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佳节,年近百岁的我,仍不免思念父母,怀念亲人,难忘90年前的中秋之夜,跟随母亲和姐姐出门踏月之事 。
那是一个月白风清的中秋节。晚饭后,一家人捧出月饼、瓜果,敬过月光娘娘,天井里矗立着一人多高的斗香,升腾着袅袅青烟。父亲和兄长们围坐在摆满果馔美酒的八仙桌前,准备吟诗赏月;母亲和姐姐们忙着换衣打扮。中秋踏月是女人们的事,我这个“半桩子”男孩顾不了这许多,和小哥哥一起,缠着要跟她们出去 。母亲告诫我们:“出门踏月不能调皮乱跑,要慢慢散步,欣赏月光下的夜景。”
出大门南行,穿过题字“集贤里”的砖拱圈门便直上冒家桥。这座桥不算高,也要登上二十多级台阶才到桥顶。倚着桥栏望月,果然比平地上有趣得多。伏在桥栏上看河,波光灯影中,河里也有一个月亮在摇摇晃晃。我捏着裤袋里的一块小瓦片,真想溜下河坎去打个水漂,看看打碎的月影。面对静谧的夜景,仰望一碧如洗的蓝天,一轮明月当空,草丛里秋虫在唧唧鸣唱,再看看母亲和姐姐聚精会神赏月的样子,我打消了打水漂的念头。
下得桥来,迎面又是一道圈门,圈门上有块石额,曰“观风巷”。问母亲此名的来由,她笑答:“这个风字不仅仅指风向 ,还指民风民俗。过去县官上任,要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情况和民风民俗。这一带是平民聚居的地方,可以体察到民风民情。”现在想来,也许就是这番话,引导我长大后对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穿过观风巷,左边是著名的古迹“文殊禅院”,院前那座高耸入云的文峰阁,连同阁前那几棵挺立舒展的美人松,在月光下形成了一幅美妙的剪影 ;右边是一大片农田,稻穗沉沉地垂着头,迎风摇曳。再上前是巍峨的城墙,在城墙顶上放眼望去,夜色空旷。一阵凉风吹过,姐姐唱起了《渔光曲》,我和小哥哥跟着唱起来:“云儿飘在空中,鱼儿藏在水中……”母亲坐在城垛上吹口琴,为我们伴奏。这场小小的音乐会引来了众多乡亲,大家兴趣盎然,自然地围成一个圈,唱着歌儿,击掌打着节拍,沉浸在愉悦之中。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家人各奔东西。每年中秋,数不尽的乡情乡愁,只剩下吃月饼这一古风。不管身在何处,是夜,我总喜欢到室外走走,追忆童年的那次踏月。
作者 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