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5-01-22
- 在线时间26423小时
-
- 发帖7082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15427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976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70825
- 金币
- 15427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976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642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1-22
|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19-06-19)
—
前几天,“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炮轰“童书进校”,又上了一把热搜。因被网友戏谑“童书作家榜”榜上无名,郑渊洁发文质疑部分童书作家销量作假,指出有些同行打着讲课的幌子,和书店、学校勾结起来,兜售童书。对此,有网友认为,这纯粹是郑渊洁与同行在名利场上的争夺罢了。但事实上,这并不是郑渊洁第一次揭露这种乱象。早在2016年,他就给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袁贵仁写公开信,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作为公认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包括《魔方大厦》《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大灰狼罗克》等等,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舒克和贝塔》 而他也将自己对于世界的批判性思考,融入到了这些故事与角色当中,其中不乏涉及到教育问题的作品,比如《皮皮鲁驯兔记》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辛辣黑暗到让人细思极恐。就在去年,这个故事被拍成了真人短片,口碑不俗,看的人却不多,所以咱们今天就来一块看看——《驯兔记》。故事的男主,自然就是活泼调皮的皮皮鲁了。他在升入小学后,和好朋友梁果一拍即合,组成了一个兄弟联盟,每天玩耍得十分愉快。但是想也知道,他们这样顽皮叛逆爱顶嘴的孩子,老师是不会喜欢的。皮皮鲁的班主任徐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就被他气得够呛。当时,徐老师提出了个问题—— 一只皮球掉进坑里了怎么办?别人的回答都很靠谱,什么用网捞啊、往坑里倒水啊,可到了皮皮鲁这儿画风就变了,他直接来了一句——坑深不?深就让我爸再买个球好了,我们这么大的孩子,去捡球会不会不安全?由于这个回答“不走寻常路”,徐老师气得当场就和皮皮鲁互怼起来。但意外的是,还没等她说完,一个十分懂事的小女孩就突然站了出来,替老师呵斥皮皮鲁,马屁拍得贼溜。紧接着,奇幻的一幕发生了,小女孩在表完“忠心”之后,长出了耳朵,变成了兔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说到这个故事的核心设定了。原来,在这所学校里,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孩子们培养成听话的人。如果哪个孩子符合了标准,就会变成乖巧的兔子。而为了让学生们以变成兔子为荣,学校把这个表忠心的小女孩塑造成了典型,还进行了表彰大会,号召大家向先进兔子学习。没过多久,表彰大会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全班同学里,除了皮皮鲁和梁果,都陆续变成了兔子。这使得他俩反而成了异类,遭到排挤,被同学们说成是怪物。而为了实现“全兔班”的梦想,徐老师先是召开家长会,在会上对皮皮鲁的爸爸狠狠数落了一番——你家孩子拖了全校的后腿,不严加管教后果不堪设想,你作为家长得上点心!接着又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策略,对皮皮鲁和梁果进行单独授课。最终,由于梁果出身单亲家庭,爸爸又要照顾自己、又要忙于工作,在徐老师的强势教导下,他也只好放弃抵抗,变成了兔子。于是这样一来,全班的“人”,就只剩下皮皮鲁一个。徐老师秉着“不放弃任何一个”的原则,三番五次找皮皮鲁爸妈谈话。皮皮鲁爸妈在了解到情况后,也决定加强家庭教育,想办法让皮皮鲁早日变成兔子。他们先是让皮皮鲁多吃萝卜,把皮皮鲁房间涂成红色,还摆满兔子形象的画、玩偶、生活用品,对他进行洗脑;看到没有效果后,他们又偷偷把据说能长耳朵的药,放进皮皮鲁的饮料里,每天晚上测量他耳朵的长度。这事自然瞒不住机灵的皮皮鲁,但看到爸妈终日为此伤神,他想来想去,决定用假耳朵蒙混过去,让爸妈消停,等到了学校里再摘下来。但没想到,徐老师见到皮皮鲁并没有真的长出耳朵,再次找到他的爸妈问责,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而就在这个时候,皮皮鲁遇到了徐老师的女儿。从对方口中他才得知,徐老师为了“全兔班”殚精竭虑,每天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皮皮鲁感觉很过意不去,但他又不愿意改变自己真实的个性,那怎么办呢?在故事的最后,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戴上兔子头套。就这样,爸妈放心了,徐老师的愿望也实现了。但只能在头套下生活的皮皮鲁,却变得郁郁寡欢。直到有一天,他独自走进树林里,遇到了郑渊洁所饰演的“大熊猫”,对方告诉他——没关系,这只是一个童话。下一秒镜头一转,皮皮鲁一脸困惑地从床上醒来,影片就此结束。所以,这真的只是一个童话吗?我觉得,是,也不是。在短片的最后,镜头借助皮皮鲁的视角,落在了墙角的兔子头套上。对着镜头,兔子眨了眨眼睛。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尾,隐藏的寓意再明显不过——在影片里,故事可能只是个童话;但在现实中,它却以另外的形式上演。其实,《驯兔记》并不是一部独立的短片,它与《鸡汤泡面》、《鬼打墙》和《官能许愿》三个短片一起,构成了电影《故事贩卖机》。但在豆瓣上,《故事贩卖机》的评分只有5.9,《驯兔记》却高达8.1。可见相比其他短片,《驯兔记》的立意和深度要高出许多。首先,《驯兔记》是一个教育问题的寓言。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因材施教被说了很多年,可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学校、老师、家长都没有太高明的办法。他们能想到的,就是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成为他们所认为的“好学生”。可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观念,抹杀了无数孩子的个性与创造力。更可怕的是,因为这样的教育,很多孩子早早丧失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为了获得认可、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他们沿着不敢叛逆、不愿叛逆、不屑叛逆的路径长大,最终要么变得人云亦云,要么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郑渊洁曾经说过,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孩子,看他适合哪种方式;坏的教育是用一个方法教50个孩子。而他自己,也的确践行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当年,在儿子小学毕业后,郑渊洁因不满应试教育的摧残,让儿子在家进行自学。为了打造适合儿子的教育方式,他亲自编写了10部家庭教材,全部以童话的手法撰写而成,内容涵盖了哲学、法律、道德、性知识、艺术、数理化、安全自救等方方面面,让人眼前一亮。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郑渊洁这样,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每一个家长却应该付出足够的重视,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地将他们教育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说回这部《驯兔记》,往更深的层面挖掘,它所探讨的其实还有社会对于个人的驯化过程。要实现对人的驯化,首先就要有权威。在《驯兔记》中,学校和老师便代表着权威。他们掌握着话语权,不允许有任何的质疑和反对意见。一方面,围绕着权威,表“忠心”是获得认可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权威也需要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对这种行为进行物质上的回馈和精神上的奖励。这样一来,服从便成为了被推崇的事;率先服从的人,也成为了其他人效仿的榜样和模范。但是,对于皮皮鲁这样天生反骨的人,好孩子的榜样和公众面前的表扬,不足以让他放弃自我的坚持。所以我们看到,徐老师在严厉管教无效之后,打起了情感牌。她拉拢家长,让皮皮鲁和梁果两人产生对亲人、对老师的愧疚,进而内心动摇,说服自己成为顺从的一份子。折腾到最后,皮皮鲁看到徐老师的女儿时,终于缴械投降,选择了戴上兔子的头套。这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因为皮皮鲁本质上并未改变;但实际上,这种无形的压制,已经戕害了自由。这个时候的皮皮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契诃夫在《套中人》里塑造的那个诚惶诚恐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以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拼尽全力却只能做到“外圆内方”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把自己装进了套子里。尽管戴上头套的皮皮鲁,被社会驯化得不够彻底,但他已经不会对权威构成任何的威胁了。到了这个地步,唯一痛苦的只有他自己。想想看,这个故事不也正映射着我们很多成年人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吗?郑渊洁的童话就是这样,故事饶有趣味,讽刺又深入肌骨。他不仅仅是在讲童话,更是在给小朋友的心里种下一粒对人性、对社会思辨的种子。有人批判这样的童话过于暗黑、少儿不宜,可我认为,孩子们能看到这样的作品不失为一件好事。这样的童话会告诉他们,变成顺从的兔子,并不是唯一的道路,对于自己的人生,他们有选择方向的自由。这不正应该是我们对于孩子的期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