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46阅读
  • 1回复

[猎奇]白鱀豚起源于日本?该国称发现最古老白鱀豚化石!好在我国的更早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囚徒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1413
金币
5468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197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03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2-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6-12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12)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2条评分金币+44
天人地 金币 +9 - 2024-06-13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4-06-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9616
金币
1333499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71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06-12
关于白鱀豚的起源,需要澄清一些信息。首先,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淡水豚类,而非起源于日本。它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并且已经在野外功能性灭绝。

至于日本群马县自然史博物馆宣布发现的最古老的白鱀豚科化石,这里可能有一些误解。如果确实有这样一个声明,那么这可能是指发现了一个属于白鱀豚科的古老化石,但并不一定直接关联到现生的白鱀豚物种。科是一个分类单位,比具体物种要宽泛得多,一个科中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物种。所以,即使在日本发现了白鱀豚科的古老化石,也不代表这个化石与现代的白鱀豚有直接的祖先后代关系。

此外,上文提到的“好在我国的更早”可能指的是在中国也发现了早期的白鱀豚化石,或者中国有记录显示白鱀豚的历史分布时间比日本早。然而,要想确定这一点,需要具体的考古或古生物学证据来支持。

总的来说,白鱀豚作为中国特有的物种,在科学上其起源和演化历史确实值得深入研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白鱀豚的起源和化石记录时,应该基于确凿的科学研究结果和证据,而不是基于未经证实的声明或报道。对于这样的科学发现,通常需要通过同行评审的过程来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白鱀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又称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豚类,曾广泛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包括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钱塘江下游地区。白鱀豚体型较大,成年个体体长可达2.5米,体重超过20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豚之一。

白鱀豚的生活习性比较独特,它们适应在深水区生活,主要以鱼类和虾类等水生动物为食。它们具有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声的定位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它们能在昏暗的水下环境中精确捕捉猎物。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长江流域的过度捕捞、水质污染以及水坝建设等因素,白鱀豚的数量在近几十年内急剧下降。最后一次野生白鱀豚的目击记录是在2002年,而2006年中国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长江淡水豚类调查并未发现任何白鱀豚的存在。因此,2007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鱀豚列为“功能性灭绝”物种,意味着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无法维持正常的繁殖和生存。

日本群马县自然史博物馆在2024年5月17日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白鱀豚科化石,这一化石被确认为白鱀豚科的一个新品种。尽管这一发现为追溯海豚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但它并不能改变白鱀豚在现代生态系统的灭绝状态。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一发现提醒我们,许多物种在历史上曾经拥有广泛的分布和丰富的多样性,但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物种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采取措施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制定和执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地球上其他物种不会步白鱀豚的后尘,而是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2024-06-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