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4-11-14
- 在线时间31669小时
-
- 发帖27934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33410
- 道行36950
- 原创101
- 奖券39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79349
- 金币
- 33410
- 道行
- 36950
- 原创
- 101
- 奖券
- 39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166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14
|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4-10-22)
—
在《红楼梦》中,作为荣国府最年长的老太太,贾母的晚年生活是足够体面的。有着儿子儿媳妇的孝顺,有着众多孙子孙女们陪伴。如此享受着天伦之乐,诚然让人羡慕。而在其晚年的生活之中,想来,最放心不下的,或者说最挂念的,莫过于“二玉”了。林黛玉,自从母亲病逝后,便被外祖母接近了荣国府,与宝玉一起生活,其在贾府之中的待遇,已然超越了贾府三春。从对黛玉的安排,以及林妹妹在荣国府中享受到的待遇,我们不难体会出,作为外祖母的她,对林妹妹的疼惜之情。或许,也正是因此,才让我们更难以理解,贾母为何会两次羞辱“林黛玉”?一、在薛宝钗的生日宴会之上,贾母中意的两个戏子。《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这一天,是薛宝钗的十五岁生日,贾母特意在小院之中,替她举办了生日宴会。期间,老太太在听戏的时候,看上了其中的两个戏子。随后,在贾母的授意下,下人将这两位戏子叫到了老太太的身边。至晚散时,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做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亦发可怜见。因问年纪,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大家叹息一回。贾母令人另拿些肉果与他两个,又另外赏钱两串。
贾母年老之人,又有着虔诚的信念,因此,对年纪轻轻的戏子心生一份怜悯,这是十分正常的;想来,若这一插曲到此结束,也就没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了。然而,现实却是,作为贾母最认可的凤姐,接过了话。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对于凤姐的这番调侃,想来,对于大多数的朋友而言,都是不容易理解的。因为在封建社会,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抛开“士农工商”,还有下九流之说,而戏子这一类,在“下九流”之中,也是低等的存在。而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之家,地位尊贵,凤姐又怎能将她与“戏子”相提并论呢?而更让我们疑惑不解的是,对于这一幕,对于凤姐的调侃,无论是黛玉本人,还是疼爱她的外祖母贾母,都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这是为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最关键的,或者说,能够体现凤姐情商的用词,那就是“扮相”二字。王熙凤,并没有直言,这个戏子像林妹妹,而是用了“扮相”,如此一来,便明确的区分了黛玉与戏子之间的关系。只是,凤姐为何要当着众人的面,面对贾母的面,作为这样一番调侃呢?难道是她体会出了贾母对黛玉的“羞辱”?这显然不合常理,不符合老太太对林妹妹的情意。而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仅有一个,就是凤姐体会出了老太太内心之中的真实想法,贾母之所以特意点出这个“扮相”像林妹妹的戏子,不过是出于年老之人爱屋及乌的本性罢了,而这,又何曾不是贾母疼爱林妹妹的别样体现了。二、黛玉喂酒,贾母长篇大论“掰谎记”。《红楼梦》第五十四回,除夕之夜,宁荣二府相聚一堂,共度佳节,期间,贾宝玉按照礼仪规矩,给众人斟酒,当轮到他给姐妹们斟酒的时候,老太太特意叮嘱了一番: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也从李婶、薛姨妈斟起,二人也笑让坐。贾母便说:“他小,让他斟去,大家到要干过这杯。”说着,便自己干了。邢、王二夫人也忙干了,让他二人。薛、李也只得干了。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
贾宝玉给众姐妹斟酒,为何贾母要特意叮嘱一番呢?这是因为,同贾府众多的公子哥不同,贾宝玉从出生,便与众姐妹生活在一块。因此,私底下,他们之间,在言行举止方面,自然会更加随和。只是,如此家族聚会,在场的还有外客薛姨妈、李婶娘,所以老太太如此叮嘱,是让他注重场合,注意收敛。只是,在宝玉给众姐妹斟酒的过程中,却发生了插曲,当宝玉来到林妹妹的面前之时,发生了这样的一幕: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
贾宝玉与林黛玉从小一块儿长大,彼此情意深厚,关系与他人自是不同;林妹妹又一向体弱,因此,宝玉替她喝点杯中的冷酒,是可以理解的。正如凤姐面对这一幕,特意提醒宝玉不要喝冷酒一般。只是,此时此刻,在家族聚会的场合之中,林妹妹当众喂宝玉酒,如此如何,也是有失其体面的。贾母,作为林黛玉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监护人,自然有规劝、点醒她的义务。也是因此,不久之后,老太太便借着说书人所讲的《凤求凰》这样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来回应了黛玉喂酒宝玉的这一行为。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嬛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嬛?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对于贾母的“掰谎记”,一向都有着多种解读,一部分认为,这是贾母在讽刺薛家;而另一部分认为,这是贾母在点醒林妹妹。当然,对于这两种解答,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就这一回的情节而言,贾母的“掰谎记”,其更有可能的,还是第二种观点。然又不全是。在贾母长篇大论的“掰谎记”中,她明确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否定才子佳人的俗套。并从书香门第之间的礼仪规矩入手,从小姐身边的丫鬟、嬷嬷入手,对于这样“才子佳人”的故事进行了全盘否定。如此一番言语,很好的起到了两个方面的效果。其一:点醒林妹妹喂酒宝玉的出格举动。其二:维护宝玉、黛玉二人由这一幕所造成的更恶劣的不良影响。因为生活在荣国府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在他们身边,都是有着众多的丫鬟、嬷()嬷守护着。正如《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中午十分,贾宝玉在大观园中四处闲逛,来到了林妹妹居住的潇湘馆,在窗外,他听见了林妹妹自言自语所说的““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便走进了林妹妹的闺房之中,只是此时,羞红了脸的黛玉装睡,并未搭理他。而当宝玉想要进一步上前的时候,潇湘馆中的嬷嬷出现了。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宝玉才走上来要搬他的身子,只见黛玉的奶娘并两个婆子都跟了进来说:“妹妹睡觉呢,等醒了再请来。”
最后,还是林妹妹坐了起来,众嬷嬷才离开,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出,在贾府之中,在黛玉与宝玉的身边,诚然是有着诸多的下人,而他们,不仅需要负责照顾主子,同样需要避免、规劝以及维护主子的名誉。小结:或许,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便不难体会出,为何如此疼爱黛玉的贾母,会两次“羞辱”林妹妹了,因为在其“羞辱”的背后,是始终包含着老太太对她最深切的疼爱的。无论是通过对“戏子”的同情与怜悯,还是通过“掰谎记”对黛玉的规劝以及维护宝黛二人的名誉,都体现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