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阅读
  • 2回复

[居家生活]晚上十点睡觉错了?医生建议:过了60岁睡觉要尽量做到这5点[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364
金币
5996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98
斑龄
198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7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5:46

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超过10点睡觉就是熬夜了,有很多超过六十岁的人八九点就已经进入睡眠当中,也有些会选择在十点睡觉。
现在居然有种说法表示,晚上十点睡觉错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一、睡觉并不是越早越好?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充裕,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面对着诸多有意思的活动,人们有时候很难抵挡住诱惑,这也就是为什么熬夜的人数越来越多。
研究表明,大部分00后和90后的睡眠时间都在12点之后。
而熬夜所带来的危害极强。
熬夜之后,人们在第二天醒来之后却依旧感觉自己像是没有休息一般,整个人昏昏沉沉,根本没有任何精力。
长期熬夜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脱发问题严重,肥胖和高血压等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因为知道熬夜有很多危害,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早睡早起,家住云南昆明的李大爷就是一个例子。

李大爷66岁,因为子女常年不在家,老伴也去世多年,独自一人生活的李大爷便没事出去遛遛弯,接着在下午五六点就吃了饭,看电视看到八点左右就会休息。
这样的习惯大概已经持续了五六年之久。
一开始,电视一关,整个房间里都安静了下来,这时候的李大爷还真有点睡不着。
这时候,李大爷想着要不然就去楼下再下几盘象棋,但转念又想到了健康,李大爷就闭上眼,告诉自己要赶紧睡觉。

后来,时间一长,李大爷关上电视之后,就能在八点多的时候睡着,但是在整个夜里,他会多次睡醒,喝水以后又会接着继续睡。
时间久了,他感觉自己在第二天醒来以后却并不精神,反而浑身无力,心情也不是很好。
更让他感到害怕的是,就在最近他每天早上醒来,胸口都闷得厉害,上网一查他发现,胸闷竟然是心梗的前兆。

对此,李大爷纳闷了,为什么我睡这么早却没有从中享受到好处?难道早睡早起,并不能保持身体健康吗?
其实不然,超过六十岁睡眠要“顺着身体来”,不是“照着十点睡”。
一般最佳睡眠时间是10-11点,这时候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最低。二、超过六十岁时,睡眠应注意什么?
从李大爷的例子可知,睡觉也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过了六十岁之后,人们应该做到五点。
第一,睡前注意清淡饮食。
很多人都晚餐喜欢各种“重口味”的食品,但这对我们的健康有诸多危害。
对于过了六十岁的人来说,他们就更应该避免在晚餐时饮用“重口味”食品。
因为这类食品会影响血糖,让人难以快速进入睡眠,而且或许油腻和口味重的饮食也会增加肠胃负担,从而导致胃部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最终对睡眠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睡前不要看电视或是玩手机。
其实有很多中老年人喜爱玩电子产品。
在晚上,有些老年人会在睡觉前看点节目,玩点小游戏消遣一下。
殊不知,晚上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会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看了很长时间,甚至看到高兴处还会想要继续往下看,这样会导致人们睡眠时间变晚。
不仅如此,来自电视或是手机的刺激会让大脑兴奋起来,反而不利于人们的休息。
可以听点轻音乐来帮助身体放松。

第三,注意锻炼的时间。
中老年人在白天时可以适当锻炼自己的身体,例如做家务,在公园散步等。
在运动的同时,身体能量也得到了消耗,这样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进入睡眠。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应该避免在晚上进行过量运动,以免大脑活动过于兴奋,这样反而对睡眠不利。
第四,找到自己合适的睡眠时间,并尽量固定作息时间。
每个人睡眠时间不同,找到自己合适的睡眠时间至关重要。
同时每天的睡眠时间相对固定,可以为人们建立起生物钟,这样可以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并且能够睡得更加安稳。
进入六十岁之后,可以逐渐养成在同一时间睡觉的习惯,以便于今后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第五,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进入六十岁之后,有些人的睡眠质量会下降,人们在入睡时很容易受到亮光和声音等一系列干扰。
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相对幽暗的睡眠环境,并且提供更加舒适的枕头和床垫。三、入睡困难妙招
不过,有很多老年人发现,进入六十岁之后,自己很难入睡,有时候睡眠之后也会在夜间频繁醒来,睡眠的时间也减少了许多。
那么,对于那些入睡困难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应该怎么做呢?
除了上述讲到的五点之外,入睡困难的老年人应该做到以下2点。

先排查入睡困难的原因。
入睡困难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焦虑症,糖尿病等疾病,为此人们需要关注自己的过往病史和睡眠史,定期体检,并根据自己的情况相应做出调整。
也要及时关注心理健康。
对于中老年人可能存在的抑郁焦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家人也应该多加注意,并和中老年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进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
在帮助他们心理问题所带来的负担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睡眠质量。

结语
实际上,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早睡早起并不一定有利于身体健康。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尽量在10点-11点之间开始睡觉,并提升睡眠质量,这样才是有利于健康的关键。
超过60岁之后,人们就更应该关注自己的睡眠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在提升睡眠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幸福感。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747
金币
328139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47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7:16
超过60岁的人如何正确安排睡眠时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模式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李大爷的例子说明,早睡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高质量的睡眠,反而可能因为夜间多次醒来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那么,超过60岁的人应该如何正确安排睡眠时间呢?

一、睡觉并不是越早越好

研究表明,大部分年轻人(如00后和90后)的睡眠时间都在12点之后,而长期熬夜确实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免疫力下降、脱发、肥胖和高血压等。因此,很多人选择早睡早起,但李大爷的例子表明,早睡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预期的健康效果。

二、超过六十岁时,睡眠应注意什么?

1. 睡前注意清淡饮食:晚餐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口味重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影响血糖,增加肠胃负担,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2. 睡前不要看电视或玩手机:电子产品的蓝光和内容会刺激大脑,使其处于兴奋状态,不利于入睡。可以尝试听轻音乐来帮助身体放松。

3. 注意锻炼的时间:白天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消耗能量,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入睡。但应避免在晚上进行过量运动,以免大脑过于兴奋。

4. 找到合适的睡眠时间并固定作息:每个人的最佳睡眠时间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并尽量固定作息,有助于建立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5.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安静、相对幽暗的环境有助于入睡。选择舒适的枕头和床垫也能提高睡眠质量。

三、入睡困难的妙招

1. 排查入睡困难的原因:入睡困难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焦虑症、糖尿病等疾病。定期体检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调整是必要的。

2. 关注心理健康:中老年人可能面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家人应多加关注,并鼓励他们参与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也能提高睡眠质量。

结语

实际上,早睡早起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在10点-11点之间开始睡觉,并提升睡眠质量。超过60岁的人更应该关注自己的睡眠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在提升睡眠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幸福感。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703
金币
307929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1:46
关于“晚上十点睡觉是否错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医生的建议提供了更为细致的指导。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帮助60岁以上的人群更好地安排睡眠:

1. 不要过早入睡
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过早入睡可能并不适合。有研究表明,过早上床可能导致入睡困难,睡着又容易醒,到了凌晨两三点就清醒了,这种情况长期下来会打乱激素的分泌节奏,影响晚间深睡眠的质量。因此,医生建议将上床时间推迟到九点半到十点,有助于提高睡眠效率,减少夜间醒来的次数。

2.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尽管过早入睡可能不适合老年人,但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仍然非常重要。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可以帮助调整身体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3. 避免长时间午睡
午睡时间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科学研究发现,午睡时间超过60分钟会扰乱身体的昼夜节律,导致晚上入睡困难。因此,建议午睡时间控制在20到30分钟以内,有助于提高白天的精力,改善记忆力、注意力和情绪。

4.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为了保证高质量的睡眠,老年人应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在睡前饮用咖啡或茶,这些饮品可能会刺激肠胃,影响睡眠。此外,保持卧室的温度适宜,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5. 适度活动
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然而,老年人在进行晨练时应注意不要过早出门,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或空气质量不佳时。建议在太阳升起后,7点之后再进行晨练,此时气温升高,空气质量也有所改善,更有利于健康。

虽然晚上十点睡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但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调整睡眠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长时间午睡,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并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以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

60岁以上人群的最佳睡眠时间及健康建议
60岁以上人群的睡眠需求和作息安排对健康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睡眠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多种疾病风险。以下从睡眠时间、作息规律、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一、60岁以上人群的睡眠时间需求
60岁以上人群的正常睡眠时间一般为7-9小时,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体力活动量等灵活调整。身体健康、活动量较少者每天7小时左右即可恢复体力;若身体状况较差或活动量较大,则建议延长至9小时,以确保机体充分休息,避免因睡眠不足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

二、推荐的睡眠作息时间
入睡时间:建议在晚上21点至22点入睡,此时间段有助于在凌晨2-4点进入深度睡眠高峰,该时段是人体分泌生长激素、修复细胞的关键时期,能有效提升睡眠质量。
起床时间:适宜在早上6点左右起床,避免过早(如5点前)或过晚(超过8点)。过早起床可能因器官功能未完全启动导致血压波动,过晚则易打乱生物钟,引发夜间入睡困难、肠胃功能紊乱等问题。具体可结合季节调整,如冬季可适当推迟起床时间。

三、睡眠健康的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午睡
相比于午睡不足30分钟或不午睡的人,午睡超过60分钟会使痴呆症风险增加约40%,建议将午睡时长控制在20-30分钟内。

起床遵循“三个半分钟”原则
醒来后先躺半分钟,活动四肢和头部;再侧身缓慢坐起,静坐半分钟;最后将双脚移至床沿,适应后缓慢站起,避免因体位骤变引发头晕、摔倒等意外。

培养良好睡眠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周末也不例外,以稳定生物钟。
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可通过阅读、听轻音乐、热水泡脚等方式放松身心。
营造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适度晨练且避免过早
晨练建议在7点后进行,此时气温回升、空气质量改善,可减少寒冷刺激和污染物吸入风险;锻炼前需先休息片刻,待身体适应后再运动。

四、特殊情况处理
若出现早醒、睡眠减少等现象,多为年龄增长导致的正常生理变化,无需过度焦虑。但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引发头痛、头晕等症状,需及时调整作息或咨询医生,避免因睡眠问题影响健康

老年人改善睡眠质量的综合策略
一、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
固定作息时间:老年人应保持每天相同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包括休息日,以调整生物钟。例如,可设定22:30-23:00入睡,早晨6:00-6:30起床,避免因作息紊乱导致入睡困难或早醒。
控制日间小睡:尽量避免白天长时间午睡或频繁打盹,若需午睡,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内,且下午3点后不再入睡,以免影响夜间睡眠驱动力。

二、优化睡眠环境与睡前习惯
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卧室需保持安静、暗淡、温度适宜(18-22℃),可使用遮光窗帘、耳塞减少外界干扰;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透气枕头,提升睡眠舒适度。
培养放松的睡前仪式:睡前1小时避免接触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可通过泡热水澡、听轻音乐、阅读纸质书或轻柔按摩头部(如梳头发刺激穴位)帮助身心放松。

三、调整饮食与运动习惯
科学饮食管理:晚餐避免过饱、过油腻或摄入辛辣食物,睡前2小时停止进食;可适量饮用温牛奶或小米粥(含色氨酸,助于安神),但需避免咖啡、茶、酒精及吸烟,以防神经兴奋影响入睡。
适度规律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但应避免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如快跑、广场舞),以免机体过度兴奋。

四、心理调节与健康管理
缓解情绪压力:老年人常因孤独、焦虑或慢性病困扰影响睡眠,家人应多陪伴沟通,帮助其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可通过冥想、深呼吸训练或寻求心理咨询疏导情绪。
谨慎使用助眠药物:若长期失眠,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药物,避免自行滥用或依赖安眠药;优先通过非药物方式(如光照疗法、行为干预)改善睡眠。

五、警惕不良习惯与潜在疾病
避免强迫入睡:若躺下30分钟仍未入睡,可起身到昏暗环境中做简单放松活动(如叠衣服),待有困意再返回床上,减少“怕失眠”的心理暗示。
及时排查健康问题:夜间频繁觉醒、打鼾或白天嗜睡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关节炎等疾病相关,建议定期体检,针对性治疗基础疾病以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上述多维度干预,老年人可逐步调整睡眠节律,提升睡眠质量,进而降低慢性病风险,改善整体健康状态。若睡眠问题持续超过2周,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指导。

睡前放松技巧推荐
为了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睡前进行适当的放松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睡前放松技巧:

1. 深呼吸与冥想
在睡前进行深呼吸和冥想练习,有助于放松紧张的神经,减轻压力。深呼吸可以减缓心跳,降低血压,使身体进入平静状态。冥想则可以帮助您聚焦当下,摆脱烦恼和杂念。您可以选择在床上静坐,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呼吸和冥想,每次持续10-20分钟。

2. 瑜伽与伸展运动
适当的瑜伽和伸展运动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舒缓身心。在睡前进行轻松的瑜伽动作,如猫牛式、树式等,可以缓解压力,使身体更加放松。请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睡眠。

3. 渐进性肌肉松弛
从脚开始,逐渐向上至头部,紧张然后放松身体的每一组肌肉。这种方法有助于释放身体的紧张感,促进全身的放松。

4. 自我催眠
选择一个舒适的体位,让身体尽量放松。接着,闭上双眼,放松呼吸,进入冥想状态。集中精力想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种声音。如果此时无法进入冥想状态,可以对自己的身体反复说四句敬语:“我爱你、对不起、原谅我、谢谢你”,以摒弃心中一切杂念,直至进入睡眠状态。

5. 放松阅读
睡前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选择轻松、愉快的书籍,让自己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有助于忘却烦恼和压力。同时,阅读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帮助您更快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6. 热水泡脚
睡前热水泡脚可以促使血管扩张,引导气血下行,使睡意朦胧,入寐时间缩短,睡得更熟、更香。

7. 调整生活习惯
避免晚上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等;增加白天的活动量,如散步、做家务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通过上述的放松技巧,可以有效地帮助您缓解一天的压力,为良好的睡眠打下基础。尝试将这些技巧融入您的睡前例行程序中,看看是否能够改善您的睡眠质量。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