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无特定表现需抓紧控制的分析
高血压可能无明显表现的原因
高血压患者可能没有明显表现,这与多种因素有关:
血压轻度升高: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偶尔一次血压测量可能不准确,未能及时发现血压升高。当血压只是轻度升高时,身体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通常需要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及长期随诊来观察血压变化1。
处于疾病初期阶段:大部分高血压起病缓慢,病程进展也较慢,处于初期阶段的患者大多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很多人是在体检时才无意间发现血压异常3。
药物控制良好:如果高血压患者平时能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并且定期去医院复查,将血压控制稳定,一般也不会出现症状3。
患者已经耐受:常年高血压的患者,身体可能已经适应了血压增高的状态,症状不明显。而且高血压导致靶器官受损时,可能仅表现为靶器官受损的症状,而不是典型的高血压症状3。
其他疾病影响:如患者同时患有颈椎病、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出现一些非高血压特异性症状,从而掩盖了高血压本身的症状。像颈椎病患者因颈椎问题导致头晕、恶心等,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问题出现手脚麻木等,这些都可能让患者忽视高血压的存在1。
需警惕的四种表现及对应问题
头痛
高血压最大的危害之一是导致一系列靶器官的损伤,头部首当其冲。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这些疾病来临前往往会表现为头痛,此时患者的血压通常已经非常高2。
尿量异常
成人每日正常尿量是1000 - 2000ml,超过2000ml为多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当肾功能从正常到恶化时,会经历尿量变化阶段,先是多尿,然后是少尿,最后发展到无尿(尿毒症阶段)。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相互影响,血压高会导致肾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又会进一步使血压升高2。
胸痛胸闷
随着时间推移,高血压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当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时,要警惕高血压引起的心脏并发症,此时血压可能已经很高了2。
视物模糊
一部分高血压危象的人群可能会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还有可能伴随喷射性呕吐(中枢性呕吐)2。
高血压控制的重要性及措施
虽然高血压患者没有上述四种表现时看似问题不大,但高血压本身对身体的损害是持续存在的。持续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抓紧控制血压非常关键,主要措施包括:
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遵循低盐(每日不超过5克)、低脂(每天不超过总热量的30%)、多蔬果、多纤维素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均衡饮食6。
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糖降低,也利于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可按医生建议进行锻炼6。
科学作息: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注意心理平衡6。
药物治疗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无法有效控制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使用降压药时,应遵循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的原则4。
定期监测
患者要定期测量血压,全面检查并遵从治疗方案,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