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4-11-25
- 在线时间31970小时
-
- 发帖28140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57960
- 道行36950
- 原创106
- 奖券39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81402
- 金币
- 57960
- 道行
- 36950
- 原创
- 106
- 奖券
- 39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197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5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08-15)
—
在更早一亿年前左右的时间里,地球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颗直径十多公里的小行星直冲地球而来,这次撞击不仅造成了地球上75%~85%的生命物种消失,并且造成了地球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当时整个地球被一层有毒迷雾笼罩着,此时统治这颗蓝色星球达到1.6亿~2亿年之久的恐龙帝国急速退出历史舞台。在时间更早的2.5亿年前,有一颗直径更大的小行星出现在了地球附近,伴随着太阳系当时极其不稳定的引力场下,这颗直径高达几十公里的小行星慢慢地向地球飞了过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小行星被地球强大的引力拖拽至地球轨道附近,最后小行星开始加速向地球俯冲而来,小行星与空气摩擦时产生出数千度的高温,表皮开始剧烈燃烧,在与盘古大陆发生接触那一刻起,地球上的生物灭绝速度从1%瞬间加速至60%,直至数月后灭绝至95%以后才得以消停,此刻地球上的很多生命物种灰飞烟灭,甚至连化石都未给人类留下半块。这个时间段几乎是,统治了地球几千万年的爬行动物王朝尽数陨落。不难想象地球尽管受到了月亮和木星的全方面天体撞击,尚且恐怖如斯。如果换作其他星球遭受撞击呢?造成的后果又将如何?地球在太阳系内是幸运的,因为木星充当着地球的保护盾、守护者,在几十亿里它帮地球抵挡了无数次来自宇宙天体的撞击,它所遭受的撞击力度动辄就是大过于地球几十倍的撞击力量,可以说地球遭遇的天体撞击与木星相比就不在一个量级。木星遭遇小行星撞击次数。此刻我们先了解下木星史上遭受过的烈度最大的天体撞击事件,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它原本位于小行星带外侧,它以一个椭圆的轨道绕太阳飞行,其周期为11个地球年。1992年7月8日,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侵入了它与木星形成的洛希极限内(洛希极限;它指的是两个宇宙天体相互之间的引力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时的距离,部分网络上的大神也称它为引力界线。这时当两个天体相遇的距离小于洛希极限时,天体引力、质量较弱的一方就会被强大的一方的引力撕成碎片,这一切在相互作用力的加持后弱的一方就成为了强势一方的天体光环。当然谁是首位计算这个极限的人便顺理成章地以他为名,他就是爱德华·洛希。),小行星被撕碎后所有的固态汇合物便永久地留在了距木星表面4.3万公里处,这颗小行星被木星强大的引力撕裂成了二21块大碎块和无数个小碎片。当然,这整个汇合分解过程,远在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丝毫察觉。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在撞击木星的一年以后,位于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天文台拍摄到了这些围绕木星高速运转的碎片。与此同时,吉特峰天文台的哈佛太空望远镜从太空视角给予了证明。科学家们展开了夜以继日地工作,通过计算,天文学家们预言就在1994年7月17日至22日,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的21块彗核,将会以每秒60千米的速度先后撞击到木星大气层内,这也是人类前所未有目睹过的罕见的天文现象。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的名字代表了三位发现者,苏梅克分别代表尤金·苏梅克、卡罗琳·苏梅克,当然他们也是科学家夫妇,也同为天文学家。而利维则代表戴维·利维,他也是一位资深的天文爱好者,他们首次合作就发现了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的踪迹。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帕洛玛山山顶坐落着一座大型天文台,他就是著名的帕洛玛山天文台。1993年3月24日,几位天文工作者在这里照例进行天文观测,在望远镜移动至天秤星座区域时,突然发现未曾见过的天文现象,当然木星轨道也会移动至这里,天文学家这次主要目的是搜索是否有疑似接近地球的小天体。当天由于天气不太理想,天文学家对本次观测结果没抱什么希望。但是,参加观测的唯一女科学家卡罗琳·苏梅克,不希望让这次辛勤劳动的观测结果废弃掉。于是,卡罗琳·苏梅克以自己丰富的观测经验,她仔细地对观测结果进行数次审核证认。在检查中,卡罗琳·苏梅克突然从胶片上发现一个长方形的荧光影迹。卡罗琳·苏梅克马上拿出了木星以往的影像作对比发现多出了一些本不该出现的物体,这是什么东西?是莫名出现的天体?难道是因为在这次观测中因为天气原因导致了望远镜拍摄出错了?卡罗琳·苏梅克脑海中不尽的回想,这种现象不应该发生在木星身上才对。因为在曾经对木星的观测中遇到过比今天还要恶劣的天气,拿出拍摄的底片发现,前后两张底片上都存在有这个奇怪影迹,而且它在星空背景上有位移。心细如丝的卡罗琳脑际闪过一个念头,这极有可能可能是一颗刚出现不久的彗星。 由于该天文台使用的天文望远镜口径仅只有46厘米,分辨率仅能达到模糊地看出木星轨道附近的小型天体的轮廓。于是,帕洛玛山天文台科学家们请求美国基特峰天文台詹姆斯·斯科特给予观测证认该物体究竟为何物。时间来到1993年3月26日,斯科特使用90厘米口径的天文望远镜再次对木星周围进行观测,很快就证实这正是一颗彗核,的确是已经分裂成无数块的彗星。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这一发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科学界,世界各国天文学家在长达数月里对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有着很浓厚的兴趣。1993年3月27日,美国夏威夷莫纳克亚天文台也抓拍到了这颗彗星的彗核分裂成21块碎块的精彩瞬间。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西南90公里的基特峰峰顶,海拔为2096米(6880英尺)的基特峰国家天文台和哈勃太空望远镜几乎同步拍到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和木星撞击的照片,当然这两个天文设备目前处于世界较为先进的深空探测设备,拍出来的影像照片相当地清晰。经过两个天文台的科学家计算得出该彗星于1994年7月17日~22日之间,整个彗星的碎片将先后撞击到木星表面,撞击点就在木星背着地球一面的南纬约44°。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将要撞击木星的预测,一经公布就吸引了全世界天文爱好者们的目光。在撞击前的数月里天文学家们就纷纷准备各种观测设备,他们不仅要在本国观测,甚至远赴万里之外的南非,澳大利亚,南美,甚至到南极洲等地找到最佳观测位。当然我国几处大型天文台也都投入到了这次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观测工作中。其中就有首都北京天文台2.16米口径的天文望远镜,上海天文台1.56米口径的红外天文望远镜,云南天文台1米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江苏紫金山第三峰上的紫金山天文台的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等均投入了这次观测中。正如基特峰国家天文台预测的那样,彗木撞击事件准时发生。整个撞击过程在木星上空出现了爆炸、火球、闪光,在木星大气中形成了耀眼的黑斑。这次彗木撞击使天文学家们和天文爱好者们都迎来了一次大饱眼福观测机会,目睹了一次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罕见的撞击事件,整个慧木撞击极为震撼。这次发生在太阳系内的天体撞击事件也在天文学史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也为未来会威胁地球小行星的防治研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撞击木星的威力有多大?科学家通过与木星大小对比认为,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在撞击木星时的大小质量应该在 70~180亿吨之间。直径在5~10公里左右,依次撞上木星的碎片最小直径大于一公里,最大的碎片直径2公里,微小的碎片都在百米左右。这21块碎片在1994年7月16日至22日之间,分别以先后顺序进入木星的大气层,与木星展开一连串猛烈地撞击。果不其然,1994年7月16日20:15,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的第一块碎片准时问候了木星,它以21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俯冲而下,穿过木星大气层后瞬间开始燃烧,接着爆炸形成的火球绵延了方圆一千多公里,尘云径直冲上八百千米的高空。在木星万米高空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该区域的电磁强度维系在平常的9~15倍左右。彗星碎块撞击爆炸落点的温度甚至超过了1万摄氏度。这21次撞击中倒数第14、15、16次撞击最猛烈。第14块碎片以2000公里每秒的速度冲击木星撞击目标,所造成的爆炸范围就可以容纳下数十数个地球的大小,所腾起的尘云飙升至1000多公里的高度。第15块彗核碎片几乎侵入了目标的同一区域,这次撞击犹如火上浇油一般,引起了更大规模的爆炸,腾起的蘑菇云遮天蔽日,高度达到了惊人的数千公里,这是地球上有史以来从未见过的爆炸场面。最激烈的一次撞击,就是第16次彗核对木星的撞击。而第16块碎片的撞击威力堪称多次撞击之最,其爆炸亮度是第14块碎片的两倍,15块的一倍,并且撞击区域迎来了长达15分钟的持续性爆炸。这次撞击爆炸威力在木星表面造成的创面直径长达3万公里,是地球直径的2.5倍,并使木星表面的木纹型云层出现长达二十几分种的云层紊乱,整个木星大气层的气流和成分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据科学家们估算,此次彗木撞击事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8亿次通古斯大爆炸所释放的能量总和,并且在木星表面形成了数个直径超过1万公里的暗斑,这些暗斑将会持续上百万年才会缓慢消退。不难想象,如果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撞击拜访的并非木星,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那么后果肯定是让地球面貌彻底永久性改变,生命将难以继续维持下去,甚至生命体将永久消失在整个太阳系。当然即便是生命力顽强的微生物休想避免置身于茫茫的宇宙背景中,回头想想我们的地球与生命禁区的木星相比确实显得十分脆弱,而仰仗地球生存的人类却更加脆弱。在宇宙变化莫测的背景下,人类目前科技确实无法判断、预测灭世之灾会在哪一天降临到我们的头上,珍惜当下,过好今天、未来的每一天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