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0阅读
  • 2回复

[猎奇]外国画师被70岁慈禧太后迷住,以为她不到40岁!真人到底长啥样? [2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7513
金币
19657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40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15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2-18) —
1905年为慈禧画像的美国画家华士·胡博(Hober Vos)这样形容她的外貌:“太后的仪容将我深深地吸引住,真人跟照片绝不一样。”


照片:慈禧在颐和园
70岁的慈禧生前最后一幅画像:
外国画师被迷住,称不到40岁
现今慈禧太后存世的照片,都是出自一人之手,裕德龄的哥哥裕勋龄。这些照片基本上都是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裕勋龄在颐和园中为她专门拍摄的。
照片中的慈禧太后面无表情,不怒自威,很难想象这就是晚清中国实际的统治者。
在北京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里有一幅慈禧太后的画像,与照片不同,这画像中的慈禧太后看起来只有40岁左右。
这张画像是慈禧太后生前最后一幅画师用笔画出来的画像,它的作者是荷兰人荷兰人华士·胡博,也是唯一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外国男画师。


1905年,华士来到北京,这是他第二次北京之行。这次之行,源自慈禧太后看了奕劻的画像后非常满意,决定让华士为自己画一幅画像。
华士的职责是这样的,在西苑连画4天,酬金是1.3万两白银。为了画好慈禧太后的画像,华士做了多方面的努力,比如提前准备好一切绘画用品。
很快,一名官员来到华士的住处,说是太后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去画了。
“(慈禧太后)坐在椅子上,腰挺得壁纸,显示出强大的意志力。她面容亲切美丽,我立刻就喜欢上她了。”
这是华士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的回忆。



可能华士不知道,此时的慈禧太后已经70岁了。纵然享受大清帝国最高的生活水平,此时的慈禧太后早已老态龙钟,哪里还有美丽可言。
慈禧太后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他命令翻译人员:
“眼睛上下和鼻子处的阴影,眼睛要加大,嘴唇要丰满,嘴角要向上,眉毛要直。还有,就是尽可能要画得年轻点。”



华士的绘画技艺高超,面对慈禧太后的苛刻要求,他高水平地完成了。用了4天时间,华士终于将慈禧太后的画像画完,送呈太后御览时,慈禧太后非常高兴。
完成慈禧太后画像后,华士还根据慈禧太后的照片另外绘画了一幅,被华士带回了国内。
资料显示,慈禧太后一生共有6幅油画像,而华士的绘画无疑是其中最精美的一幅。



慈禧太后像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慈禧太后69岁画像:
皮肤白皙,眉清目秀,像29岁美女
这幅油画画像,是由美国女画家卡尔在1904年、慈禧69岁时绘制完成的。4米高,2米宽,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4幅慈禧肖像油画中最大的一幅,也是其中唯一由外国女性画家绘制的画作。



慈禧太后像(局部)
画中的慈禧身穿水仙图案便服,披戴珍珠戏装披肩,胸挂祥云珊瑚配饰,手戴珍珠手链与翡翠戒指。
据卡尔的回忆录记载,慈禧对这幅向青春无限夸张的画作津津乐道,非常满意。



慈禧太后像(局部)
据说,当年,清廷对慈禧的形象严格保密,外界都不知道她的真实长相。
当时,美国大使夫人康格说服慈禧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靓丽形象,并推荐当时当红的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作画。慈禧终于被说动了。
1904年,卡尔完成画作,尔后将画作运至美国圣路易斯参加1905年世博会。不少参观者对慈禧的美貌无比赞赏,但又有不少人对这位“69岁的东方美貌女子”产生疑惑:她是吃什么回春 药将自己变得如此年轻?



慈禧太后像(局部)



慈禧太后像(局部)



慈禧太后像(局部)



慈禧太后像(局部)



慈禧太后像(局部)
慈禧太后:
真人和照片绝不一样
【一】
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以后,紫禁城里第一次没有了皇帝,那些在深夜里闪烁了将近五百年的灯火,终于熄灭了。当曾经深锁的宫门再度打开,沉寂已久的尘土突然间抖动起来,抬脚迈进去的,已不是皇帝亲王、六宫粉黛,而是中华民国清室善后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他们将宫室里的旧物一一清点进行查报、登录、写票、贴票、登记、照相。


清朝太后(斯蒂芬•里德绘)《小巴黎人报》1900年12月23日
于是,在六宫东北角的景福宫,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批慈禧太后的照片。他们拂去匣子上的尘土,小心翼翼地打开那些布满灰尘的包装,慈禧消失已久的面孔又在宫殿的深处浮现出来。那不是百般修饰过的《宫训图》,而是一位清宫太后的真实影像。
她终于老了,连眼袋、皱纹都清晰毕现。


美国胡博·华士所绘慈禧像 《小巴黎人报》1900年12月23日
在东西六宫中,景阳宫是最不起眼的一座。它偏居在东六宫的东北角上,有一点离群索居的味道。在明代,被万历废掉的皇后住在这里,被折磨致死。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朝廷对景阳宫进行了重修,把这座废弃已久的宫院重新利用起来,用来收藏图书。那时,这里收藏有12幅《宫训图》,描绘的全是古代贤德后妃的励志故事,每逢年节,都在景阳宫后殿学诗堂张挂出来,供后妃们参观学习。
那些观赏《宫训图》的后宫佳丽中,一定站过年轻的慈禧。面对历代后妃的贤德,她不知作何感想。红袖添香,相夫教子,那只不过是男人一厢情愿的自我印证、一种美好的不存在的幻觉,跟女人没什么关系。看上去繁花似锦的后宫,永远也不会太平。慈禧喜欢看戏,而她自己,却一直是宫斗戏的主角。寂寞深宫里,一个女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唯有想方设法残害和践踏同类,否则,她的下场,就会和万历的皇后一模一样。


中国的西奥多拉《画报》1908年6月20日
没想到将近90年前,清室善后委员会的同仁们,居然在布满尘埃的旧物中,搜寻出慈禧的旧照。并且在清宫陈设档案里,找到了他们当年的记录:
珍字
一八二,慈禧像,一张
一八四至一八五,慈禧放大像,四张
一八六,慈禧放大像,十四匣
一九五,慈禧八寸像片,二百张
一九六,慈禧玻璃底片,一盒
一九七,慈禧八寸像片,二百四十四张
二O三,慈禧太后像片(带锦匣附缎袱三件),十九张
二0四,慈禧太后彩像(带框),一张
二0五,慈禧太后像(带黄缎锦匣),三张
二0六,慈禧太后像(带黄缎套匣调查一件余未详查),十九张
二0七,慈禧太后各样像片,二百十张
二0八,慈禧太后放大像片(带缎套匣调查一件余未详查),十九张
珍字,是宫殿的编号。当时的清点人员,按《千字文》的文字顺序“天地元黄,宇宙洪荒……”对各宫殿进行编号,如乾清宫为“天”、坤宁宫为“地”、南书房为“元”、上书房为“黄”,依此类推。“珍”,就是景阳宫。
“珍字”下面以汉字书写的数字,是每柜或者每箱物品的号码。这个号码之下,每一件物品还各有分号,以阿拉伯数字书写。
粗略计算,这次发现的慈禧照片,多达数百张,有的镶了像框,有的配有精致的黄缎锦匣,足见当时保存之精细,也可以看出,慈禧晚年对照相的疯狂迷恋。


慈禧扮观音像,左起:四格格、慈禧、李连英
【二】
根据德龄公主的回忆,慈禧太后最初是看见了她在巴黎照的一些照片之后,才喜欢上照相的。那是1903年,德龄随担任外交使臣的父亲裕庚在法国居住四年以后回到北京,成为慈禧的第一女侍官。她为宫殿带来了许多新的气息,而那时的慈禧也变得开放起来,外部世界的变化,突然让她年老的身体变得敏锐起来。
时尚,是让她保持年龄的一种方式。她对德龄说:“只要是新鲜的我都愿意试试,尤其是这种外边人不会知道的事情。”
慈禧拍下的第一张照片,是她坐在轿子里,准备上朝的样子。这张照片,后来在各种历史书籍中反复出现。从那一张照片出发,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慈禧影像,有的端坐在龙椅上,有的在湖上泛舟,有的扮成观音,四周摆满了花卉植物。照片中那份庄严、宁静的氛围,在风雨如晦的晚清时局中,显得那么恍惚、迷离。
尽管在她只有9岁的时候,这个帝国就有了第一张照片,但她的这份热情,还是来得晚了。她已经拿不出一张照片来证明自己年轻时的美貌。那是慈禧的最后岁月了。游廊画舫、美器华服,掩不住她的苍老,更掩不住这个帝国的沧桑和疲惫。
这个帝国,已不复顺治的青春风景和乾隆的盛年气象,而是随着慈禧一同进入了晚景。即使在百般筹划的图像里,依旧脱不去那份悲怆与寒意。
那些花团锦簇的图景,不过是这个古老帝国的回光返照而已。
如今,不要说慈禧本人,就连当年轻轻触碰过这批照片的清点人员们,也已经作古了。瞬间的永恒,与时间的飞逝,让人不由心惊。
想起一句话:“夕阳残照,天地苍茫。这一世,人如孤鸿,谁不是谁的过客?”


外国明信片上的慈禧太后,1901年
【三】
然而,与我们的印象大相径庭,在当时人眼里,慈禧却是另外一种形象。曾经为她画像的美国女画师凯瑟琳·卡尔(Katharine Carl)回国后写了一本书,叫With The Empress Dowager of China,直译《与中国皇太后》,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出版时,改名为《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在这本书中,1903年慈禧太后呈现出这样一副面貌:
“太后身材匀称,手形纤细优美且保养甚好。面貌端正,耳部轮廓极佳。黑发如漆,整齐光滑地梳成十分别致的发型。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眼睛明亮有神,目光极具穿透力。鼻梁高而直,是中国人所称的‘贵人’鼻形。上唇的线条坚毅果断,大而美的口型极富动感,微笑时露出洁白的牙齿,下颌较为宽大而又不带任何夸张。所有这些,都显得魅力十足。假如我事先不知道她已将近69岁,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位善于保养的40岁左右的中年妇人……加上服装、饰品的色彩搭配得十分谐调,更显得容光焕发,顾盼生辉。同时,太后又是一个观察能力敏锐、富有见地的人,因此气度非凡,有着很强的人格魅力。”


清太后和皇帝驾崩(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遗体在万寿宫)1908年11月29日
无独有偶,1905年为慈禧画像的另一位美国画家华士·胡博(Hober Vos)也在信中这样形容她的外貌:
“太后的仪容将我深深地吸引住。我曾见过她的一帧照片,是北京一名日籍摄影师所拍。这照片曾送给欧洲各国政府驻北京大使,后来被禁止流通。我从年青的荷兰大使希斯特(Jonkheer Van Citters)那里借来看过,对太后的印象也只限于此。现在才发现真人跟照片绝不一样。她坐得笔直,显出坚强的意志,连皱纹也带着深意似的,眉宇间充满着仁爱和对美的追求。”
那一年50岁的胡博甚至说:“我对她可谓一见钟情。”
上述文字出自两位美国画家,写下它们时,两位画家都已经回国,因此,他们的文字,比起精通阿谀奉承的朝廷官员,可信性强得多。其中最震撼的一句是:“真人跟照片绝不一样。”



各式各样的慈禧照片
【四】
照片号称是对世界最精确的复制。
一幅照片,更像是一面放置在时光中的镜子,能够将一个人的面貌折射得很远,甚至是无限远,但它传过来的影像,也仅仅是事物的影像,而不是事物本身。

















慈禧太后和后宫的嫔妃、以及太监、宫女合影




慈禧太后扮观音照



左起:德龄、四格格(庆 亲王奕劻的四女儿)、慈禧、元大奶奶(慈禧内姪媳)、容龄



慈禧在颐和园乐寿堂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昨天 20:0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7513
金币
19657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40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0:17
外国画师眼中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的真实面貌
据1905年为慈禧太后画像的美国画家华士·胡博(Hober Vos)描述,尽管慈禧太后当时已经是70岁高龄,但她的仪容却深深吸引了他,甚至认为她看起来不到40岁。华士·胡博是唯一一位为慈禧太后画像的外国男画师,他的这一描述反映了慈禧太后在形象管理上的成功。

慈禧太后的形象管理
慈禧太后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她不仅要求画师在绘画时对她进行美化,还亲自指导画师如何描绘她的面部特征。例如,她要求画师在画她的眼睛时加上阴影,使眼睛显得更大,嘴唇更加丰满,嘴角向上翘,眉毛画得更直,并尽可能地画得年轻一些。这种细致入微的要求体现了慈禧太后对自己形象的高度重视。

慈禧太后年轻时的照片
除了老年时期的画像,慈禧太后年轻时的照片也展示了她不同的面貌。据描述,年轻时的慈禧太后拥有丹眉凤眼,相貌美艳动人,一双丹眉凤眼十分秀气,其相貌更是如出水芙蓉般美。这些照片和画像共同构成了慈禧太后复杂多面的形象。

总结
综上所述,外国画师华士·胡博被70岁的慈禧太后迷住,认为她看起来不到40岁,这既反映了慈禧太后个人形象管理的成功,也揭示了她在晚清时期作为实际统治者的强大影响力。慈禧太后通过各种手段保持和塑造了自己的年轻形象,使得即使在晚年,她仍然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0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7978
金币
1321204
道行
1966
原创
2275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39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1:21
  1905年为慈禧画像的美国画家华士·胡博(Hober Vos)确实对她的外貌有深刻的印象,并留下了详细的描述。根据华士·胡博的描述,慈禧太后的仪容深深吸引了他,他提到真人与照片完全不同。华士·胡博在信中形容慈禧太后坐得笔直,显出坚强的意志,连皱纹也带着深意,眉宇间充满着仁爱和对美的追求。他甚至表示对慈禧太后可谓一见钟情,尽管当时慈禧太后已经70岁,但华士·胡博认为她看起来不到40岁。这些描述表明,华士·胡博对慈禧太后的外貌和气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他的描述与当时慈禧太后的照片相比,显示了更为生动和正面的形象。

1条评分金币+4
huozm32831 金币 +4 - 昨天 20:0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