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明明收拾得干干净净,空气也常通风,咋还总有人咳嗽、喘、反复呼吸道感染?
有的老人常年哮喘控制不住,有的孩子三天两头肺炎,有的年轻人总觉得胸口发闷、喉咙干痒,查来查去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医院一趟趟跑,药一包包吃。
可问题可能不在外头,就在家里,就在那些天天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
有几样东西,看起来不起眼,甚至还挺美观、挺实用,但实际上,真是肺炎、过敏、哮喘的“罪魁祸首”。

最头一个要说的,是墙纸。现在不少人装修都不贴瓷砖了,觉得墙纸漂亮、温馨、有设计感,特别是儿童房、卧室、客厅背景墙,好多人都用的满墙贴。
但这个东西,有两个非常隐蔽的健康问题。第一,是胶。
墙纸靠胶水粘,市面上很多胶水为了成本低,会使用甲醛、苯系物、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超标的粘合剂。
这些物质在刚装修完时会集中释放,但过了三五年也不会彻底清干净,尤其是天气热、室内潮、通风差的时候,会重新“冒”出来。

第二个问题,是潮湿。
墙纸表面是纸或PVC材质,贴在墙上容易吸潮,特别是南方梅雨季,墙壁本身就返潮,水汽一渗进去,墙纸和墙之间就成了“孢子温床”。
一旦有了霉菌,轻则是空气里漂浮的真菌孢子增加,重则直接长霉斑,释放出“隐球菌”“烟曲霉”“黄曲霉”等常见致病菌。
南京鼓楼医院呼吸科有个数据,住院肺炎患者中,20%以上有“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或霉变环境”的背景。
尤其老年人、儿童、基础呼吸病人,更容易吸进这些霉菌孢子,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咳嗽。

曾有个5岁的男孩反复咳嗽两个月不见好,检查肺部CT发现“小斑片影”,后来医生建议查家居环境,一看孩子房间墙纸一掀全是霉斑,换掉墙纸、除湿、净化空气,症状才慢慢缓解。
墙纸问题还不是最明显的,第二个“潜伏敌人”更常见——纸壳箱。
这个东西家家户户都有,快递盒、旧包装、搬家纸箱、存放杂物的空壳,全堆在角落,看着没事,但实际上是虫子、霉菌、尘螨的天堂。
特别是放在储物间、衣柜底下、床底、阳台柜子上的那些旧纸箱,一放就是两年三年,表面落灰,里面积湿,一打开全是灰尘+异味。
这些纸箱本身就是植物纤维结构,特别容易吸水、发霉、吸附空气中有害气体。

中国疾控中心做过一项家庭空气污染源头追踪研究,发现长期存放未清理的纸箱区域,空气中真菌孢子浓度比普通区域高出3到5倍,而且还容易释放挥发性有机尘粒,这种颗粒不大不小,正好卡在人类呼吸道中段,进入肺部后不容易排出。
对免疫力强的人来说,可能只是打喷嚏、咳几下,但对老人、孩子、哮喘患者、肺部有旧病灶的人来说,可能直接诱发肺部炎症。
还有个麻烦事,纸壳是蟑螂、螨虫、老鼠最喜欢筑巢的地方。
有人觉得家里挺干净,怎么总有过敏性咳嗽,其实就是纸箱里藏着尘螨尸体、虫卵、碎屑,被风一吹就飘进空气里,天天吸,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尤其是那种习惯把换季衣服、被褥装纸箱的人,等到下次打开,已经不是衣服,是“过敏原合集”。
再说个更被人喜欢但更容易出事的东西——香薰。
现在太多家庭、尤其年轻人,喜欢点香薰、放香氛蜡烛、喷香薰液,觉得家里香香的、有氛围、有高级感。
特别是网上一堆推荐“平替某大牌香”“提升居家品质感”,搞得大家都跟风买,卧室、客厅、卫生间、玄关、衣柜里全放。
可这个香薰问题大得很,尤其是那些来路不明、价格低、没标注成分的小品牌,简直就是毒气罐。

香薰本质是挥发性有机物,它通过空气传播刺激嗅觉神经,但同时也能刺激呼吸道黏膜。
正规香薰控制浓度、成分标准、气味释放频率,会做测试,不至于引起严重刺激。
可那些三无香薰,用的是工业级香精油、人工合成气味剂,有些还直接含苯类、甲苯、二氯甲烷、邻苯二甲酸酯这些有害挥发物。
北京朝阳医院曾收治一个年轻女性,长期点香薰入睡,半年后出现夜间阵咳、轻度喘息,CT显示肺部小片状磨玻璃影,起初以为是肺炎或过敏哮喘,做了一圈检查后排除病毒细菌感染,最后发现病因竟然是长期吸入劣质香薰导致的肺部低级别刺激性损伤。

这类香薰不是立刻让人中毒,但天天吸,哪怕低剂量,也能让肺组织“慢性中毒”,尤其是晚上一整晚不开窗,更是浓度飙升。
更可怕的是,有些香薰还含“激素级香料”,能通过呼吸影响内分泌系统。
对婴儿和儿童来说,这种化学刺激还可能诱导免疫系统提前过敏,导致哮喘倾向上升。
上海交大医学院在2021年发布一篇论文,分析了市售30种平价香薰产品,其中有11种检出高浓度人工合成酯类香料,且未在包装标明。
这些东西短期吸没啥感觉,长期用下去,影响不光是鼻子,是肺、是气管,是全身代谢和免疫节奏的打乱。

很多人不明白,明明家里窗明几净,为啥孩子动不动就咳?老人在家也不出门,咋老肺感染?
夫妻两口子一个总哮喘一个总咽炎,是不是“体质差”?其实,有些时候不是身体不行,是环境出了问题。
而环境问题,最容易藏在这些“看着干净、实则藏毒”的家居小物上。
墙纸、纸箱、香薰这些看着都是小东西,不贵、不吓人,却能在日复一日中把肺部“慢慢拖垮”。
如果一个家庭已经发现有人反复咳嗽、过敏、呼吸不畅,但检查都没查出大毛病,该不该考虑做一次“家居环境检测”?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李霞荣,王俊玲,张浩军.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5,42(03):217-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