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2回复

[奇观]上海也办过很高质量的安藤建筑展——“挑战”[6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2768
金币
388986
道行
2004
原创
242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8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57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9-03) —

转自:石头的建筑记
前言:这是2021年口罩时期的安藤上海展,那时候就人山人海,今年日本又有安藤展很火,看图片有很多熟悉的内容,忍不住找出了两篇旧文重温。
hello,前不久更了一篇安藤挑战展的文章,没想到借着大师的热度获得了较多的转载和关注(嗯,比以前多),本来是随便写写感想,零零碎碎的小角度,但是太多人看,于是我决定给新朋友专门写一篇安藤展的看展科普文,虽然展览已经落幕,但是做了好多功课的我,还是要来说几句,毕竟我可是把安藤的几本书都刷了一遍,还把这次展览的书也专门买了一本认真看了(因为我天真的以为这么火的展览会延期,哈哈哈,没想到就真的结束了)。
可结合上一篇食用(上一篇超多图片,点击左下角原文可以看),所有整理的照片可在这里下载,无条件分享,不用转发就可以获得哟。
安藤展在复星艺术中心,这座建筑也被叫做“会跳舞的房子”,来的时候可以注意下时间,说不定能看到立面的幕帘转动,配合黄浦江对面的三件套食用,也是很有意思的。
(复星艺术中心外观幕帘转动时间:每日10:00,12:00,14:00,16:00,18:00,20:00 (夏令时))
这次我根据展览脉络逐步介绍。
展览全称就叫做“安藤忠雄:挑战”,是世界巡回展,第四站在上海,之前分别是2017年在东京,18年在巴黎,19年在米兰展出。嗯,2020年为什么没有,我想大家都明白,受疫情影响所以到今年展出。
整个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空间的原型”、“城市的挑战”、“景观的创造”、“历史的对话”,从一楼进去先乘电梯到二楼,前两部分都在二楼,光之教堂的1:1复刻也在二楼,三四部分在三楼。四楼就是餐厅和观景平台,可以远眺陆家嘴。(偷偷说一句,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都在四楼)然后最后乘电梯回到一楼是1:1复刻的水之教堂,可以在这里坐坐,然后逛逛周边就出去啦。
一.“空间的原型”
空间的原型主要收录安藤忠雄职业生涯前半段的作品。从成名作“住吉的长屋”,光之教堂等很多小建筑,住宅建筑居多。时间从1969年跨度到20世纪末。

既然要看一个人的展览,就不得不提到安藤的生平,安藤是个脾气暴躁,有毅力的人。有个双胞胎兄弟并且受对方影响曾经打过拳击这应该是个热知识了吧。
看了安藤小时候的生活,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是在非常自由、缺少关注的环境下长大,所以从小不矫情,敢拼搏。(窃以为他的脾气暴躁估计也和童年经历有一定关系)
反正看他的生平我是觉得挺压抑的,一路奋斗也很不容易,后来成立事务所,对员工的管理还被称为”恐怖感教育“,并且还因此觉得非常贴切且有些沾沾自喜,这都蛮让我害怕的。不过他说自从报导了他的”恐怖感教育“,投简历的数量就大大减小,哈哈。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片段是他说小时候有棒球比赛,前一晚会恭敬的摆好棒球手套和球棒,挂上晴天娃娃,第二天一早起来赶紧去看天气。那一段是我觉得最像一个小孩子的开心的。
另一个热知识,大家都知道安藤是自学成才的建筑大师,好像在书店看了本柯布的书,去欧洲旅游一趟就打开了任督二脉,从此走上了大师之路。
作为最早期的安藤作品,还展示了安藤年轻时候欧洲游学的部分绘画等。

真的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同样跨专业没有经过系统建筑学习的人,曾经我也迷茫,自己跟大师的差距是天赋吗?但是安藤所谓的自学,也有旁听建筑课程和看建筑系教科书,甚至去上过设计学的夜校,还有抄绘训练。当然了还包括不断的思考,失败,坚持不懈。如果真的跟大师有差距,差距还是在努力上。
真的不太喜欢对天才的宣传,安藤也是觉得无法成为优秀的拳击手而放弃退而求其次的,也在最开始建筑的学习阶段进行了大量训练,也在创立事务所的初期努力去接项目,给身边可能有任何希望的建筑去做设计当作练习。努力的天才也是天才。他的人生要总结的话,真的就是展览的主题——挑战吧。
二层展览中部就是光之教堂,很好的空间划分,能看到光之教堂的经典平面。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其实很想在那里静坐一会儿,那么多相机对着这拍,还好多人排队拍照,实在不好意思坐着。


我看到书里安藤说他的伯乐佐治先生曾经写过乌尔曼的《青春》给他表示鼓励,这就是青苹果的来源吧。


游击站住宅系列是安藤最早期的住宅设计,其中只有富岛宅是建成的,这算是安藤作为建筑家最早的作品。

加藤宅

小林宅

还有唯一建成的富岛宅

第一个成名作就是住吉的长屋。因为沿街展示面太小,比较修长的建筑,以往采光通风都是大问题,安藤一反往常的做法,在内部挖了大的庭院,虽然后来很多人吐槽这个建筑,上个厕所都要忍受刮风下雨的侵害。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足够特别,反常规,有想法。以及,业主至今还生活在这里,满意度较高。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嘉奖了。等多的拥有自然,不方便,但是也可以幸福。

后来的在海边的4X4House,城户崎宅等,都是最开始安藤在住宅上的尝试,与自然的融洽相处。
4X4House

城户崎宅

到后来的六甲山的集合住宅三期,由小到大,安藤开始尝试了大型的住宅区的设计,不再只是小体量的建筑,而是要等多的考虑地形,环境,公共空间,对整体的规划和仅仅单纯设计一个小建筑是完全不同的。做过山地建筑的都知道难度有多大。


早期因为没有名气,只能接一些成本低的,住宅为主的小建筑,后来渐渐有名气之后,安藤也慢慢的开始接触商业建筑。
所以啊,大师曾经也做过不少商业建筑,安藤早期也很想做公共建筑,但是公共建筑都是属于精英建筑师的,他只能做个人住宅或者商业建筑,商业建筑一直觉得是不入流的,只注重外表而没有新意。
哪个建筑师不希望能够做公共建筑,能够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能够宣扬文化和自己的建筑理念呢。但是大师也是从住宅,做到商业,然后一步步过渡的。做商业建筑时,业主也跟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业主一样会拒绝创新,一方面是考虑利润,还有只是工作人员但求无过,生怕出事的一味设限,而并没有去考虑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那时候的日本,也是沉浸在一种金钱至少,标新立异的建筑的风格里,安藤说他虽然做商业建筑,但是每次都力求有所突破,他最后与商业建筑保持距离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设计商业建筑,要在设计和市场的矛盾中妥协,而是一切都变成了金钱游戏,他害怕迷失。他入行二十年,才开始慢慢过渡到公共建筑。(嗯,其实这些话,更多的都是对我自己的鼓励)
TIME'S 是最早期安藤的商业建筑,临水。我如果没记错,安藤为了希望建筑更亲水,不要加围栏,这点都是好不容易跟业主沟通下来的。沟通心累啊。

涩谷项目没有建成,但是把主要体量放在地下,是安藤对日本地狭人多的处理方式。立体迷宫一样的丰富空间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个方案设计也成为后来他一些设计的原型。

日本人对地下空间的探索是很前沿的。曾经看日本的土木展,超复杂的日本地铁站。


水御堂也是早期出名的作品。
一改传统佛教寺庙大殿的手法,而是把空间置于莲花池下面,要沿着莲花池中间的楼梯走下去。这个想法就很大胆,且就算现在要挑战传统,得到业主认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南岳山光明寺


以及水之教堂,光之教堂这些小建筑,都是这一时期的。


二.“城市的挑战”

城市的挑战绕不开一个词“城市游击队”,这是安藤的自称,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名气的增长,安藤开始慢慢开始思考对城市的影响,项目也更加多元和有公共性。这部分还较多的放了在中国的建筑作品。
比如普利策艺术基金会美术馆


还有世贸中心重建计划的慰灵纪念碑,这个只是方案,但是挺有辨识度的,在高楼林立中凸起的一个小小椭圆面,像嵌在其中的珍珠。

曼哈顿屋顶小楼


21-21设计视界美术馆,借用折纸的意向。

中之岛项目——地层空间

然后就是选择了很多在国内的项目展示
(哈哈哈,没有展示上海国际设计中心,曾经被大家调侃为马桶盖,就在同济大学附近,看来他自己也不是很认可呀)
国内的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有
北京国子监酒店+美术馆


北京启皓文化基金会

普陀山易德园

上海嘉源海美术馆

刚完工的佛山和美术馆


上海的明珠美术馆(安藤喜欢的“都市蛋”空间)

早就建成评价很高的上海保利大剧院


杭州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三.“景观的创造”
这部分展览在三层,开始更多的思考建筑和场地的关系,建筑与建筑的关系,整体场所的营造,代表就是直岛系列作品。

直岛的一系列作品,就是安藤摆脱商业建筑,能够用建筑表达自己的作品。
从布展上把直岛的展示放在中心,也能看出一二。

最开始的直岛就是一个关于乡村人口流失,老龄化严重,环境并不优越的地方,通过建筑和艺术的打造,积聚人气,重新焕发新生。
从20世纪80年代末启动的一项将濑户内海的小岛直岛变成“充满自然之美的艺术岛”的振兴计划,可以看到安藤在不同时期完成的七栋建筑。



地中美术馆更是把建筑完全藏于大地之中,与原有的风景融合。

兵库县立美术馆扩建规划

四.“历史的对话”

主要是展现安藤参与的一系列古建筑重建的项目,安藤也一直将自己的作品归位文脉主义。
其中就展示了最近大火的,安藤改造的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巴黎商交所。


在原有的建筑中间,嵌入了一个清水混凝土的圆环,采用圆环套圆环的方式。好不好暂不评论,但是仍然很安藤。

还有中之岛项目的都市蛋计划


泰特现代美术馆


意大利的海关大楼



德国的石刻博物馆


结语:
讲了这么多,从建筑的角度可以说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场所精神等等等等,但是其实看看青苹果,所谓的“青春”就是“初心”,像我之前形容童寯现实的一样,归来仍是少年。
1条评分金币+22
huozm32831 金币 +22 - 昨天 20:3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2768
金币
388986
道行
2004
原创
242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8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8:59
Re:上海也办过很高质量的安藤建筑展——“挑战”[62P]
安藤忠雄展回顾与解析

在2021年的口罩时期,安藤忠雄的上海展可谓是人山人海,今年日本再次举办的安藤展也同样火爆。借着这股热度,让我们一起回顾并深入解析当时的安藤上海展,感受这位建筑大师的独特魅力。

一、展览概况

安藤忠雄展的全称为“安藤忠雄:挑战”,这是一场世界巡回展,上海站是其第四站,之前已在东京、巴黎、米兰等地展出。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空间的原型”、“城市的挑战”、“景观的创造”、“历史的对话”,全面展示了安藤忠雄的职业生涯和建筑理念。

二、展览亮点

1. 光之教堂与水之教堂的复刻
   - 光之教堂的1:1复刻是展览的一大亮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安藤忠雄对光与空间的独特运用。
   - 水之教堂的复刻也同样引人注目,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到安藤建筑中的宁静与和谐。

2. 丰富的展品与互动
   - 展览中展示了大量安藤忠雄的手稿、模型以及解说文字,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他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
   - 同时,展览还提供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如拍照打卡、观看视频等,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

3. 独特的展览场地
   - 复星艺术中心这座“会跳舞的房子”作为展览场地,其外观幕帘的转动与黄浦江对面的三件套相映成趣,为展览增添了不少趣味。

三、展览内容解析

1. 空间的原型
   - 这一部分主要展示了安藤忠雄职业生涯前半段的作品,包括成名作“住吉的长屋”和“光之教堂”等。
   -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安藤对建筑空间的独特理解和创新,他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2. 城市的挑战
   - 在这一部分,安藤忠雄展示了他在城市建筑方面的探索和挑战。
   - 他提出了“城市游击队”的概念,通过一系列在城市中的建筑作品,展现了他对城市空间和环境的深刻思考。

3. 景观的创造
   - 这一部分主要展示了安藤忠雄在景观建筑方面的成就。
   - 他善于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创造出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实用的景观建筑。直岛系列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4. 历史的对话
   - 在这一部分,安藤忠雄展示了他参与的一系列古建筑重建项目。
   - 他通过现代建筑手法对古建筑进行改造和重生,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又赋予了建筑新的生命和活力。

四、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 清水混凝土的运用:安藤忠雄善于运用清水混凝土这一材料,创造出简洁而富有质感的建筑外观。
- 对光与空间的独特理解:他善于运用光来营造空间氛围,使建筑充满灵动和生命力。
- 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往往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他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 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在古建筑重建项目中,他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精髓,又注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

五、结语

安藤忠雄的上海展虽然已经落幕,但他的建筑理念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通过这次展览,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安藤忠雄的杰出作品,更深刻感受到了他对建筑的热爱和执着。他的建筑理念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建筑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像安藤忠雄这样的建筑大师出现,为我们的城市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惊喜。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3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480
金币
354913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2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2:05
上海“安藤忠雄:挑战”建筑展概览
“安藤忠雄:挑战”是中国迄今为止对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生涯最为全面的回顾展,作为其全球巡展的第四站(继东京、巴黎、米兰之后),曾先后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及嘉源海美术馆举办,通过建筑模型、设计手稿、影像资料及经典作品复刻等形式,全景展现这位“清水混凝土诗人”的传奇创作历程。

展览核心信息对比
信息类别    2021年复星艺术中心展    2024年嘉源海美术馆展
展期    2021年3月19日-6月6日    未明确提及具体日期(参考往届信息)
地点    上海市复星艺术中心    上海市嘉源海美术馆
门票价格    未明确提及    80元、120元
核心定位    全球巡展第四站,中国首次大型回顾展    延续“挑战”主题,聚焦建筑与人生哲学
展览四大板块与亮点
经典建筑复刻体验
1:1还原的标志性作品
复星艺术中心展一层呈现了水之教堂的完整复刻,观众可亲身感受其面朝河面的自然光影设计;二层展示光之教堂的局部结构,而住吉的长屋则通过清水混凝土、玻璃等材质重现部分空间,直观体现安藤对“封闭与开放”的探索。
户外艺术装置
展馆外的巨型青苹果装置为中国站特别创作,象征“不自我设限、超越自我”的挑战精神,成为展览标志性打卡点。
多维度展品与空间设计
丰富的创作资料
展览通过建筑模型、设计手稿、旅行笔记、书法篆刻及独有影片,系统梳理安藤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包括直岛、六甲集合住宅等经典项目的幕后故事。
定制化光影空间
安藤建筑工作室针对复星艺术中心的结构特点,改造出“几何切割+流线形态”的展厅布局,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其标志性的“光影叙事”手法。
公共教育与互动活动
大师对话与分享
展期内举办云沙龙、云艺坊等活动,安藤忠雄本人(视疫情情况线上参与)与观众交流设计理念及人生感悟

衍生品与延伸体验
推出以展览主题为灵感的艺术品及文创产品,满足专业人士与普通观众的多元需求。
安藤忠雄的设计哲学与影响
“挑战”精神的核心表达
展览以“人生即永无止境的挑战”为核心理念,通过其自学成才、以清水混凝土为媒介的创作历程,传递“保持青涩、不断突破”的态度。安藤曾表示:“愿人类与建筑、城市与社会都不要完全成熟,保持积极挑战的状态”。
对中国建筑界的意义
作为普利兹克奖得主,安藤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回顾,为行业提供了“自然元素与几何结构融合”的范例,也让公众近距离理解建筑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共生关系。
观展建议与总结
适合人群:建筑从业者、艺术爱好者、对设计哲学感兴趣的普通观众。
注意事项:2024年展览内容标注“以下图文为往届展览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通过“大河票务APP”等官方渠道获取最新信息。
核心价值:展览不仅是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对“如何用建筑表达生命力量”的深度思考,体现了安藤忠雄作为“光影导演”与“清水混凝土诗人”的双重身份魅力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3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