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中国大陆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落脚,拿到苹果订单之后被推上顶峰。
富士康是中国著名的电子厂,然而创始人郭台铭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后,转头搞起了“去中化”策略。

在美国建厂,在印度建厂,将大陆产能逐渐转移,算盘打得啪啪响,但他做梦都没想到花了多年心血的投资,现在竟然无异于打了水漂!

放下碗砸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陆改革开放的春风渐渐吹起,税务、土地等各项优惠政策频出,许多企业都看准机会进军大陆市场。
1988年,郭台铭带着富士康来到了中国,彼时中国的劳动人口密集,成本相对低廉,再加上优惠政策,富士康的发展过程可谓是迅速至极。

而后,中国的经济迅速腾飞,市场高速发展给企业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富士康和众多企业达成了合作关系,工厂、员工、订单量不断攀升,郭台铭赚得是盆满钵满,但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受到了不少诟病。

工厂的工人们苦不堪言,想要挣钱就得加班,一天24小时,一半的时间都在工作,重复的机械性动作,三点一线的生活,管理的严格,这些都未曾真正被正视过。
富士康就在争议中到达顶峰,显然郭台铭只看到了工厂的耀眼成就,2019年,他口出狂言,表示富士康在大陆建厂就是给人们赏饭吃。

一句话直接触怒了人们的情绪,人们纷纷要求郭台铭滚出中国市场,而他,也不再珍视大陆,反而跟着美国搞起了“去中化”。

一腔热血被泼了冷水
彼时富士康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代工厂,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一心想要重振制造业,不惜为富士康提供3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什么建厂开支啊,公路、输电网络等等基建资金都给了富士康极大补贴。

郭台铭呢?一是因为美国的确给他的优惠力度大,二是因为郭台铭的确有野心,他宣称要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厂,为当地提供13000个工作岗位。
如果成功的话,那么富士康将是外资公司在美国最大的一笔新建投资,而美国的制造业似乎也未来可期。

在宣布之后的第二年,富士康在美国的动工奠基仪式开始,特朗普还亲临现场铲了第一锨土,表达了对富士康到来之后的希望。

人民政协网:富士康砸百亿在美建厂 特朗普:郭台铭是伟大的商人
当地政府和人民也出了大力,推平了数百栋房屋以及农场,前后花了5亿美元搞基建,然而这个被给予极大希望的项目,却近乎烂尾。
原计划100亿美元的投资,实际只有10亿美元,原计划提供13000个工作岗位,最终只有不到1500个。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不是富士康不想干,而是在美国实在搞不起来。
曾几何时,美国制造业是世界顶尖,成功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强劲的发展,但强大之后的美国,制造业不可避免的向外流动。

美国人习惯了坐在办公室里的生活,想要重回制造业那将是很难的事情。就像是富士康在美国招工,一场大规模的招聘会,只收到了1300份简历,真正去面试的,只有300人。
招不到员工不是最崩溃的,崩溃的是在美国无法去解决供应链。

在中国,富士康有足够丰富完善的上游产业链集群,它能够用最小的成本将利益最大化,而富士康想要在美国发展,它的原材料、设备等等生产成本全都要上升不少。
如此算来,富士康就算是建成了,开始营运了,美国给它提供的优惠政策起效了,富士康大概率还是要失败的。

于是,前期在美国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原计划地址建筑是新的,道路是新的,却没有多少人造访,萧条的景象无一不在宣告富士康在美国的失败。
然而郭台铭不甘心啊,难道产业只能在中国开展吗?美国不行,郭台铭将目光转向了印度。

一步一坎坷
印度同样是人口大国,劳动力密集,市场前景广阔,不少企业都将其作为选择之一,在印度建造工厂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富士康宣布在印度建立工厂,扩建工厂,扩大员工规模。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又一次给了郭台铭一记响亮的耳光。

观察者网:郭台铭春节后赴印度讨论建厂
按照劳动人口和发展前景来说,印度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郭台铭错估了,这里的基础设施都不完善。
没错,就连最基本的电力,印度都不能保证稳定。电力不稳定带来的就是生产效率的降低,这与他们的预期相差甚远。

而且,印度虽然劳动力多,成本低廉,但产品的质量却有待提升,郭台铭将一部分苹果订单交由印度工厂,然而良品率却不尽人意。

更甚者,郭台铭想要在印度搞芯片代工,印度甚至还给出了百亿美元的补贴计划。郭台铭就这么和印度共同投资了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合资企业。
而后没多久,两个企业分道扬镳,原因是两家企业都没有芯片制造经验,也没有找到技术合作伙伴。

红星新闻:富士康退出印度“造芯运动”背后:印度造芯百亿美元补贴计划,为何一分钱没花出去
接二连三地在国外投资,接二连三地失败,郭台铭溜达了一圈撞得鼻青脸肿。富士康在美国没有市场,在印度开展不了大规模,兜兜转转,只能回到中国。
近年来,因为美国的影响,中国在不断崛起,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有完善的上游产业集群,有完整的生产链,不少企业都得益于中国的发展。

郭台铭身为其中之一,吃了我国的饭却想将成果连锅都端走,但他忘了,企业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
富士康在中国扎根多年,转移倒不会给中国造成太大的伤害,反倒是让自己受了不少影响。

希望郭台铭能够认清形势,怀揣谦卑的态度看世界发展。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市场固然是一方面,但企业的口碑却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心怀感恩,诚信发展,企业才能长久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