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4-11-30
- 在线时间25686小时
-
- 发帖6995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2417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791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69952
- 金币
- 2417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791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568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30
|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4-30)
—
在江西红色土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古村,有的声名远播,有的大隐于市,而坐落在江西最南端的雅溪古村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雅溪,一个优雅的名字,一听就觉得这是一块可爱的土地。早在一千多年前,陈姓客家先民就在全南的最西北选中了宝地,创建了一座村落,谁能想到这个村落如今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这是一处古老而又神秘的客家人聚居地,位于全南县龙源坝镇,距离县城约22公里,静卧在大山深处,以前去村里的路不太好走,正因为山路弯弯,成就了这里的纯净美景。2016年以优美的古村、传奇的古围、渊源的古祠、淳朴的客家风情,列入了中国美丽宜居乡村、中国传统村落,并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你异常沉静怀抱明清的风民国的水延续一脉香火一路风尘仆仆沧桑且疲惫一个冬日的上午一位外来客追随着你的目光辗转、逡巡从一篇隽永的散文里走出拐角走进一首缠绵的诗词里客家人的迁徙,是战乱的逼迫,他们一路南下,寻找自己的栖身之所,来到雅溪古村,不用登高就可举目是山,我真的感觉来到了一个净土一般的村落,这个古村与世无争,只有青山白云的宁静,唯一打破它寂静的是我们这些喧闹的游人。见过无数的古村古镇,早已对古村免疫,未料见到雅溪之时,内心却起了几分波澜,这儿古建遍地,这儿安宁祥和,知名度不高,游客不多,来往的人群中更多的是村民的身影,一栋栋老房子似乎在讲述着这个村落千年来发生的故事,如此宁静美好的画面,可以忘却烦恼~山环水绕,绿意盎然,“小桥流水人家”的既视感扑面而来,不远处还有人群的嬉笑声,意境清幽意远。村民们得知我们要来,在村口舞龙迎接,大哥大叔们耍得很溜,自个儿也很嗨。走入村落中,地面上仍保留了几条麻石板路,时光将麻石打磨出了温润光滑的质感,荡漾着怀古悠思,有着婺源一样的古韵,全是岁月的味道。它走过兴旺,也走过衰落,如今经过修缮恢复,一下子仿佛又从寂寥中苏醒,凤凰涅槃。这里保留着大量客家文化特色的建筑,白墙青瓦,见证着往昔旧梦,村中没有一栋钢筋水泥结构的民房,每一栋房子都是土木结构,配上村子中种着的绿树,黄绿相间的村子带着一种养眼的功能,让人舒爽。有些危房经过了维修,墙外层敷了一层粘性强的黄泥巴,这种新旧冲突感让我聊生兴致。雅溪古村虽不及浙江新叶村、江西篁岭村那么有名,但它自有的气质却是别人所不及的。来江西,如果不去婺源,那就来雅溪村,任你随意穿梭,引你流连忘返。飘渺的云、暖意的冬阳,都为这里的景色自带上一层滤镜,庭院深深,水烟袅袅,雅溪村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处处深藏着农耕文化。越往里走,越能感受到这里浓郁的乡土风味~如果你见惯了城市的浮华,不妨走进雅溪村,感受暖冬里蕴含的一番古雅诗意,不染浮华。时间在村里按下了暂停键,不用坐时光机,就能重回明清朝代,漫步其中,恍若时光无声无息地倒退了百年。“遍地无如此处雅,停车勒马且闲闲。”500多年前明代文学家王阳明笔下悠然雅致的乡村生活,恰恰是今日雅溪古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村里垂柳流水,小巧雅致,又何妨当一回“守拙归园田”的现代陶渊明。徜徉在村中的巷陌,岁月刹那间变得如此柔软和缓慢……老人们躺在摇椅上用目光追逐云朵,看邻家的大妈磨刀切肉,等村口的大叔吆喝喝酒,这是村民的日常。鸡、狗在屋前屋后悠闲地散步,在这里,一切都是自然生长。在这里待一段时间,每天喝喝擂茶,晒晒太阳,没事儿的时候去周围跑跑,随便看什么,那都是如诗一般的日子。相对于大众化的人挤人热门旅游地,我更喜欢来这种人少、景美、山野的地方,而这样的地方,有利于让自己回归本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村巷里小孩在欢脱玩耍,老人不慌不忙缓慢前行……你小时候是否像我一样顽皮,点燃鞭炮然后往女孩身上一扔,吓得她哇哇大哭。看到这些铜像就想起了儿时的自己,将童年的美好回忆放映一遍,带来心灵上的片刻安慰。雅溪人自古是重耕重读,走进雅溪书院,一股书香味迎面而来,看着书架上摆放着的书,我又想重返学校读书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纷纷扰扰的世界里,需要给急躁的内心沉个淀,在书海里寻找明天。岁月如梭,踏步向前,寻找乡村生活有温度的烟火气,为美好启程。村民住的房子只两层高,栋栋接地气,很久没住在踏实的土地上了。村里大部分是“九九”、“三八”、“六一”人员,不过也有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他们在村里开着餐馆,甚至民宿。来到村里,最好不要匆匆来去,可以选一间民宿住下来,当一日闲人。如果有一天不可避免的老去,我希望能有一个望山而建的小屋,要的不多,门前有块自己的土地,自己从井里打水,自己种菜,回归简单而慵懒的生活。不用刻意去迎合什么,来到雅溪,就取一角,站在这里静静地的感受眼前的一切,就觉得十分美好。村庄就该村庄的样,不设洋展厅,雅溪村的农耕文化馆值得一看,馆内分为生产用具展区、生活用具展区、手工坊展区,收集着来自农家生产、生活的传统工具200余件,利用实物展示农业生产、劳动生活和历史沿革,让我们看到了农民的昨天。步入尘封的记忆,看着就特别有回忆感。宗祠乃农村的一种特殊文化,陈氏祠堂是雅溪陈氏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每逢春节、端午、中秋或红白喜事,族人们便相聚在宗祠,一边吃喝,一边饮水思源,颂扬祖先恩德,共绘未来蓝图。一场大戏刚从村中心的戏台落幕,撩得游客上台过把干瘾,看呆了脚前的熊孩子。古村里有美食坊、农家乐、茶室、民宿、书院等,每一个为生什而努力的人都值得我敬佩。如果你觉得在一个地方呆腻了,不如暂时逃离当下,去远方透透气,跟着村民劈柴喂马,放牧唱歌……走累了坐下来,吃一碗嫩滑的山水豆腐花,来一杯客家酿制米酒,感受这里的客家文化气息。村中心摆了很多摊子,有卖熏鸡的,有卖茶饮的,都可以免费品尝,富龙我发现一吃货揩遍所有摊子的油,她午餐可免了。不光是卖吃的,也有卖工艺品的,看中了,不妨剁手,商家纯朴,不诓客。现场制作的也有,让你看得见真材实料,放心购。如果说每个古村都有自己的名片,那么雅溪的名片就是围屋。赣南有“围屋之乡”的称号,而雅溪古村的围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过了一会,村里突然热闹起来,跟着人群而去,原来是土围楼前在表演车马灯。想起了小时候自己的村里,一有丁点动静,小伙伴马上叫上基友、闺蜜,聚伙去看热闹。车马灯是什么鬼,这是一种在全南流传的以四灯二车一马为表演形式的民俗舞蹈,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只在每年正月表演,很有趣味性。车马灯是一种老套的民间艺术,这个剧种一直代代口传,表演者为一生二旦二丑,生角戴纱帽、挂口须,旦角头饰绛珠、手拿花扇,丑角则车夫短打装扮。围观时身边的人都忍不住小声嘟囔,说这个表演没看过,结束之后掌声还延续了很久~你是今天的主角,为你喝彩。欣赏完欢快的车马灯表演,我们走进了非常期待的围屋。即使你去看过福建的土楼,你还是应该亲自来雅溪古村感受一番这个村的土围和石围,雅溪围屋素有“古代别墅”之美誉,被歪果仁称为“东方古城堡”,惊艳程度不亚于福建土楼,多看一眼就沦陷了~土围的正经名字叫“福星围”,建于清朝咸丰年间(1856年),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呈长方形“口”字,由三合土与鹅卵石混筑,高三层,每层17间房,墙体厚,窗户小,冬暖夏凉,里面可住51户。土楼是家,更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围屋有炮角四个,透着几分神秘和无奈。沿着围屋的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坪、楼门、门厅、环廊、天井、厅堂,天井比例瘦高,二层以上均有内环廊,设计紧凑,别具一格。她不只是一栋建筑,更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客家先祖多数来自中原,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到全南安居,单凭一户之力,无法对抗天灾和敌患,只有抱团才能安居乐业,围屋就是客家人群居文化的产物,就像一个独立王国,许多历史之谜等待我们去解开。兜转在围屋里,恍如时间出现错觉,在这封闭的围屋里,在围屋的戏台上,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人间悲喜剧?世代客家人在此繁衍生息,从而令客家文化历代流传。这里的客家文化保留得很好,打糍粑、做擂茶、车马灯表演、编织“蓝巾帕”、舞“香火龙”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一盏灯,把记忆带到明朝,诉说陈氏家族的发达;一杯惜福(锡壶)迎客酒,暖胃暖心;一座楼的故事,与你轻声细说。蓝巾帕本是北方的头巾文化,客家人将它带到了南方,这是个技术活,纯手工制作,工艺繁复。客家长寿老人在土围里用织布机向我们现场演示省级非遗项目蓝巾帕制作的技艺,看者无不叫好。晒在室外的蓝巾帕完胜乌镇的蓝花布,让我爱上了民族风。客人来了,先敬一碗擂茶。雅溪的擂茶,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擂茶可以说是至今保存的最具原始形态的饮茶方式,被称为中国茶文化中的“活化石”。这次在雅溪古村富龙我有幸品尝了客家擂茶,若是不说,还以为是一碗茶制的糯米汤。它是用茶叶、花生、绿豆、糯米、山苍子等原料放在一个陶制的擂钵里边,擂约半个小时,然后用瓢筛滤下擂过的茶,倒入铜壶,加水煮沸,擂茶便做好了,打开壶盖,满屋子香气四溢。作为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饮茶方式,擂茶的养生价值特别的高,不仅能消食健胃,还能够防治疾病、减肥排毒、祛湿避瘴,过去农村医疗落后,儿童感冒了父母就冲擂茶给子女喝,一喝就愈,赛过灵丹妙药。据说,以前的夏天,这可是田间地头最好的饮料,农家里朴素的味道,田间的乐趣,跃然碗中!坐在有天井的老房子里,吃碗客家特有的擂茶,看屋檐上肆意滋长的青草,茶的清香,空气中流动着的亲切,心里不禁感叹,这是个神仙呆的地方啊!打糍粑是个力气活,通常是男人们的事。吃糍粑则是小孩子和女人们享受的事。在雅溪古村,除了土围楼,还有一座石围楼值得一看,土围是陈受硕、陈受颖等叔侄四人建的,石围则是陈受颖的儿子陈先学建的。两座围屋相距百米,都是方形结构,美炸了。树大分杈,业大分家,陈受颖的儿子陈先学在村庄的另一块地上为自己的小家建了一幢楼,此楼不小,是石围,名曰“雅凤围”,建于清光绪年间(1885年),虽比福星围要年轻一些,但也是一座百年古围屋。石围“雅凤围”坐东朝西,依山傍水,呈正方形“口”字,大门用排石条砌成,3层门固如碉堡,4层围屋均用砖木结构,每层13间,这得撒多少银子呀?围屋地下排水系统良好,具有四水归堂的特点。墙根离地约1尺多高处,有一喇叭形漏斗,是用来排污水的。石围布局科学、结构严谨、防御得当,打起仗来是碉堡,放下土 炮是居家的多功能建筑,也是一部生动的客家变迁史。进围内须经过唯一的围门,围门设有外铁门、中闸门和内木门,只要围门一关,外人莫想进来。楼上有米仓,院内有水井。相传,墙面是用糯米粉、红糖和蛋清搅和粉刷上去的,没东西吃时,可剥下来用水煮充饥。温暖的阳光给石围撒上了一层光芒,卧室、仓库、过道、回廊、门窗、楼梯等多变而又统一,疏密有致、通风讲究、采光合理。屋内有一口冬暖夏凉而甘甜的“女儿井”,百余年来,清澈凉爽的井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围屋里的客家子孙,村民至今仍然是从这口井里打水。从土围到石围,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变化,展现了不同时期赣南围屋的发展过程。两座围屋旁的山水环境优美,空间轴线对位清晰,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学的理论,代表了赣南围屋文化。介绍至此,有人肯定要问,它和福建土楼有啥区别呢?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形状!福建的土楼是圆的,全南围屋是方形的,四个边角都是碉楼或炮楼,有如堡垒。古村天然去雕饰,惊艳好时光,回首间豁然发觉,竟已不知不觉过上了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