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阅读
  • 2回复

[猎奇]演员左大玢结识毛主席,成为好朋友,毛主席:你为什么姓左不姓右 [1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719
金币
88190
道行
37009
原创
2345
奖券
4785
斑龄
134
道券
106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34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8-06
— 本帖被 527801728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05) —



1959年,毛主席在中南海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湘剧演出,其中有一位年仅16岁左右的年轻女演员,她的表演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观众的一片掌声和好评。这位小演员便是左大玢,她日后成为了1986年版《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一角的扮演者。那么,当年她年轻时和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初遇毛主席,心情激动不已

左大玢出生在1943年农历九月二十四,父亲左宗濂曾是湖南大学的高材生,曾在程潜身边担任过秘书,而母亲郑福秋是上世纪30年代湘剧界四大名旦之一。母亲郑福秋的代表作包括《白蛇传》和《百花赠剑》,她的表演风靡一时。但由于家庭原因,郑福秋早早离开了舞台,专心照顾家人。



1949年湖南解放后,左大玢和母亲迁至长沙,生活变得拮据,郑福秋无奈之下重返湘剧团,开始养家糊口。年仅10岁的左大玢渴望成为一名演员,她恳求母亲让自己也学戏,最终在母亲的同意下,她也开始接触演艺。左大玢天资聪颖,五官清秀,演技也逐渐显露出来。一次,表演团的一位阿姨问她:“你喜欢表演吗?想不想做演员?”左大玢当时回答:“我想当演员,但怕妈妈不同意。”的确,郑福秋清楚台上光鲜的背后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因此她强烈反对:“你去做医生、老师更好。”然而,左大玢坚定地表示:“我要当演员,就是要当!”面对女儿的坚持,郑福秋最终答应了她,只要能吃得了苦,就去吧。于是,年仅10岁的左大玢踏上了演艺之路。



毛主席亲切接见,紧张的心情



1956年,13岁的左大玢收到去北京演出的通知,原来这群小演员是要为毛主席表演。当时,左大玢和小伙伴们在舞台的幕后躲着偷偷观察,心中充满期待和紧张。她非常想看毛主席的样子,而由于紧张,演出时竟然忘词了,话剧中的一段台词重复了好几遍。毛主席注意到了这一幕,关切地问道:“这个小孩子是怎么了,忘词了吧?”身边的田汉笑着回答:“主席,应该是她太紧张了。”毛主席听后大笑,表示:“蛮有意思。”演出结束后,左大玢和其他演员争相坐在毛主席的座位上,开心无比。



这是左大玢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尽管没有直接交流,但她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是无可言喻的。谁曾想到,几年后,她再次遇到毛主席,这次两人之间竟然产生了更加深刻的交情。



再度相见,毛主席的关怀



1958年冬天,毛主席回到湖南考察,他观看了左大玢等青年演员的演出后,十分满意。当左大玢与毛主席会面时,毛主席问她的名字,年轻的左大玢当时因过于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指着旁边的老师彭俐侬说:“彭老师是我师父。”毛主席笑着说:“好啊,名师出高徒。”



不过,真正令左大玢记住毛主席的时刻发生在1959年。那一年,湖南湘剧团改编演出《生死牌》,左大玢作为替补演员,尽管处于“板凳队员”位置,她仍然凭借自己出色的表演得到认可。毛主席观看了这场演出,并对演员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接见时,毛主席特别询问她是否是扮演王玉环的那位演员,左大玢笑着回应:“是的,正是我。”之后,毛主席指示让她去与他跳舞,尽管左大玢从未跳过舞,但还是在毛主席的摄影师侯波指导下学了起来。



忘年交的情谊



跳舞时,毛主席见左大玢紧张,便笑着安慰她:“娃娃不要紧张,跳舞要慢一点。”左大玢也很快放松下来,两人的互动越来越亲切。毛主席随即开玩笑道:“你姓左,为啥不姓右呢?”左大玢回答说:“因为我爸爸姓左。”毛主席又笑着说:“那你怎么又叫左大分呢?”左大玢笑着纠正道:“主席,您读错了,应该是‘大玢’。”毛主席摆摆手,说:“这字啊,挺有意思,回去问问你爸爸。”这一小段幽默的对话,深深打动了左大玢。



之后,毛主席多次邀请左大玢陪伴他,帮助他缓解压力,分享一些欢乐。而左大玢也在演艺事业上如日中天,1976年,左大玢因主演《江姐》而获得一致好评,并在电影《山花颂》里再次和自己导师彭俐侬同台演出。她的演技不但在年轻演员中崭露头角,更在不断挑战自己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与毛主席的最后一面与难以忘怀的记忆



1976年,毛主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左大玢因为工作原因和毛主席的见面变得越来越少。但每当有机会,左大玢都会和毛主席交流一些生活琐事,毛主席对她的关心和鼓励从未改变。最终,毛主席在9月9日离世,消息传来,举国悲痛,左大玢也深受触动,回忆起与毛主席的点滴关怀,她感到格外珍惜。

结缘《西游记》,观音菩萨的形象深入人心



左大玢虽然名字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她在1986年版《西游记》中饰演的观音菩萨,却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当时,导演杨洁在观看左大玢的表演后,立即决定邀请她来出演这角色。经过一番试镜,左大玢成功获得了观音菩萨的扮演机会,她精湛的演技和灵气十足的表现,完美符合了观音菩萨的形象。无论是通过与六小龄童的交流,还是通过对观音菩萨的深入了解,左大玢都全身心投入到这一角色的塑造中。



左大玢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热烈赞扬,她把观音菩萨的形象演绎得温柔而庄重,成为了几代人心中观音的象征。随着《西游记》的反复播出,左大玢的观音形象深入千家万户,也让人们永远铭记起毛主席与这位年轻演员之间深厚的情谊。



1条评分金币+16
huozm32831 金币 +16 - 前天 16: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964
金币
329065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4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04
毛主席与左大玢的故事

初遇毛主席,心情激动不已

左大玢出生在1943年,她的父亲左宗濂曾是湖南大学的高材生,母亲郑福秋是上世纪30年代湘剧界四大名旦之一。1949年湖南解放后,左大玢和母亲迁至长沙,生活变得拮据,郑福秋无奈之下重返湘剧团,开始养家糊口。年仅10岁的左大玢渴望成为一名演员,她恳求母亲让自己也学戏,最终在母亲的同意下,她也开始接触演艺。左大玢天资聪颖,五官清秀,演技也逐渐显露出来。

毛主席亲切接见,紧张的心情

1956年,13岁的左大玢收到去北京演出的通知,原来这群小演员是要为毛主席表演。当时,左大玢和小伙伴们在舞台的幕后躲着偷偷观察,心中充满期待和紧张。她非常想看毛主席的样子,而由于紧张,演出时竟然忘词了,话剧中的一段台词重复了好几遍。毛主席注意到了这一幕,关切地问道:“这个小孩子是怎么了,忘词了吧?”身边的田汉笑着回答:“主席,应该是她太紧张了。”毛主席听后大笑,表示:“蛮有意思。”演出结束后,左大玢和其他演员争相坐在毛主席的座位上,开心无比。

再度相见,毛主席的关怀

1958年冬天,毛主席回到湖南考察,他观看了左大玢等青年演员的演出后,十分满意。当左大玢与毛主席会面时,毛主席问她的名字,年轻的左大玢当时因过于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指着旁边的老师彭俐侬说:“彭老师是我师父。”毛主席笑着说:“好啊,名师出高徒。”不过,真正令左大玢记住毛主席的时刻发生在1959年。那一年,湖南湘剧团改编演出《生死牌》,左大玢作为替补演员,尽管处于“板凳队员”位置,她仍然凭借自己出色的表演得到认可。毛主席观看了这场演出,并对演员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忘年交的情谊

跳舞时,毛主席见左大玢紧张,便笑着安慰她:“娃娃不要紧张,跳舞要慢一点。”左大玢也很快放松下来,两人的互动越来越亲切。毛主席随即开玩笑道:“你姓左,为啥不姓右呢?”左大玢回答说:“因为我爸爸姓左。”毛主席又笑着说:“那你怎么又叫左大分呢?”左大玢笑着纠正道:“主席,您读错了,应该是‘大玢’。”毛主席摆摆手,说:“这字啊,挺有意思,回去问问你爸爸。”这一小段幽默的对话,深深打动了左大玢。之后,毛主席多次邀请左大玢陪伴他,帮助他缓解压力,分享一些欢乐。

与毛主席的最后一面与难以忘怀的记忆

1976年,毛主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左大玢因为工作原因和毛主席的见面变得越来越少。但每当有机会,左大玢都会和毛主席交流一些生活琐事,毛主席对她的关心和鼓励从未改变。最终,毛主席在9月9日离世,消息传来,举国悲痛,左大玢也深受触动,回忆起与毛主席的点滴关怀,她感到格外珍惜。

结缘《西游记》,观音菩萨的形象深入人心

左大玢在1986年版《西游记》中饰演的观音菩萨,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她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热烈赞扬,她把观音菩萨的形象演绎得温柔而庄重,成为了几代人心中观音的象征。随着《西游记》的反复播出,左大玢的观音形象深入千家万户,也让人们永远铭记起毛主席与这位年轻演员之间深厚的情谊。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16: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796
金币
308704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9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07:36
演员左大玢(《西游记》观音菩萨扮演者)与毛主席的忘年交情谊及经典对话可归纳如下:

一、相识背景
初次见面(1956年)
左大玢13岁时随湖南湘剧团赴北京怀仁堂演出,首次见到毛主席。因紧张忘词被毛主席察觉,但未直接交流。
正式结识(1959年)
16岁的左大玢在长沙主演《生死牌》后参加舞会,被引荐给毛主席。毛主席主动化解她的紧张:"娃娃,跳舞可不能老站着,得动起来"。
二、"姓左不姓右"的经典对话
场景:1959年舞会期间,两人熟悉后毛主席幽默提问:"你为什么姓左,不姓右啊?"
左大玢的回答:"因为我爸爸姓左,所以我也姓左。"
后续趣事:
毛主席误念其名"左大玢(bīn)"为"左大分(fēn)",左大玢笑着纠正。
毛主席用湖南话调侃:"你回去问问,这字是多音字,也可念'fēn'!"左大玢查证后感慨主席的幽默。
三、忘年交的深化
多次陪伴主席
毛主席每次到湖南,左大玢常被指派陪其聊天、跳舞。她视主席如亲人,态度自然坦率。
"同饮一杯茶"的温情
左大玢见毛主席杯中茶叶竖立,好奇询问。主席笑答:"这是毛尖,竖着说明是好茶。"她直言:"我口渴了,也要喝!"主席欣然分享茶杯,称"我们算同喝一杯茶了"。
特殊时期的保护
1973年,左大玢因电影《园丁之歌》被批判为"毒草"。毛主席在长沙观影后带头鼓掌,并驳斥:"毒草?我看是香花!"直接终止了对她的批判。
四、左大玢的艺术成就
毛主席的赏识间接助力其事业:
湘剧名角:主演《江姐》《追鱼记》等,演技广受认可。
饰演观音菩萨:1976年,导演杨洁在湘剧《追鱼记》中看到左大玢饰演的观音,印象深刻,1982年特邀其出演86版《西游记》观音一角。
关键补充
家庭背景:父亲左宗濂(国民党少将高参),母亲郑福秋(湘剧名旦)。
性格特质:自幼倔强坚持学戏,敬业深入矿区演出,曾获矿工舍身保护。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16: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