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病因
一、外界因素
(一)N - 亚硝基化合物
N - 亚硝基化合物可分为N - 亚硝胺和N - 亚硝酰胺两大类。前者多为挥发性,经细胞微粒体的激活损伤遗传物质DNA才能显示致癌作用;后者则可直接损伤DNA,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更为密切。自然界N - 亚硝基化合物广泛存在,腌渍食品、酸菜含N - 亚硝基化合物,可随食物直接进入人体称外源性。而其前体如二级胺和亚硝酸盐在自然界存在更广泛,胃液中亚硝胺前体 - 亚硝酸盐含量与胃癌的患病率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
(二)饮食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熏腌、熏烤类食物、腌制食品、高盐的盐渍食品等会使胃癌发病率升高。长期吸烟人群胃癌发病率也远远高于普通人群,饮食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大吃大喝、狼吞虎咽、经常吃夜宵等)也可能引发胃癌。
食物种类:胃癌高发地区食物品种往往较单纯,低发地区副食品种类多,新鲜蔬菜、豆类及动物蛋白摄入量也多,这表明胃癌与营养素失去平衡有关。新鲜蔬菜进食量与胃癌调整死亡率呈负相关,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A、C和矿物质,维生素A与上皮再生和维持其正常功能有关,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酸盐与仲胺在胃内合成亚硝基化合物,可视为一种保护性因素。
(三)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
HP参与胃癌的发生,其机制是多方面的。HP本身的代谢可以产生一些毒性物质,如尿素、磷脂酶等,这些物质可以降低局部环境的酸性并导致上皮细胞损伤,产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另外HP感染造成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使氧自由基增多及多种细胞因子释放,导致DNA损伤及细胞凋亡。多项研究表明HP感染者其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细胞凋亡刺激上皮细胞增殖或导致胃黏膜萎缩,是胃癌发生的主要环节1。
(四)真菌
真菌毒素可以诱发大鼠胃腺癌或胃的癌前病变。已证实杂曲霉菌及其代谢产物与N - 亚硝基化合物有协同致癌作用,有些真菌也可合成N - 亚硝胺。长期食用发霉食物可能是致癌的重要因素,癌变率可达50% - 75%1。
(五)地理环境因素
世界各国胃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不同地区和种族的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有些资料说明胃癌多发于高纬度地区,距离赤道越远的国家,胃癌的发病率越高。也有资料认为其发病与沿海因素有关,这里有不同饮食习惯的因素,也应考虑地球化学因素以及环境中存在致癌物质的可能。
考察组调查胃癌低发地区发现,如长江上游和珠江水系等地为石灰岩地带,无深大断层,水中Ca2⁺/SO₄2⁻比值大,镍、硒和钴含量低。已知火山岩中含有3、4 - 苯并芘,有的竟高达5.4 - 6.1μg/kg,泥炭中有机氮等亚硝胺前体含量较高,使胃黏膜易发生损伤。此外,硒和钴可引起胃损害,镍可促进3、4 - 苯并芘的致癌作用。
二、内在因素
(一)遗传因素和基因变异
胃癌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患者家属中胃癌发病率高于一般人2 - 4倍。在ANO血型不同人群间胃癌发病率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种族间也有差异,有人统计A型者的胃癌发病率要比其他血型的人高20%,但也有一些报告认为不同血型者的胃癌发生率并无差异。调查资料表明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失调
正常组织内部的平衡主要是细胞增殖和死亡的平衡,过多的生长是细胞过少死亡及过多繁殖的结果。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的、高度程序化的、自动的细胞死亡过程,以细胞固缩,染色质浓集,凋亡小体形成及细胞核DNA特征性降解为特征。细胞凋亡异常可能是癌变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免疫功能紊乱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免疫功能低下时,由于肿瘤特异性抗原反复性刺激先出现免疫耐受,而后免疫麻痹,宿主免疫系统失去监视功能,病期越晚这种现象越明显,并且免疫抑制性α - 球蛋白增加,超出生理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