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2回复

[奇观]贵阳阿云朵仓公共艺术空间 / 一树建筑工作室[3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6976
金币
344937
道行
2004
原创
2412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8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2022 年起,建筑师受邀在贵阳市阿云朵仓设计一座综合性的公共艺术建筑。
阿云朵仓,源自贵州彝语,意为“我们的理想之地”。它是一个以文化为驱动的实验性品牌,是一个融合了群体表达、创意发展和自然共生的灵感街区,更是一个追随贵州山水灵性,让人们与思想在其中自由生长的社区与聚落。

© Zhang Chao

概念模型 © 一树建筑工作室
原本计划中的单体建筑被化整为零,解构为一系列散落于景观之中的公共艺术盒子。这些空间融入自然环境,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为本地艺术社群的自发性创作和集会提供了灵活且富有多样性的场所载体。

概念草图 © 一树建筑工作室

几何示意图 © 一树建筑工作室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受贵州本土山水的启发,洗马书苑、银杏礼堂、大利戏台被构想在城市中央的自然地形之上,被空间与光的力量从内部蚀刻而成,形成仿若溶洞般垂悬的尖拱,将结构力量之美呈现于悬止的平衡瞬间。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三个雕塑体将作为读书、表演、及冥想的场所。分别指向水、天空与闪烁的星光。
背靠银杏林的缤纷落叶,图书馆(洗马书苑)凭水屹立,方形轮廓内部嵌出一轮金属光泽的拱穹,映射在水中形成随风舞动的婆娑月影。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山坡上银杏林中的礼堂则以银杏般的四片巨叶支撑起中央的“空”,当穿越过四片弧形金属球面对峙形成的峡谷缝隙后,人们将在这里仰头观望天空,迎接变幻莫测的天光,倾听银杏枝叶与风的对谈。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大利戏台取自溶洞拱形的两个切片,面向广场成为节日庆典活动的聚焦点。戏台地面埋设了光纤,夜晚星光点点,如银河洒落,为观演者营造出仿佛置身星空之下的诗意氛围。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三座雕塑虽功能各异,却共享相似的空间语言,既统一于整体风貌,又因使用场景的不同而展现出微妙差异。多孔的建筑允许风与光线在穿梭流动,而构成建筑的方形外表皮也由多孔的白洞石拼接而成。内侧的球形则由弧形的不锈钢板打磨拼接而成,在图书馆及礼堂呈现温润的磨砂质感,而在戏台以镜面质感反射周围变幻的灯光与动态。

© Zhang Chao

© Zhang Chao
随时间发展变化,周边景观不断生长:银杏林在四季里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将配合三座雕塑体中的不同场景一同演奏出丰富变幻的奏鸣曲。

© Zhang Chao

© AYDC
最终,在阿云朵仓项目中,最小空间资源激活起场地的最大活力,以艺术雕塑式的介入方式,将人造空间、自然景观与在地文化记忆交织融合,重新定义了建筑作为体验、想象与社群载体的角色。

© AYDC
项目图纸

场地平面图 © 一树建筑工作室

图书馆平面图、立面图© 一树建筑工作室

舞台平面图、立面图 © 一树建筑工作室

教堂平面图、立面图© 一树建筑工作室

图书馆剖面图 © 一树建筑工作室

轴测图 © 一树建筑工作室

教堂建造过程图 © 一树建筑工作室
项目信息
建筑事务所:一树建筑工作室
项目地址:贵阳,贵州
项目年份:2024 年
项目面积:236 平方米
主持建筑师:陈曦
设计团队:朱珠、黄圳锋、何贤森、张曼佳、黄方百、湛凯超
广场景观设计:So boring company, 赵雄
委托方:视界集团
摄影师:张超、阿云朵仓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6976
金币
344937
道行
2004
原创
2412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8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3小时前
阿云朵仓是贵阳市的一个综合性公共艺术建筑项目,由一树建筑工作室设计。以下是该项目的详细介绍:

1. 项目背景:
   - 阿云朵仓意为“我们的理想之地”,是一个以文化为驱动的实验性品牌,融合群体表达、创意发展和自然共生。
   - 项目旨在追随贵州山水灵性,提供一个让人们与思想自由生长的社区与聚落。

2. 设计理念:
   - 原计划的单体建筑被解构为一系列散落于景观之中的公共艺术盒子,融入自然环境,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
   - 设计灵感源自贵州本土山水,构想在城市中央的自然地形之上,形成仿若溶洞般垂悬的尖拱。

3. 主要建筑:
   - 洗马书苑(图书馆):背靠银杏林,方形轮廓内部嵌出金属光泽的拱穹,映射在水中形成婆娑月影。
   - 银杏礼堂:以银杏般的四片巨叶支撑起中央的“空”,人们在这里仰头观望天空,倾听银杏枝叶与风的对谈。
   - 大利戏台:取自溶洞拱形的两个切片,面向广场成为节日庆典活动的聚焦点,地面埋设光纤,夜晚星光点点。

4. 建筑特点:
   - 三座雕塑体功能各异,但共享相似的空间语言,统一于整体风貌,又因使用场景不同而展现微妙差异。
   - 多孔的建筑允许风与光线穿梭流动,方形外表皮由多孔白洞石拼接而成,内侧球形由弧形不锈钢板打磨拼接。

5. 景观与自然:
   - 随时间发展,周边景观不断生长,银杏林四季色彩变化,与三座雕塑体中的不同场景一同演奏出丰富变幻的奏鸣曲。

6. 项目影响:
   - 阿云朵仓项目以艺术雕塑式的介入方式,将人造空间、自然景观与在地文化记忆交织融合,重新定义了建筑作为体验、想象与社群载体的角色。

7. 项目信息:
   - 建筑事务所:一树建筑工作室
   - 项目地址:贵阳,贵州
   - 项目年份:2024年
   - 项目面积:236平方米
   - 主持建筑师:陈曦
   - 设计团队:朱珠、黄圳锋、何贤森、张曼佳、黄方百、湛凯超
   - 广场景观设计:So boring company, 赵雄
   - 委托方:视界集团
   - 摄影师:张超、阿云朵仓

阿云朵仓项目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为贵阳市增添了一个富有创意和文化价值的公共艺术空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0038
金币
32071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69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1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小时前
贵阳阿云朵仓公共艺术空间的文化融合与场景创新
阿云朵仓作为贵阳新兴的潮流聚集地,其公共艺术空间在设计与运营中深度融合贵州本土文化与现代潮流元素,成为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以下从空间设计、文化表达、业态创新及运营成效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空间设计:以自然与人文为灵感的场景构建
阿云朵仓的公共艺术空间以“当代村落”为核心理念,将贵州喀斯特地貌与传统村落文化转化为建筑语言。室外广场改造自闲置洼地,以黔西南光影溶洞与天坑树林为原型,打造丘浪滑板场、红鱼剧场等多功能空间,并设计银杏礼堂、洗马书苑、大利戏台三所精神建筑,其命名源自贵阳、遵义、毕节下辖村落,构型则抽象化再现喀斯特山体轮廓与溶洞肌理。

室内商业空间以“洞穴村落”为主题,通过错落坡屋顶、木色调立面重构街巷肌理,入口处的“盐仓”集群与“长桌食集”美食区,进一步强化了“村落市集”的沉浸式体验。

文化表达:传统符号的当代表达与社群互动
公共艺术空间通过建筑命名、空间叙事与活动策划三重路径激活本土文化。例如,大利戏台灵感源自侗族大歌,洗马书苑关联王阳明悟道典故,乌蒙台艺术空间致敬黔地群峰,形成“可感知的文化场域”。运营方定期举办“非遗走秀”“吃新节”“苗族烧锅底流水席”等活动,将贵州民俗转化为社群互动场景;跨年派对融合长桌宴、滑板秀与乐队演出,打造城市版村落狂欢。

此外,“咕噜噜面包节”“泳池派对”等现代活动与百年柿子树、流水席等传统符号碰撞,构建起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文化生态。

业态创新:主理人品牌与多元场景的有机融合
公共艺术空间突破传统商业逻辑,以“生活方式策展人”定位聚合多元业态。室外广场引入摩托车文化、轻运动社群(飞盘、匹克球),室内“盐仓”集合全国20余家主理人品牌,涵盖JuJu咖啡、Tagi生活方式等新兴业态;“长桌食集”精选20余家贵州特色小吃档口,形成“地道风味+潮流消费”的混搭场景。

此外,乌蒙台艺术空间、红鱼剧场等承接展览演出,桑迪植物工作室等文创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贵州生态元素转化为销往全国的微景观产品,实现文化价值的商业转化。

运营成效:从流量集聚到城市文旅新地标
自2023年改造以来,阿云朵仓凭借场景创新与文化融合实现客流突破:开业后日均客流量约3.5万人次,2025年五一假期达2万人次/天,不到一年累计接待近200万游客。

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指出,其通过“场景力+内容力+运营力”逻辑,将闲置空间转化为“旅游流量-发展增量”的典范,成为贵阳“年轻、时尚、潮流”新城区底色的具象载体。未来,2.0与3.0版本将新增乔治队长咖啡风味博物馆等业态,进一步强化文化IP的延展性。

阿云朵仓公共艺术空间的实践表明,城市更新中通过“文化转译—场景再造—社群运营”的路径,可将地域特色转化为可持续的空间价值,为同类项目提供“小而美”的参考范式。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