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在发现动脉有了粥样硬化之后,医生都会把低密度脂蛋白蛋固醇(LDL-C)作为一项严格控制的指标,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指标要控制在多少才可以呢?回答,LDL-C的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其具体控制的指标,则与疾病的程度相关。
一、LDL-C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原因。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年龄衰老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会使血管内皮发生损伤。LDL-C就会从损伤处进入血管内皮之中被巨噬细胞吞噬,之后会转化为泡沫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所以说,无论是何种因素损伤了血管内皮,最终LDL-C才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直接原因。而LDL-C进入血管内皮的程度,与其浓度相关,减少血液中LDL-C的浓度就可以阻止粥样硬化的进展。
二、对于不同患者的不同要求
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群,LDL-C的正常值为小于3.37mmol/L,也就是在医院体检时体检单所给出的参考正常值范围。但是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有肥胖、吸烟、“三高”、遗传史等危险因素之一,就建议把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
如果有多于三个危险因素并存,则要把LDL-C降至2.0mmol/L以下才可以。如果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或是已经发作过脑梗、心梗等血栓相关的疾病,就要把LDL-C降至1.8mmol/L以下才可以。
这是因为,有相关试验证实,当血液中的LDL-C降至2.0mmol/L以下的时候,血液中的LDL-C就会停止向血管内皮中转移。当血液中的LDL-C降至1.8mmol/L以下的时候,血管内皮中的LDL-C就会转移回血液中。
要注意的是,只有那些尚未被巨噬细胞吞噬的游离态LDL-C才可以转移回血液,而已经沉积在泡沫细胞中的LDL-C无法转移。也就是说,降至LDL-C的浓度,可以阻止粥样硬化斑块的继续进展,但是不能消除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形成,就无法逆转。
三、降低LDL-C的方法
对于轻度的LDL-C升高,通过生活干预的方法就可以降低。血脂主要来自于脂肪类的食物,尤其是动物脂肪和内脏,所以想控制血脂就要不吃这些脂肪类食物。其次还要控制甜食和总热量,因为营养物质在体内可以互相转化,摄入过多热量最终也会转化为脂肪。
运动对控制血脂比饮食控制更有效,有效控制血脂,需要每周五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要注意运动需要心率加快,身体微微出汗才能达到“中等强度”的锻炼要求。推荐快步走或是以大于15公里的时速骑行。
当生活干预无效的时候,就要依靠服用药物来控制了。最常用的药物就是他汀类降脂药,使用的时候需要根据血脂情况,有无合并症以及是否与其他药物合用等情况,由医生来选择最适合的他汀种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