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阅读
  • 1回复

[保健养生]荔枝这味药材多半被你糟践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h001

UID: 625147

 
发帖
92
金币
169
道行
10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3(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2-14
最后登录: 2025-08-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27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05) —

来源:北京青年报

香甜多汁的荔枝是炎炎夏日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不过,荔枝的“身份”可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它不仅美味可口,还浑身是宝,有着独特的中药价值。今天,医生就为大家揭开荔枝作为中药材的保健奥秘。

荔枝大有药用

荔枝在中医典籍中被誉为“果中美玉”,其味甘、微酸,性温,归脾、肝经。《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微热”。温热的特性使得荔枝具有多种独特的养生功效。

果肉——温养中焦的补益之力荔枝的果肉可以补脾,改善脾胃虚寒所致的泄泻、食欲不振(如荔枝大枣汤),小孩子因脾胃虚寒不爱吃饭时,少量食用荔枝可以增进食欲;此外,荔枝果肉具有养肝血的功效,可以缓解血虚心悸、头晕目眩(荔枝酒可治女子血虚崩漏)。生活中,女性在经期后若因失血出现气血亏虚,可适当吃些荔枝来补充气血,改善身体状态;安神益智,荔枝肉含天然多糖,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改善失眠健忘。

荔枝壳——天然的“灭火器”与果肉的温性相反,荔枝壳其性凉味苦,含黄酮类(槲皮素、芦丁)、皂苷等抗炎物质。传统用法是煮水解热,可以取5至6个壳加500毫升水煮十分钟,饭后温饮,可缓解果肉引起的口干咽痛。

同时,荔枝壳外洗还可疗疮,煎水湿敷可缓解湿疹、痘疮。此即“原汤化原食”理论的体现——荔枝壳通过“以寒制热”中和果肉温性。

荔枝核——行气散结的良药荔枝核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肾经。其具有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睾丸肿痛、气滞血瘀型痛经等病症。在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比如治疗寒疝腹痛时,常将荔枝核与小茴香、橘核等药材一起使用。

吃荔枝避开“三把火”

荔枝虽好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吃。快来看看你是不是荔枝的“有缘人”:

宜食人群脾胃虚寒如食冷腹泻者,气血虚弱如面色苍白、手足冰凉者,产后虚羸者。

慎食人群阴虚火旺如舌红少苔、五心烦热者,湿热内蕴如口苦苔黄腻者,皮肤病未愈者。

此外,民间素有“一颗荔枝三把火”的说法,这是因体质偏差或过量食用导致,荔枝温热之性助内热,引发口舌生疮。以下送上灭火三法:

盐水浸泡去壳果肉淡盐水浸泡30分钟,或食后饮淡盐水;

配伍寒凉搭配绿豆汤、冬瓜汤,平衡寒热;

荔枝壳煮水最契合中医理论的解热法。

祖传秘方拿走不谢

岭南千年的中医智慧,强调食荔之道,贵在明体质、知配伍、懂节度。只要通过合理搭配和适量摄入,就既能享受荔枝的美味,又能避免其温热之性带来的不适。

荔枝的养生密码早已被老祖宗破解,下面就介绍几个关于荔枝的经典食疗药方。

荔枝炖鸡荔枝肉20颗、半只鸡同炖煮。此方可温补脾阳。

荔枝麦冬银耳汤荔枝肉8颗、麦冬10g、百合10g、银耳适量,一起煮汤。此方可养阴润燥。

荔枝酒鲜荔枝肉500克加米酒1000毫升,浸泡七日。此方可护心降尿酸。

文/吴丽丽(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1条评分金币+15
xian209 金币 +15 - 昨天 19:5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736
金币
328100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4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49
荔枝的药用价值与食疗方法

荔枝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还具有独特的中药价值。中医典籍中,荔枝被誉为“果中美玉”,其味甘、微酸,性温,归脾、肝经。《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微热”。这些特性使得荔枝具有多种养生功效。

1. 荔枝果肉的补益作用
- 补脾:荔枝果肉可以补脾,改善脾胃虚寒所致的泄泻、食欲不振。例如,荔枝大枣汤可以用于改善食欲不振。
- 养肝血:荔枝果肉具有养肝血的功效,可以缓解血虚心悸、头晕目眩。女性在经期后若因失血出现气血亏虚,可适当吃些荔枝来补充气血。
- 安神益智:荔枝肉含天然多糖,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可以改善失眠健忘。

2. 荔枝壳的解热作用
- 性凉味苦:与果肉的温性相反,荔枝壳其性凉味苦,含黄酮类(槲皮素、芦丁)、皂苷等抗炎物质。
- 煮水解热:传统用法是煮水解热,可以取5至6个壳加500毫升水煮十分钟,饭后温饮,可缓解果肉引起的口干咽痛。
- 外用疗疮:荔枝壳外洗还可疗疮,煎水湿敷可缓解湿疹、痘疮。

3. 荔枝核的行气散结作用
- 性温归肝肾经:荔枝核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
- 治疗寒疝腹痛:常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睾丸肿痛、气滞血瘀型痛经等病症。在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

4. 食用荔枝的注意事项
- 宜食人群:脾胃虚寒如食冷腹泻者,气血虚弱如面色苍白、手足冰凉者,产后虚羸者。
- 慎食人群:阴虚火旺如舌红少苔、五心烦热者,湿热内蕴如口苦苔黄腻者,皮肤病未愈者。
- 避免“三把火”:民间素有“一颗荔枝三把火”的说法,这是因体质偏差或过量食用导致。荔枝温热之性助内热,引发口舌生疮。以下送上灭火三法:
  - 盐水浸泡:去壳果肉淡盐水浸泡30分钟,或食后饮淡盐水。
  - 配伍寒凉:搭配绿豆汤、冬瓜汤,平衡寒热。
  - 荔枝壳煮水:最契合中医理论的解热法。

5. 经典食疗药方
- 荔枝炖鸡:荔枝肉20颗、半只鸡同炖煮。此方可温补脾阳。
- 荔枝麦冬银耳汤:荔枝肉8颗、麦冬10g、百合10g、银耳适量,一起煮汤。此方可养阴润燥。
- 荔枝酒:鲜荔枝肉500克加米酒1000毫升,浸泡七日。此方可护心降尿酸。

通过合理搭配和适量摄入,既能享受荔枝的美味,又能避免其温热之性带来的不适。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荔枝的药用价值。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