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中国的AI生产力转化实践
麦当劳中国作为拥有超7000家门店的快餐巨头,在AI落地方面走出了一条相对清晰的路径:从实际业务出发,把AI融合进用户、门店、总部和之间的每个细节,切实提升效率和顾客体验2。其AI应用已深度融入业务,聚焦顾客、门店与企业三大核心业务场景落地12。
面向顾客场景
车载语音点餐智能体:今年5月麦当劳与蔚来合作推出2。
对话式P.AI:在3月派DAY期间上线2。
私域社群互动:麦麦种草官、麦麦服务官背后运用数字化和AI技术优化用户体验,以用户口碑推动良性增长循环2。
门店运营和管理场景
RGMBOSS系统:帮助店长自动排班、管理库存2。
客诉响应机制:借助企微,客诉可直达门店经理,15分钟即能得到响应2。
PMT开店管理系统:面对每年约1000新店的开店节奏,实现从选址到施工进度的全流程覆盖,将开店转化为标准化能力2。
供应链和上下游管理场景
B2B平台:坚持以与供应商的“三脚凳文化”为驱动,通过B2B平台不断强化与供应商的协同2。
智慧供应链建设:2021年启动,2024年推出一箱一码数字化追踪系统,为每箱货品赋予专属身份证,显著提升对物流和库存的精细化管理水平2。
麦当劳AI落地的底层支撑
业务场景是AI落地的表象,组织文化、一线实战才是支撑AI落地的里子2。
总部巨无霸魔方
走进麦当劳上海总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实时刷新的全国汉堡销量大屏——这正是麦当劳数据驱动思维的最佳缩影。从智能选址、精准预测销量,到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和AI已深度融入麦当劳运营的每个环节,稳稳守住这家巨无霸企业的效率与人情味的平衡。在这里,服务包容的氛围与科技潮流的活力巧妙融合2。
汉堡大学
麦当劳全球知名的领导力中枢,每年系统化培养超万人的实战型人才,将服务基因与数字思维深度结合,锻造能落地AI应用的运营骨干,是麦当劳技术扎根的关键地基2。
CIO陈世宏的实战分享要点
技术团队要贴近业务:技术团队要泡在门店里,才能听见炮火声2。
组织进化是关键挑战:技术从来不是瓶颈,真正的挑战在于组织能否同步进化——这直接决定了AI能否落地生根、真正跑起来2。
其他领域AI转化生产力的探索
职场个人AI生产力提升
DeepSeek实战课:该课程重点帮助大家理解AI相关问题,把AI转化为职场生产力,包括AI强大的原因、运行底层原理、普通人高效使用AI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好DeepSeek加速个人成长和职业突破等3。
课程内容设置:包含“一节课讲透AI”“零基础玩转DeepSeek的方法”“把DeepSeek转化成职场生产力”“让DeepSeek为你创造被动收入”等课程,还有课程答疑环节3。
适合人群广泛:包括职场新人&转型期人群、效率焦虑的职场人、副业探索者&轻创业者、传统行业从业者以及成长长期主义者3。
AI智能体与本地部署
AI智能体概念:能够通过感知环境获取信息,分析并做出决策,然后执行相应的行动,有时还能通过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行为,尽可能达到预期结果4。
Dify平台:是一个开源LLM应用开发平台,拥有直观的界面结合了AI工作流、RAG管道、代理功能、模型管理、可观察性功能等,让用户可以快速从原型开发到生产4。
Dify工作流:通过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较小的步骤(节点)降低系统复杂度,减少了对提示词技术和模型推理能力的依赖,提高了LLM应用面向复杂任务的性能,提升了系统的可解释性、稳定性和容错性,但对于复杂场景时,配置工作流也非常耗费大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