人都想被真正的强者征服。
也就是电影里的冷锋,和现实中的吴京。
所以《战狼》是吴京送给女性观众的一封情书,是为她们谋得的银幕福祉。


为此,《战狼》中冷锋和龙小云的调情部分被拉出来检验。
不只是吹牛叉,还掺杂了一些疑似性骚扰。
不过这样的「男人味」出现在吴京身上网友也不意外。
意外的是,吴京掏小马扎的奇异姿势又引发了模仿狂潮。
我就从来没喝醉过,我三岁开始喝酒,五岁灌趴下两个比我大六岁的男生,十二岁酒壮怂人胆偷看女生起洗澡,十七岁(坏笑)......

对于中国唯一硬汉的架势,网友更逆反了。
扒出了不少吴京刚入行走奶油小生路线时期的形象作品。
怀疑他对硬汉人设的执着,只是因为做小生不成爱而不得的愤恨。


连《小李飞刀》里的台词都没逃过考古。
拿来调侃吴京对娘娘腔反应大,源于一场持续了20年的自证。


四、造词大师。
将暧昧读成「暖未」。

在如鱼得水后面,对仗如鸭得炉。
网友死活没想明白,吴京进特种部队训练跟鸭子进烤炉的相同爽点在哪。

五、爱国生意人。
《战狼》系列的电影气质形象,让爱国标签与吴京绑定。
吴京的「爱国无罪」宣言大家更是不陌生。


而随着考古进程,《战狼2》改台词事件又被扒出。
电影里最终对决的过程中,雇佣兵对冷锋说了这么一句话:
people like u will always be inferior to people like me。
像你这样的人永远不如我这样的人。


然而,在外籍演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字幕直接翻译成了带种族歧视字眼的句子。
虽然对于电影的情绪烘托是有用的,却无意间让演员触及了好莱坞行业敏感红线。
外籍演员为此在采访中特意回应了此事。
这个发现,也让网友们觉得吴京算计并刻意挑动了民族情绪,将爱国当成生意收割票房。
对内对外,都不算厚道。



能发现,这个瓜一路从乐子又变成了围剿架势。
当前,吴京不止被小丑化、抽象化,还有了妖魔化的趋势。

而鱼叔在吃瓜过程中,也觉得这瓜味道复杂。
一方面,吴京过往很多言论和表现放在当下确实不合时宜。
看得时候总有种隔着屏幕被高浓度有毒男子气概冲击到的感觉。

但另一方面,吴京的很多乐子也确实是人造的。
比如他被嘲出圈的两段采访,看内容其实没有那么不堪。
排比句放在采访语境下,是吴京在说,比起外界所说的高票房才是成功,他认为经历才是真正珍贵的。

瞧不起「娘娘腔」的片段,有节目本身刻意为之的嫌疑,网友吃瓜也吃了一半。
他紧接着所说的衡量男人不要从外型的发言直接被忽略了。

对于小鲜肉的敌意,更多是出于对流量的抵抗。
吴京痛斥资本不顾创作质量,用市场强迫创作者使用流量演员。
这才逼得他卖房注资,甚至后来做出品投资电影。

当然,鱼叔无意「洗白」什么,我只是发现:
吴京很多被吐槽的采访,大都集中在2017年《战狼2》大爆后。
巨大的、始料未及的商业成功确实让他有了扬眉吐气的得意感,接连不断的采访也让他不断重复、加深之前的经历。
他频繁提到以前的艰难,敏感强硬地反击恶评,习惯性用反问代替回答。
渴望被认可,但又在被夸时拧巴。
姿态确实几乎两极化,一整个不稳定。

这对比吴京近几年的央视采访,就能看出差别。
面对问题他姿态谦逊,不反问了,也不排比了。
提及《战狼2》的票房成绩,他承认当时一切来的太快了,那个胜利也太大了,人被打蒙了。
浪潮退下后,他甚至开始恐惧,开始进一步明白前辈告诉他的「夹着尾巴做人」的含义。

另外有趣的是,吴京现在被嘲的很多片段,反而是以前他路人好评的来源。
比如他说很多流量演员既不敬业,业务水平也不行,拍动作戏花拳绣腿。
在内娱到处是慢动作打戏的讨论时,这段发言备受推崇。

他对情感的传统男性态度,以及硬汉风育儿的表现,也曾被说是互联网活人。

那时主流大众对吴京的态度是既肯定他的成就,又对他的「直男」性格有所包容的。
这就让鱼叔好奇,吴京的风评到底是怎么变样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战狼2》八年后,网络舆论环境变化巨大。
造神毁神几乎成为常规操作,考古也是固定项目。
与此同时,性别、婚恋话题热度高涨。
传统的大男子主义,以及所谓的宠妻人设,自然逃不开配备了新意识观念的观众的审判。

另外,阶级话题也频频刺激情绪。
定期选出一位公众人物作为群嘲对象,全方位玩梗「208w」,成了排解现实压力的低成本选择之一。
就像今年已经出现了不少互联网小丑:
张维伊、黄磊、向佐、赵露思、杨子......
只是现在轮到了吴京。

其次,风评反转几乎是所有爆款的宿命。
以《战狼2》为例,爆款意味着巨大的观影基数。
与之成正比的,就是争议。
作品大爆时,质疑声不是主流,却也没有消失。
时移事改,观众的情绪势必会随着一些由头表达出来。
尤其是《战狼2》在中国影史的特殊性,让电影与吴京都慢慢成为了一种符号化的代指。
这就导致大家骂电影,未必只是骂电影。
网友嘲吴京,也不止是在嘲吴京。

问题来了,那是在针对谁呢?
鱼叔觉得,这股反转的风评里难掩对狭隘民族主义的反思,和观众对近几年所谓主旋律电影质量的不满。
严格来讲,是主旋律商业片。
《战狼2》飙到国产电影票房第一之前,此类作品在流量逻辑高速发展期的内娱几乎处于无人投资的境况。
但在此之后,出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大跨步。
诚然有不少口碑之作,但大多数作品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就拿暑期档的《东极岛》举例,观众口碑就已经沉到谷底了。

说白了,吴京八年前的牛叉姿态在如今是不成立的,观众现在看自然会觉得可笑。
大家群嘲的,不只是过去的乐子,还有作品质量失效的说服力。
其实吴京本人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
现在的观众阅读量太大了,拿以前的东西来糊弄等于自寻死路。
而比较有希望的一点就是,大众口碑是跟作品走的。
当一个新的有说服力的作品诞生,那时大概一切又会不一样。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后点个「赞」和「推荐」吧。
助理编辑:白素

[ 此帖被jjybzxw在2025-09-07 11:08重新编辑 ]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3739
金币
395101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0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吴京风评“大变脸”:从顶流到群嘲的多维审视

近期,吴京从互联网顶流变成了被广泛群嘲的对象,表情包泛滥、语录更新、模仿大赛火热,路人缘似乎大幅下滑,这一系列变化背后有着复杂且多维的原因。

近期风波的导火索
电影撤档与质量争议
8月28日,吴京出品并客串的电影《再见,坏蛋》官宣撤档,票房惨不忍睹。观众对电影质量的怒火顺势烧到了吴京身上。在当下观众对电影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大环境下,一部质量不佳且与吴京有关联的电影,很容易引发大众对其专业能力和选片眼光的质疑,成为风评转变的起始点。

家庭综艺片段翻红
吴京和谢楠在家庭综艺中争吵的片段再度翻红,其中吴京的大男子主义表现激起了观众的反感。在当今社会,性别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公众对于明星在家庭关系中的表现有着更高的期待。吴京这种传统大男子主义的展现,与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冲突,使得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受损。

网友“打脸式挖坟”的名场面
反问排比式吹牛叉
吴京在采访中有一系列反问排比式的表述,如“我跳过楼你跳过吗?”“我让坦克轧过你轧过吗?”等。其张扬的语气和小得意让网友既觉得好笑又产生逆反心理。有人恶搞与他对问,甚至有人打假,连9.3阅兵时大家都在找坦克到底有没有后视镜。这种夸张的自我表述方式,在当前注重谦逊和真实的文化氛围中,显得格格不入,引发了网友的调侃和质疑。

薛定谔的军人身份
《战狼2》的爆火让吴京与特种兵冷锋形象紧密相连,他也多次在采访中提及特种部队训练等经历,但网友挖出他似乎并未入伍,只是为了拍电影在部队体验学习了十八个月。这一发现打破了他在观众心中“真正的特种兵”形象,加上他还有酒驾前科,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他的负面评价。同时,网友玩起“猜猜谁没当过兵”的小游戏,将吴京与其他真正当过兵或没当过兵的明星对比,凸显出他的“与众不同”,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中国唯一硬汉人设
吴京一直追求硬汉、爷们、真男人形象,拍摄《战狼》系列就是为了打造纯爷们儿的电影。他细数自己身上缝过的近一百针,称其为男子汉的勋章;坚持让《战狼2》的外国演员真动手,硬到震惊好莱坞;多次公开怒怼鲜肉、流量、娘炮,甚至表示如果儿子走柔美路线就大嘴巴抽他;对感情的理解也很硬,认为中国女人都想被真正的强者征服。然而,网友扒出他刚入行时走奶油小生路线的形象作品,怀疑他对硬汉人设的执着源于做小生不成的愤恨,这使得他的硬汉人设受到冲击。

造词大师
吴京在语言表达上出现了一些错误和奇特的对仗,如将暧昧读成“暖未”,在如鱼得水后面说如鸭得炉。这种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引发了网友的调侃,进一步影响了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让人觉得他不够严谨和专业。

爱国生意人
《战狼》系列让爱国标签与吴京绑定,但随着考古进程,《战狼2》改台词事件被扒出。电影里雇佣兵对冷锋说的话,在外籍演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字幕直接翻译成了带种族歧视字眼的句子。这让网友觉得吴京算计并刻意挑动了民族情绪,将爱国当成生意收割票房,认为他对内对外都不厚道,严重损害了他在公众心中的爱国形象。

风评变样的深层原因
网络舆论环境的变化
《战狼2》上映八年后,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造神毁神成为常规操作,考古也成为固定项目。同时,性别、婚恋话题热度高涨,传统的大男子主义以及所谓的宠妻人设,自然逃不开配备新意识观念的观众的审判。此外,阶级话题频频刺激情绪,定期选出一位公众人物作为群嘲对象,全方位玩梗“208w”,成了排解现实压力的低成本选择之一,吴京只是恰好成为了这个阶段的群嘲对象。

风评反转是爆款的宿命
以《战狼2》为例,爆款意味着巨大的观影基数,与之成正比的就是争议。作品大爆时,质疑声不是主流,但并未消失。时过境迁,观众的情绪随着一些由头表达出来。《战狼2》在中国影史的特殊性,让它与吴京都慢慢成为了一种符号化的代指,大家骂电影、嘲吴京,并非仅仅针对他们本身,而是难掩对狭隘民族主义的反思,以及对近几年所谓主旋律电影质量的不满。在流量逻辑高速发展期,主旋律商业片在《战狼2》之前几乎无人投资,但此后数量与质量出现大跨步,然而大多数作品质量不佳,吴京八年前的姿态在如今显得可笑,大家群嘲的不仅是过去的乐子,还有作品质量失效的说服力。

未来走向的展望
吴京本人也逐渐意识到当下观众阅读量大,拿以前的东西糊弄等于自寻死路。不过,大众口碑是跟作品走的,当一个新的有说服力的作品诞生,一切或许又会不一样。这表明吴京还有机会通过优秀的作品来重塑自己的形象,挽回公众的好感。他需要更加注重作品的质量,在形象塑造和言行举止上更加符合当下的价值观和社会期待,以实际行动来回应公众的质疑和批评。

吴京从顶流到群嘲的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舆论环境的变化、爆款作品带来的争议以及他自身言行和形象塑造方面的问题,都导致了这一局面。但未来,他仍有通过优秀作品翻盘的可能,关键在于他能否适应时代的变化,做出积极的调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4134
金币
35985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29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小时前
以下是基于最新舆情对吴京风评转变的多维分析,结合中的核心矛盾点与时代背景,以结构化形式呈现:

一、形象崩塌路径:从「战狼英雄」到「抽象符号」
人设反噬的集中爆发

硬汉标签的极端化:吴京长期强调的「纯爷们」形象(如缝针百处为勋章、要求外国演员真打),在当下被重新解读为「有毒男子气概」,其言论如「娘炮该抽」「女人渴望被强者征服」引发性别观念争议。
身份真实性遭质疑:自称特种兵经历被扒实为短期体验,与张译等真退役军人对比形成反差;酒驾前科削弱道德权威。
言行矛盾的放大镜效应

公开批判流量明星,却被挖早期「奶油小生」剧照(如《小李飞刀》);
主旋律代言人身份与使用国外品牌产品的行为形成冲突。

二、网络解构浪潮:抽象化与妖魔化的推手
「京学」的病毒式传播


标志性动作(摇头晃脑、歪嘴笑)和语录(「坦克没后视镜」「蚯蚓吃遍中国」)被制成鬼畜视频,衍生出「吴京渲染大赛」等二创。
采访中的口误(如「暖未」代指暧昧)成为「没文化」证据。
舆论的「挖坟」机制
2017年《战狼2》爆火后的争议言论被系统性整理,如被指篡改电影台词强化民族对立(雇佣兵台词涉种族歧视争议)。

三、时代情绪转折点:权威叙事的失效
公众对「疼痛叙事」的厌倦
吴京强调的受伤经历、坦克漂移等「苦难证明」,被年轻网民解构为「爹味说教」,女网友以「我来月经你敢吗」等反讽消解其权威
对「爱国生意」的警惕性上升
《战狼2》56亿票房后,其「爱国无罪」宣言与商业成功的绑定,引发对主旋律IP功利化的质疑。
四、导火索事件:现实与符号的共振
电影《再见,坏蛋》撤档事件:吴京客串投资的该片票房惨败(首日排片0.2%),成为情绪宣泄口,观众对影片质量的怒火转向其个人。
综艺争议再发酵:与谢楠的争吵片段翻红,加剧「大男子主义」指控。

五、风评异变的本质:集体心理的投射
这场针对吴京的「围剿」,实质是多重社会情绪的交汇:
对单一男性气质模板的反抗(硬汉叙事的性别压迫性);
对「不容置疑」权威的逆反(战狼哲学 vs 平等对话);
文化自信期的自省需求

事件概述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动作演员,凭借《战狼》系列电影等作品积累了极高人气,但近年来也遭遇了一系列争议事件。

"假爱国"风波
2023年,吴京陷入"假爱国"争议。争议源于他在接受采访时谈及《战狼2》拍摄难点时,提到坦克没有后视镜以及与黑人演员语言沟通困难等内容。这些言论被部分网友解读为对非洲合作伙伴的不尊重,质疑其"战狼"形象与现实行为不符。这场风波甚至延伸到了他使用外国品牌手机却代言国产品牌,以及在非军人身份下发布军装照等行为。

影视作品受阻
2025年,吴京参演的电影《镖人》遭遇演员更换风波。原定女主角那尔那茜被曝出高考造假丑闻,剧组不得不紧急更换演员1。这不仅打乱了拍摄计划,还引发了公众对影片质量的担忧。同时,吴京投资的另一部电影《再见,坏蛋》遭遇票房惨败,仅收获26万元便匆匆撤档。

其他争议
2024年,吴京因一档夫妻综艺节目片段在网络上引发广泛争议,被指不尊重女性。此外,他在2023年参加环塔拉力赛时发生的两次翻车事故,也引发了关于其"硬汉人设崩塌"的讨论。

舆论反应
质疑声浪
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吴京的广泛质疑。有人翻出他两年前的"假爱国"争议,认为这些旧事重提在当下显得尤为刺眼。部分网友认为,吴京表达情感和关心方面比较直接,但这并不意味

支持声音
也有支持者认为,吴京敢于亲自体验风险并传递了安全驾驶的理念。比如在5月27日的事故视频中,他详细分析了事故的原因,并强调了赛车防滚架与安全带的重要性。这种用教训换经验的坦诚,与他在动作片中的导师形象相呼应。

事件影响
这些争议不仅影响了吴京本人,还波及到了多位与其合作的明星。《镖人》的上映和宣传,可能会再次引发对那尔那茜过去争议的讨论,进而影响影片口碑。而《再见,坏蛋》的票房惨败,更是直接冲击了湖北武汉重点扶持的文化项目

未来展望
面对这一系列争议,吴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重建公众信任。这可能包括更真诚地与粉丝沟通,选择更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视项目,以及在公共场合展现更加成熟稳重的形象。毕竟,凭借《战狼》系列电影所塑造的正面形象,吴京在观众心目中仍享有一定的基础好感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09-07 12:11重新编辑 ]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