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AI企业的“试验区密码”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684
金币
30765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51
7月下旬,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举行。逾800家企业展出3000余项前沿展品,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8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重磅新品。其中,来自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及其区内相关企业的展位格外引人注目。
作为上海市人工智能四大融合创新载体之一,位于闵行区的试验区重点布局具身智能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与张江的机器人、临港的芯片、徐汇的大模型形成错位互补发展。
目前,试验区集聚了超两百家AI产业链上企业,包括节卡、非夕、鲸鱼等细分赛道头部企业,飒智、海神、智世、味捷、方酋、微亿智造、上元立交等集成商,桥田、钛虎、马赫智造、涟屹轴承、朴赛、奎芯等核心零部件及配套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智能机器人本体制造产值占全国细分市场超10%份额。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AI企业选择落户试验区?《新民周刊》走访了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四家AI企业,希望解开这个“试验区密码”。
鲸鱼机器人:
试验区成立之前就在马桥扎根

由鲸鱼机器人赞助的ENJOY AI 2021赛季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中国华东赛在上海闵行举办。
在2025 WAIC现场,一款名叫Pubbo(puppy小狗+robot机器人的合成词)的移动AI机器人在世博展览馆吸引来往的业内人士和观众驻足观看,这是由上海鲸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鲸鱼机器人”)带来的全球首发首展的最新AI产品。
《新民周刊》发现,鲸鱼机器人在2018年创立之时就在马桥,随着2020年试验区的诞生,鲸鱼机器人更是乘着AI的东风,从一家高科技创业企业成长为教育机器人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鲸鱼机器人副总裁王莹告诉《新民周刊》,鲸鱼机器人2018年成立时,注册地就在马桥,是闵行马桥的本土企业。“之所以选择闵行,是因为闵行区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实力雄厚,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 。同时,闵行区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人员往来都十分便捷,这对于我们产品的物流配送和与外界的沟通交流都非常重要。而且,闵行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相对完善,这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落户闵行区。”
而在闵行选择试验区,鲸鱼机器人副总裁兰之君给出了理由:“之前,我们去过不少地方实地考察,也遇到一些环境不错的区域,但总是觉得差一口气。偶然一次路过试验区,发现这里的地理位置很优越,交通四通八达,从市区走嘉闵高架开车40分钟就到了。这里毗邻大虹桥区域,距离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也不远,为企业的产品快速物流和市场拓展提供了便利,节省了不少时间成本。最关键的是,他们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智能制造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企业落户和经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比如,落户需要办理各项手续,还没等我们弄清楚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工作人员就已经主动上门,把‘办事窗口’开到了企业,一对一地和财务部、人事部等部门对接,很快就办好了所有的经营手续。”

今年5 月,位于试验区的鲸鱼机器人产业基地正式启用。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鲸鱼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产业基地成为闵行区重大项目。在鲸鱼机器人的管理团队看来,区域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储备丰富,许多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手都云集在试验区,如果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遇到困难或瓶颈时,可以最快时间找到相关业内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迅速找到问题的堵点,化解难题,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5月,位于试验区的鲸鱼机器人产业基地正式启用。这座占地约40亩(含15亩青少年活动绿地)、总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园区,以“教育机器人+AI”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构建起集教育机器人科研、智能制造、赛事竞技、科普研学于一体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综合体”。鲸鱼机器人已经实现包括芯片、机器人操作系统、AI等技术的100%国产化,具备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等全产业链技术与能力,并为全球青少年提供教育机器人产品,年产值有望超20亿元。
惠夕智能:
搬到试验区,政策buff叠满
在今年2月宣布的2024年闵行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中,位于试验区的金地威新·金闼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以下简称“金闼AI创新产业基地”)的上海惠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夕智能”)榜上有名。而在今年3月披露的上海市2024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补充备案的名单中,惠夕智能也在其中。


惠夕智能主攻工业制造机器人。
惠夕智能是由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夕科技”)和惠州市行业资深团队于2022年合资的高科技企业,主攻工业制造。非夕科技副总裁胡晓平告诉《新民周刊》,惠夕智能自2024年WAIC上签约落地试验区之后,不仅得到了试验区的租金优惠政策,对接企业的政府部门也发挥了“金牌店小二”的作用,帮助企业拿到一些认证而享受税费减免政策。
非夕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独角兽”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集工业级力控、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的自适应机器人产品。自成立以来便注重将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公司成立之初,特意选址在了邻近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与上海交大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很多技术成果最终从这里走出,也为非夕科技带来了不少人才资源。
随着公司的发展,与一些合作方成立了不同领域的子公司,惠夕智能就是其中之一,但紫竹的办公楼并不能满足智能制造的厂房需求,非夕科技把目光投向了几公里之外的试验区。在试验区的金闼AI创新产业基地,50余家入驻企业中,近30%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形成了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为引领的浓厚产业氛围。惠夕智能2024年搬过去后,如鱼得水。
今年6月23日,非夕科技宣布已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这也意味着在试验区的惠夕智能,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钛虎机器人:

大零号湾孵化,试验区承接智造

钛虎在2025德国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上与展商交流。
同样也是2024年搬到试验区的,还有钛虎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钛虎机器人”)。
钛虎机器人成立于2020年8月,是一家提供机器人高端硬件与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创立之初,选择毗邻上海交大的大零号湾。而试验区与“大零号湾”一体发展,按照“大零号湾孵化+试验区智造”模式,承接其科创成果溢出,推进产业化落地。钛虎机器人就是在大零号湾孵化以后,搬到了试验区。
钛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李永超告诉《新民周刊》:“试验区正着力打造与我们所处行业高度契合的产业生态,与这些企业比邻而居,能极大地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形成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的‘技术共享圈’,加速技术迭代升级,推动产品高效落地。在政策支持方面,试验区推出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直接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和市场拓展中;在设备更新、人才引进等关键环节给予了有力支持,有效缓解了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与此同时,试验区的土地租金、厂房租赁费用更为合理,人力成本也在可接受范围内。这使得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办公场地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在一番考察之后,钛虎机器人于2024年1月与试验区核心区的联东U谷·上海闵行人工智能科创园签约、春节后开始装修、5月份搬迁、6月份正式投入生产……“其实在两年前,我就开始物色合适的地方了。考虑到研发与生产的高效性,我们选择将所有功能集中到同一个区域。”李永超介绍,公司对载体的要求比较高,例如厂房地下不可设有停车场,以免汽车开过产生的震动影响测试的精准度。此外,厂房的单层空间还要足够大,方便装载大型设备的卡车能直接开进来。

试验区的高质量服务,让钛虎机器人在这里安心搞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钛虎机器人在搬迁的过程中苦于部分员工的住宿问题,由于人数众多,而附近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不足。为此,试验区主动提出,企业可集中申请公租房房源,并详细告知其申请所需材料与流程。“这里的园区还配套建设了人才公寓,为员工提供了舒适、低价的居住环境,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李永超感叹道。
如此高质量的软硬件服务,让钛虎机器人“如虎添翼”,彻底安心在试验区搞研发、测试和生产制造。
今年4月,钛虎机器人T170还在北京亦庄参加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当测试员对T170施加推搡等外部干扰时,它能迅速恢复平稳状态。未来,钛虎机器人将积极探索智能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场景,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
节卡机器人:
厂房定制,企业“拎包入住”
和惠夕智能、钛虎机器人不同的是,2025年初搬迁到试验区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机器人”),厂房都是定制的,而企业只需“拎包入住”即可。

2025年初,节卡机器人创新园区在试验区启用。
2014年,一群工程师与机器人学者联合创立了节卡机器人,当时团队仅有十几人,发展到如今,节卡已在全国拥有了超500名员工。从知名品牌的蓝牙耳机、多家汽车品牌零部件生产,到中国天眼“刷锅”,节卡机器人带来的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原公司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闵行园,租用了4栋楼,几乎占据了园区一半的空间。2024年,创立十年的节卡机器人终于发现,原来租用的4栋楼也不够用了。
于是,围绕“大零号湾孵化+试验区智造”模式,节卡将目光投向了试验区。经过考察,他们看中了5号线文井路地铁站旁一块颇具潜力的地块——原富士施乐的老厂房。然而,这栋有着40年历史的厂房,翻新工程量巨大,若由企业自行操办设计、施工,无疑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节卡的产品交付和研发进度。
关键转折点来了。作为厂房的业主方和属地管理者,闵行开发区展现了高效的执行力与服务意识。经多方协商沟通,一个创新的“定制厂房”方案迅速成型——由节卡根据自身需求提供厂房使用的设计方案,厂房的业主方闵行开发区负责根据节卡的需求执行厂房的装修升级任务。最终,这个涉及2万平方米的庞大翻新工程仅花费了4个月时间便高效完成,为节卡的顺利入驻和快速投入运营扫清了障碍,真正让节卡得以心无旁骛地“拎包入住”,专注于核心业务。

节卡机器人的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节卡机器人副总裁马光华向《新民周刊》透露,搬迁到新场地后,节卡机器人很快与邻近的成熟企业建立了联系,其中一家知名糖厂就提出了产线柔性改造需求。依托于区域内良好的产业生态,节卡机器人已着手与该糖厂共同开展柔性产线改造的方案设计。
此外,在区域层面,试验区公司服务管家还扮演着信息桥梁的角色,经常主动帮助企业对接宣传,还积极向园区内的咖啡店推荐节卡的双臂拉花机器人。
不难看出,具备完善产业生态和开放创新环境的试验区,提供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应用链、产业链“五链一体”的服务体系,正成为一张打造上海市南部科创中心及智能制造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名片。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684
金币
307651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9:51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吸引力解析:AI企业的“试验区密码”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作为上海市人工智能四大融合创新载体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定位与服务体系,已成为AI企业集聚的高地。截至目前,试验区已吸引超两百家AI产业链企业落户,智能机器人本体制造产值占全国细分市场超10%份额13。其核心吸引力可概括为“五链一体”的生态优势与精准化政策支持,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试验区密码”。

一、差异化产业定位与完善的产业链布局
试验区位于闵行区,重点布局具身智能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与张江的机器人、临港的芯片、徐汇的大模型形成错位互补发展13。这一定位吸引了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入驻,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

头部企业:如节卡、非夕、鲸鱼等细分赛道领军者;
集成商:包括飒智、海神、微亿智造等;
核心零部件企业:如桥田、钛虎、涟屹轴承等13。
二、“五链一体”服务体系与政策红利
试验区提供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应用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高效政务服务:政府部门以“金牌店小二”角色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如协助鲸鱼机器人快速办理落户手续,提供租金优惠与税费减免1;
产业生态支持:惠夕智能等企业落地后,通过政策支持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加速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1;
人才与科研资源:依托闵行区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试验区集聚了大量AI领域专业人才,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智力支持1。
三、典型企业案例:从初创到领军的成长路径
1. 鲸鱼机器人:本土培育的全球独角兽
发展历程:2018年创立于马桥,2020年试验区成立后加速成长,2025年全球首发AI机器人Pubbo,成为教育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
核心优势:依托试验区人才储备与产业生态,构建“教育机器人+AI”综合体,其产业基地占地40亩,融合科研、制造、科普等功能1。
2. 惠夕智能:政策赋能的工业机器人新锐
背景:非夕科技与惠州团队合资成立,主攻工业制造机器人;
政策支持:落地后享受租金优惠、税费减免,并通过政府协助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快速切入市场1。
四、试验区对AI产业发展的启示
试验区的成功实践为AI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错位竞争:聚焦细分领域(如具身智能),避免同质化竞争;
生态协同:通过“五链一体”整合资源,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精准服务:政府角色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以政策工具撬动市场活力。
未来,随着AI技术向制造业、教育、医疗等领域深度渗透,试验区或将进一步强化其在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与场景化应用的优势,成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引擎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722
金币
327906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4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8:02
以下是对“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及其代表性AI企业落户原因的系统性梳理与多维度解读,结合参考文本内容进行结构化呈现:

---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为何成为AI企业首选?

一、试验区整体定位与发展格局

1.1 地理与功能定位
- 上海市四大融合创新载体之一:与张江机器人、临港芯片、徐汇大模型形成错位互补的产业格局。
- 重点布局方向: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打造智能制造高地。

1.2 产业集聚效应
- 企业数量:集聚超200家AI产业链企业。
- 代表企业类型:
  - 头部企业:节卡、非夕、鲸鱼
  - 系统集成商:飒智、海神、智世、味捷、方酋、微亿智造等
  - 核心零部件企业:桥田、钛虎、涟屹轴承、奎芯等
- 产业贡献:智能机器人本体制造产值占全国细分市场超10%。

1.3 政策与营商环境
- 政策支持力度大:租金优惠、税收减免、人才公寓、公租房申请等。
- 服务高效:政府主动上门对接,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
- 区位优势明显:靠近虹桥枢纽,交通便利,物流与人员流动效率高。

---

二、企业落户试验区的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鲸鱼机器人

1.1 企业背景
- 成立于2018年,注册地为马桥,成长于本地。
- 专注教育机器人领域,已成长为全球领军企业、独角兽。

1.2 落户理由
- 人才与科研资源:闵行区高校密集(如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提供丰富人才与技术支持。
- 交通与物流便利:试验区毗邻虹桥枢纽,缩短产品运输与市场拓展时间。
- 政策与服务支持:政府提供高效、主动的政务服务,简化企业落户流程。
- 产业生态成熟:聚集大量AI与机器人企业,便于技术交流与问题协同解决。

1.3 发展成果
- 产业基地启用:占地40亩,建筑面积3.5万㎡,打造“教育机器人+AI”生态综合体。
- 全产业链能力:实现芯片、操作系统、AI等技术100%国产化。
- 产值预期:年产值有望超20亿元。

---

案例二:惠夕智能

2.1 企业背景
- 非夕科技与惠州团队合资企业,主攻工业制造机器人。
- 2024年WAIC签约落户试验区,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2 落户理由
- 政策红利叠加:租金优惠、税费减免、认证支持。
- 产业氛围浓厚:试验区入驻企业中近30%为高新技术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
- 区域协同效应:与试验区上下游企业形成良好合作生态。

2.3 发展成果
- 融资能力增强:非夕科技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
- 生产与研发协同:试验区提供智能制造所需空间与资源,助力企业加速落地。

---

案例三:钛虎机器人

3.1 企业背景
- 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机器人高端硬件与整体解决方案。
- 起步于“大零号湾”,后迁移至试验区,形成“孵化+智造”链条。

3.2 落户理由
- 产业生态契合:试验区聚焦机器人产业链,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
- 成本控制优势:土地租金、人力成本合理,设备更新与人才引进支持力度大。
- 人才保障机制:园区提供人才公寓、集中申请公租房,解决员工住宿问题。

3.3 发展成果
- 技术成果展示:T170人形机器人在北京亦庄赛事中表现优异。
- 应用场景拓展: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等多个场景。

---

案例四:节卡机器人

4.1 企业背景
- 2014年创立,员工超500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消费电子、天文设备等领域。
- 原总部位于上海交大科技园,因空间不足迁移至试验区。

4.2 落户理由
- 定制化厂房服务:闵行开发区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厂房,实现“拎包入住”。
- 快速响应机制:2万平方米厂房仅用4个月完成翻新。
- 产业协同效应:与区域内成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糖厂柔性产线改造项目。

4.3 发展成果
- 应用场景创新:推出双臂拉花机器人等新型产品。
- 区域服务支持:试验区公司服务管家主动对接宣传,推动产品落地。

---

三、试验区成功吸引AI企业的核心要素总结

| 核心要素 | 具体体现 |
|----------|-----------|
| 产业生态 | 聚集大量AI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创新环境 |
| 政策支持 | 租金优惠、税收减免、认证扶持、人才住房保障 |
| 区位优势 | 紧邻虹桥枢纽,交通便利,物流高效 |
| 人才资源 | 周边高校林立,科研资源丰富 |
| 政务服务 | 主动上门、高效对接、简化流程 |
| 定制化服务 | 提供定制厂房、人才公寓等个性化解决方案 |

---

四、未来展望: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 打造智能制造高地:试验区正成为上海市南部科创中心的重要引擎。
- 推动AI与实体经济融合:通过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方向,推动AI技术在制造业、家庭服务、医疗等场景的深度应用。
- 构建“五链一体”服务体系: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应用链、产业链协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

---

结语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凭借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产业生态、服务能力等多重吸引力,成为众多AI企业落户的首选地。从鲸鱼机器人、惠夕智能、钛虎机器人到节卡机器人,这些企业的成长路径与试验区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也为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未来,试验区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AI与机器人产业的标杆区域。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