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五了。
台风摩羯,正猛猛地来。
今天嘛,不说别的,来聊“吃饭”这件事儿。
天大地大,吃饭最要紧。
认识来自西安的拆迁界算是偶然,
因为在某个平台上,被他认真发布的每一条吃货日记所吸引。
原本以为他说的,几乎吃遍了全国,带点儿夸张成分。
直到,他发来了这张图。

143座城市,1693个坐标,全是一个吃货对于美食的虔诚追逐。
是的,在中国大陆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吃过饭。
这个西安的哥,做到了。
即便走过全国那么多个城市和地方,吃过天南地北的风味小吃。
但对于土生土长在陕西的拆迁界而言,
自己的大胃口,始终为陕西的面,留有更多的欲望和余地。

从东到西,有渭南澄县的踅面,大荔的炉齿面、手撕面,西安的油泼面,长安的臊子面;
还有户县的软面、摆汤面,周至的 饦饦面 ,咸阳乾县的浇汤面,武功的旗花面,宝鸡的岐山面;

| 一口香的旗花面,小朋友也能吃好几碗。
从北往南,榆林的羊肉面、饸饹面,铜川耀州的咸汤面、窝窝面,汉中的棒棒面,安康的蒸面……
所以今天,我们邀拆迁界来分享的,
是长长的陕西,和那长长长长的面。
八百里秦川的黄金沃土上,冬藏夏收的滚滚麦浪,
是陕西的底气,亦是老陕的豪情。

以西安为关中,横向以西,是咸阳和宝鸡。
以东,有渭南市。再加上北边的铜川,组成关中地带。
往北是陕北,榆林和延安。往南有汉中安康商洛。
陕北关中陕南这三个区域,它的气候物产自然环境差别就比较大。

陕北羊肉好,一碗羊肉面最是经典。
到了关中,油泼面、臊子面,则是花样百面。


陕西人的面,乾坤之大,能串通古今。
面团一甩,是八百里秦川,再一扯,能看见十三朝豪情。
正所谓,盛一勺古长安的水,和一团面粉精工细作。
水入银面,七分擀成了劲道。
剩下的三分靠刀功,高汤没入,便是一碗江湖。

生长在大唐长安,很自然地爱吃面。
每每腹中饥饿时,脑海第一个念想总是一大碗油泼面,以至于练就了手工油泼扯面技艺。
陕西人吃面,吃成了一门学问。

光是面条制作手法便极其讲究。
常见的就有拉、削、拨、剔、捞、炒、烩、煨、炸、烂、贴、摊、拌、蘸、烧等几十种方法。
裤带面臊子面软面扯面捞面荞面炒面烩面饸烙面油泼面蘸水面大刀面摆汤面疙瘩面龙须面酸汤面腊八面梆梆面剪刀面箸头面浆水面面面面……


biangbiang面有着最大的个头,最多的笔画,最大的碗。
也最大限度地,填满了对“饱足”的定义。
油泼面的精髓,在于最后一道工序:滚油现泼。

锅里热油“呲啦”一声,辣子一淋,筷子一拌,蒜子一掰,香气四溢,有滋有味。
不管面是宽是窄,是软是硬,吃的就是畅快又淋漓,以及放下碗那一刻的舒坦。
真真和陕西一样,既有江湖莽气,也有侠士之风。
如果像面食侠客一样去寻觅,光是陕西,就能吃出一个面食宇宙来。
从 西安到榆林、延安、宝鸡、咸阳、渭南、安康,
这些年我都找到了,让我无比心动的面。

这是一份精华版的#陕西吃面指南#。
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每一碗,都是面中之精华。
一汤一面,诠释着一地的风土情怀。
01
西安汉城路刀削面
深夜食堂吃的不是面,是安慰
没了白天的酷热和拥挤,夜晚的街上风轻车快。
馋虫涌动,第一时间想到了汉城路刀削面。

浓浓烟火气包裹的碳水,是此刻心灵和身体都需要的。
凌晨一点,不出所料,门庭若市,年轻面孔居多。
菜牌是新做的,面条好像都涨了一块?
好在,面还是那个口感,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么好吃。

吃面的时候,周围生动的面孔和嘈杂的人声,以及眼前那一大碗油亮敦实的面条,都足以让人从繁杂的思绪中跳脱出来。
深夜,谁能拒绝西安这一碗碳水的重重出击呢。
三合一刀削面,面暖人心。


02
西安必吃榜上的三合一
怎能少了爱骅裤带面
西安人的城墙下,不只有秦腔和摇滚,还有那诱惑人心的面。
不确定什么时候开始,鼓楼附近的这家爱骅裤带面,上了西安美食必吃榜。
第一次去吃,怕人多,选了工作日中午一点,有空位,不用等。
实在回忆不起来是什么品种的面了。

只记得面比较的“瓤活”,这点符合个人习惯。
面量不大,小伙子一碗下肚应该会觉得欠欠的。
里面放了两个鹌鹑蛋,让人印象深刻。
整体中规中矩,虽谈不上惊艳,但西安人什么面没吃过,只要是面,大都得得到一份厚爱。

转念一想,大概是为了让南方朋友也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口感的陕西面条。
这是好事儿。
03
在西安户县钟楼旁
吃一碗户县摆汤面
户县摆汤面在关中面食里是有一号的,县城的鸿海摆汤面也成名已久。
在总结吃过的名面时才发现,竟然漏了它。
好在,5年前的小票还在。

鄠邑钟楼附近的亮剑门面小店,和大槐树辣子疙瘩各自占据了钟楼东南角的一边。
面条是掺了碱的碱面,一大碗,色微黄。
汤很有特色,一层韭菜末浮在香喷喷的油面上,筷子一挑,底下的黄花木耳豆腐肉丁就藏不住了,臊子很足。
摆汤面是过桥吃法。

把盛面的碗和盛汤的碗挨着放好,夹起一筷子面放进汤碗里涮涮,再送入口中,所以叫摆汤面。
面条口感很筋道,汤很香,很汪实。
称得上一碗风土好饭。
对了,汪实大概是油大料多的意思,多用于描述臊子汤。
04
人行道上撒满阳光的风土饭
是西安周至的陆顺饦饦
西安周至县,秦岭北麓重要门户。
到这里了,不能错过一份烩饦饦。
马召转盘向南大概300米,路东一间门脸,中午饭点门口摆了不少桌子,很显眼。

烩饦饦和蘸水饦饦,都点上,主打一个百花齐放。
那天天气很好,坐在人行道上,沐浴着冬日正午的暖阳,看着邻桌热气腾腾汤亮红油的饭食,还没吃呢,已经开始舒服了。
面端上来,碗还是那么大,量还是那么多,看上去依旧那么美。

解释一下饦饦。
其实是手工擀压抻拉的圆形面片,像饺子皮,口感爽滑筋道。
这一家的做法有烩煮、油泼、蘸汁等等,口味各异,各有千秋。


这种本地特有的风土饭,有种特别的氛围。
“饭味”交织着“人味“,大概就是人间烟火吧。

05
榆林四十里铺羊肉面
特指绥德城北的四十里铺
出了西安,近500公里外是榆林。
榆林下属的绥德县,是陕北革命老区,秦汉名邦。
躺在子洲县城酒店的床上,回味在绥德四十里铺的羊肉面采风之旅,用两个词来形容,直接与深刻。

汪茂元是几次路过,都想去探访的羊肉面馆之一。
店面就在四十里铺镇国道G242路边,对面是无定河。进店点了小碗面。
对于关中人来说,碗不大不小。
一层羊肉勾人食欲,隐隐的香气召唤着赶紧调好葱花辣子,开整。

他们家的羊肉很有质感。
作为已经走遍了祖国境内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羊肉爱好者,陕甘宁青新内蒙更是去了又去。
已经很久没有碰到过膻味很明显的羊肉了。
这里,算是一个惊喜。
有质感的羊肉,遇上筋道爽滑的面条,早就让人迫不及待。
唏哩呼噜吃完,又喝几碗汤,咸淡合适,鲜美有余。

06
据说榆林绥德人更认他
四十里铺老雷家羊肉面
还是在榆林的绥德。
上面吃完汪茂元的小碗,擦干净嘴已经到了老雷家门前。
一份麻辣羊肚和素菜的拼盘,一份优质羊肉面。
所谓优质羊肉面片,不同于普通羊肉面的”一碗端“,而是一碗面片和一碗炖羊肉同时上桌。

食客可以根据饭量和喜好,或拌着吃,或就着吃。
麻辣羊肚不错,但面,咸了许多。相比较起来,就这次一前一后吃到的两家店,汪茂元反而会胜出,赢得我们的好感。
或许是调味的原因。下次,还是愿意再给老雷家一次机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