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AI焦虑的扎克伯格,盯上了华人天才少女[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780
金币
349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968
斑龄
199
道券
1055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9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03

扎克伯格,又开始“狩猎”了。
这一次,他盯上了AI视频独角兽——Pika Labs。这家公司背后是“华人天才少女”郭文景。
郭文景2023年创立Pika Labs,一年之内连下三轮融资、吸走5500万美元;到2024年B轮,再揽8000万美元,Pika Labs估值直接逼近5亿美元。

PIKA
而Pika的爆火,不仅让硅谷投资人一掷千金,还让A股的上市公司信雅达,连拉六个涨停,并诞生了一个新概念:“女儿概念股”。
而这一切,只因郭文景的父亲郭华强,是信雅达的董事长。信雅达还连夜发公告澄清,与Pika真没业务往来!
如今,因AI而焦虑的扎克伯格,把算盘打到了Pika身上。
一边,是急着补齐AI短板、挥着钞票扫货的科技巨头;另一边,是履历开挂、家底殷实的年轻创始人。这场潜在的收购,戏味十足。
Pika会不会成为Meta拼图上的一块核心拼板?郭文景会不会把亲手打造的宝贝交出去?
哈佛女孩干出AI独角兽
聊Pika之前,得先聊聊郭文景。因为她的故事,比她做的AI,还要传奇。
2015年,16岁的郭文景在杭州二中读书,信息学奥赛(浙江赛区)一等奖拿得轻轻松松。
后来,受麻省理工邀请,她跑到北美编程邀请赛,面对的是一群哈佛、斯坦福、卡内基梅隆的大学生代表队,她硬是杀进第二名,把不少大学生按在地上摩擦。
2014年,她在美国国家信息学奥赛直接以满分成绩夺冠,第二年又蝉联第一。数学赛场她也照样横扫,在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夏令营拿过最高分。
哈佛的面试官当时就断言:
“我在中国区面试六年,她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计算机水平放到美国同龄人里也是顶尖。英语流利、颜值很高,几乎完美。”
这种“开挂式履历”背后,是不容忽视的家底。
郭文景的母亲,是麻省理工毕业的高材生;父亲郭华强,是A股上市公司信雅达的实控人,这家公司是浙江首家在国内主板上市的软件公司。
但郭文景并不是只会刷题的富 二代。她学过帆船、滑雪,考过救生员证,去上海打过全英文辩论赛,参加过各种夏令营和社会调研项目。
她外表柔和,骨子里却很硬——高中班主任邱明峰说,她很早就定了目标,要进美国顶尖名校,而且会主动拓展自己喜欢的领域,计划清晰到让人意外。
进入哈佛,郭文景先读数学本科,又拿下计算机硕士学位。中间还Gap了一年,去了Facebook AI Research做全职研究工程师。

那时,郭文景参与的Transformer蛋白质序列分析项目,处理了2.5亿条数据,如今已被引用超1200次,其中就包括后来爆火的AlphaFold2研究。
然后,剧情来了个急转弯。2022年冬天,她在斯坦福读博,和几位同学组队参加AI电影节。想法很美,用当时最热门的AI视频工具做出一部创意短片,拿下奖金。
现实却很骨感,工具难用到爆,生成的视频质量一言难尽。折腾了无数个夜晚,最终惨败收场。
“我们是技术最强的队伍,但做电影真的太难了。”她后来回忆,“我真的很沮丧。”
但天才的沮丧,往往是新事物的开端。既然现有工具不行,那就自己造一个。
2023年4月,她和斯坦福博士同学陈霖孟,干脆双双辍学,创办Pika Labs。目标直白又雄心勃勃——做一个连普通人都能轻松玩转的AI视频生成器。
上线没多久,Pika就火了。半年内,用户数飙到50万,每周生成的视频达数百万条。投资人闻风而至——Nat Friedman、Daniel Gross、Lightspeed等硅谷明星机构轮番下注,三轮融资总额达5500万美元,估值迅速冲到2-3亿美元。
天才少女的故事,就此进入加速赛道。
扎克伯格的“AI焦虑”
硅谷的风向,最近吹得扎克伯格有点心慌。
OpenAI的Sora、谷歌的Veo在视频生成领域掀起巨浪,短短几个月就刷屏全球;而Meta自研的Movie Gen,声量却像是被棉被捂住了一样,没激起多大水花。
小扎的反应只有两个字:补课。
2025年,他亲自拍板成立了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放话要造出一个“无所不能”的个人超级智能(Personal Superintelligence)。
它能读懂文字、理解语音、生成图像、剪辑视频,甚至成为你的“数字分身”,陪你看剧、帮你拍短片。
要把这个梦做成,视频理解与生成是不可缺的地基。没有它,超级智能就是空中楼阁,更别提Meta那押了数百亿美元的VR版图——没人愿意戴着一副冷冰冰的头显看PPT。
于是,小扎开始了硅谷版的“军备竞赛”:
请来Scale AI的CEO Alexandr Wang做首席AI官,拉拢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Safe Superintelligence创始人Daniel Gross当智囊;
直接入股他们共同创办的NFDG基金,一手抓住投资人和资源;
从OpenAI、Anthropic、Google这些对手口袋里,挖来一批顶尖研究员;
顺手收了语音AI创业公司PlayAI,把多模态能力树点满。
这一套下来,Meta几乎给自己攒齐了AI帝国的“将军团”,唯独视频生成的那块拼图,还留着空白。
而这时候,Pika Labs出现在他的视野里——年轻、技术新、用户多,还带着一股从斯坦福校园里跑出来的创业热情。
更关键的是,Pika的股东表里已经有小扎的熟人——Nat Friedman、Daniel Gross、Lightspeed、Spark Capital。
对Meta来说,Pika不仅能补技术缺口,还几乎自带半条并购的敲门砖。
Pika的成绩单足够让任何收购团队眼红:2023年,成立不到半年,就完成三轮融资,总额约5500万美元,估值飙到2-3亿美元;
2024年B轮再融8000万美元,估值逼近5亿美元。用户只需敲下一句提示,几秒钟后就能生成一个风格多变、甚至带点创意滤镜的短视频。而这正是扎克伯克所需要的。
郭文景的下一步
一边,是急着补全版图的扎克伯格;另一边,是不满两岁的创业新星Pika Labs。
桌子上的牌摆得很清楚——Meta不仅和Pika聊,还曾找过另一家做图像视频生成的初创公司Higgsfield,虽然那单没成,但足以说明,他们要在视频生成这个赛道补个缺口,是铁了心的。
郭文景这边,看似更淡定,但她的态度其实耐人寻味。她曾说过:“做研究,我会死磕一个方向;做公司,就要足够开放,什么能让我们更快到下一个里程碑,我就去做什么。”
这话的潜台词是——她不是那种抱着理想死扛的科学家,而是愿意为公司利益作出权衡的创业者。
从商业角度看,接受Meta的收购,确实是一条捷径。Pika背后有Lightspeed、Nat Friedman、Daniel Gross等硅谷明星投资人撑腰,融资不愁,但面对Meta这样资源和分发能力都拉满的巨头,任何创始人都得认真掂量。
可另一面,Pika正处于爆发期,用户增长快、市场热度高、估值5亿美元,正是最容易做大做强的时间点。卖掉,等于把主动权交出去;不卖,就得自己扛下接下来的竞争、融资和技术迭代压力。
如今,Meta在算账,出多少钱,能让郭文景心动;郭文景也在算账,拿巨头的钱,换的是安全感,还是天花板?
硅谷的历史告诉我们,被收购不等于故事结束。Instagram、WhatsApp都曾在巨头怀里继续生长,但也有无数创业公司,在并购后失去了速度和锋芒。
郭文景的选择,将决定Pika是成为Meta AI帝国的一块“关键拼图”,还是继续做那只站在风口上、还能自由挥翅的独角兽。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8331
金币
355429
道行
2004
原创
2413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07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3:14
事件速览  
• 收购主角:Meta(纳斯达克:META.O)  
• 标的:AI 视频独角兽 Pika Labs(未上市,最新估值≈5 亿美元)  
• 关键人物:Pika Labs 联合创始人兼 CEO 郭文景(Guo Wenjing)  
• 最新动态:彭博社 2025-08-11 报道,Meta 正与 Pika 就“收购或技术授权”谈判;Pika 股东 Nat Friedman、Daniel Gross、Lightspeed 均为 Meta 新基金 NFDG 合伙人,降低并购阻力。

————————————————  
一、Pika Labs 三年融资轨迹  
2023-04 创立 → 半年内三轮 ≈5500 万美元 → 2024-B 轮 8000 万美元 → 估值 5 亿美元  
产品:Text-to-Video 生成器,50 万用户、周产数百万条短视频。

————————————————  
二、Meta 的“视频短板”逻辑  
1. 对标竞品  
   • OpenAI Sora、Google Veo 已刷屏,Meta 自研 Movie Gen 声量低迷。  
2. 战略缺口  
   • “个人超级智能”愿景需要视频理解与生成能力,否则数百亿美元 VR 投入难以落地。  
3. 并购加速器  
   • 已挖角 Scale AI CEO Alexandr Wang 任首席 AI 官,收编 PlayAI,Pika 成最后一块拼图。

————————————————  
三、郭文景的抉择天平  
• 卖:  
  ‑ 5 亿美元落袋,Meta 全球分发与算力加持,技术可指数级放大。  
• 不卖:  
  ‑ 正值用户高速增长、技术迭代窗口,下一轮融资或冲 15 亿美元;但需独立面对 GPU 资源、监管、竞争压力。  
• 本人态度:  
  “做公司就要足够开放,什么能让我们更快到下一个 milestone,就做什么”,为并购留下活口。

————————————————  
四、市场影响速读  
• Meta 股价:消息放出当日收涨 2.1%,市场押注视频 AI 补齐。  
• 信雅达(Pika 创始人父亲郭华强实控)  
    
  2025-08-14 公告再次澄清:与 Pika 无业务往来,但“女儿概念股”情绪仍带动涨停。  

————————————————  
五、一句话前瞻  
若 Meta 在 2025 Q4 前完成收购,Pika 将直接嵌入 Instagram Reels、Quest VR,成为扎克伯格“个人超级智能”的第一视觉引擎;若谈判破裂,郭文景则需用下一轮融资证明——5 亿美元只是起点,而非天花板。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0949
金币
329327
道行
20030
原创
758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81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0:57
事件概述
扎克伯格因AI领域的竞争压力而感到焦虑,这促使他将目光投向了AI视频独角兽PikaLabs及其背后的“华人天才少女”郭文景1。

扎克伯格的AI焦虑
背景:随着OpenAI的Sora、谷歌的Veo等视频生成技术的迅速发展,扎克伯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他亲自拍板成立了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SuperintelligenceLabs),旨在开发一个“无所不能”的个人超级智能(PersonalSuperintelligence)1。
行动:扎克伯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Meta在AI领域的竞争力,包括聘请ScaleAI的CEO Alexandr Wang担任首席AI官,拉拢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 和 Safe Superintelligence创始人Daniel Gross作为智囊,并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来顶尖的研究员1。
郭文景与PikaLabs
创始人背景:郭文景是一位拥有非凡成就的年轻女性,她在青少年时期就在信息学奥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最终进入了哈佛大学深造。她不仅是一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天才,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才,参与过多种课外活动1。
PikaLabs的成就:郭文景与斯坦福博士同学陈霖孟共同创立了PikaLabs,目标是开发一款易于使用的AI视频生成器。PikaLabs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吸引了大量投资1。
主流观点
扎克伯格的动机:扎克伯格对PikaLabs的兴趣不仅仅是因为其技术实力,还因为PikaLabs的股东名单中包括了Nat Friedman、Daniel Gross等与Meta关系密切的人物。这意味着PikaLabs对于Meta来说不仅是一个技术补充,也是一个战略上的契合点1。
PikaLabs的价值:PikaLabs的技术和市场表现使其成为Meta扩张计划中的理想目标。PikaLabs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多轮融资,估值迅速上升,显示出其在AI视频生成领域的巨大潜力1

舆论走向
市场反应:PikaLabs的成功不仅吸引了硅谷投资者的关注,还带动了A股上市公司信雅达的股价上涨,甚至催生了一个新的市场概念——“女儿概念股”。尽管信雅达澄清了与PikaLabs之间没有直接的业务联系,但这并未阻止市场的热情1。
未来展望:扎克伯格与郭文景之间的互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无论是PikaLabs是否会成为Meta的一部分,还是郭文景是否会继续独立发展,都将对AI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