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8阅读
  • 0回复

[妇幼专题]真正的母爱,不是对孩子不罢休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5366
金币
159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126
斑龄
188
道券
1011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95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09-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2-25
— 本帖被 疾风-劲草 执行加亮操作(2018-02-27) —

真正的母爱,不是对孩子不罢休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龙应台曾写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也许有的妈妈会说:“我的孩子还小啊,“放手”对我来说还早!”其实不然,越早看清并成长自己,才能让我们更淡然的看轻“亲子分离”哦!本期专家会客厅,我们就来听听哈佛妈妈郭力分享的经验吧!

父母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这几年,我读过许多心理学方面的书,受益颇深。我也在不停思考:父母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除了早年的抚养、青少年时期的教育,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孩子成年后,究竟是期盼者、提出要求者、关心生活冷暖者,还是陪伴者和同行者?
北京大学才女赵婕的一段话一度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刷屏”:“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地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我对这种观点非常欣赏,深以为然。
真正的母爱,不是对孩子不罢休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正如尹建莉所说:“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没有父母的自我成长,就没有健康的亲子分离

从物理空间上来说,月月与我们分离的时间比较早,高中时期,她就独自一个人去了遥远的国外读书,不同于现在许多孩子上大学之后才真正在物理空间上跟父母分开。但从我的观察和体会来说,与物理空间上不在一起的生活分离相比,孩子成年后心理上的分离,才是对父母更大的挑战。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独生女,30多岁了,去国外出差需要赶早班机,她的妈妈还会在几百公里外的老家早晨四五点钟给她打电话叫起床,她出差在外的每一天都要跟妈妈发信息、发语音……其实这个女孩不是个例,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大堆不同版本的亲情故事,这种关系温暖、亲密,让人舒服,很容易令人沉浸其中不愿出来。我们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母慈子孝”,可能有利于家庭和谐,但不太利于人的心理成长。我们的父母跟子女之间的关系,往往都比较黏稠,很多人几十岁了,生活上依然需要父母照顾,精神上仍旧没从父母处独立出来,没长大。
这与父母是有很大关系的。其实孩子成年后,就像迫不及待离巢的小鹰,此时更难接受分离的不是孩子,反倒是父母。因为很多父母,几乎所有的生活重心、计划和安排都是围绕孩子的,孩子一走,他们的生活也空了,所以才会电话、微信追着在外求学工作的孩子满世界跑,或者干脆跑到孩子身边,“照顾他们的生活”,其实是满足自己不能面对分离的需要。
父母放手,才能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这么看来,父母也是需要自我调整和二次成长的。在我的体会中,没有父母的自我成长,就没有健康的亲子分离,孩子很难走出共生,走向独立的心理状态。
除了阅读带来的启发和内省,月月也从她的留学生活中给我带来了一种更广阔的视野。她经常给我讲一些在美国遇到的有意思的人和事。读高中的时候,她有一位特别要好的女友,这个女孩经常邀请月月到自己家做客。她家隔壁住着一位芳名海伦的老妇人,八九十岁了,一个人住。只要看到月月去好朋友家做客,海伦就邀请“与她同名的小姐”(月月的英文名字也是海伦)和月月的好朋友到她的花园里摘菜,招待她们喝茶聊天。海伦文化修养很高,也非常幽默,每次拄着拐杖见到月月她们,都会强调:“实际上我不需要这个……”月月说,跟她聊天,完全不觉得是跟一个暮年老人交谈,她读过很多书,思维敏捷,不管谈什么话题,她的观点都睿智又犀利,丝毫没有落伍或者过时的感觉。
月月还遇到过一位90多岁、义务辅导年轻人写作的教授,给我的印象也非常深。他的写作公益课堂非常受年轻人欢迎,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他眼睛看不见了,但仍然坚持给年轻人辅导。他说:“我只是眼睛看不见了,但不影响我的思考和我的分享。”
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都给了我很大激励。他们跟我平时看到的、接触到的大多数老年生活很不一样,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蓬勃的生命状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不依靠子女而继续。他们有独立的内心,也有独立的生活,他们的生命活力延续得长久而积极。在我看来,这是孩子成年后,父母得体退出后理想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让我很向往。人生应该是这样过的。但如果不具备自我成长的能力,怎么可能会在八九十岁时保持那样的状态?
放手是为了更“亲密”

当然,也有很多朋友跟我说:“我不敢把孩子撒手撒得那么彻底,要不然他慢慢地就跟我不亲了。”我倒觉得,孩子成年后能否与父母保持亲密的关系,其实更健康的是一种心理上的相互理解和认同,而不是靠生活上的密不可分来维系,那只是表面上的“亲密”,度如果把握不好,还容易让孩子有被干涉、被控制的感觉。
我女儿什么都会跟我说,觉得我能理解她,这关键在于父母是否善于跟她沟通,是否是那个让她什么快乐和苦恼都可以共享的人。
你要能承担这样的角色,孩子与你的亲密就会保持得非常长久。这也是我对真正的亲密和分离的理解。


[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8-02-27 17:50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7
疾风-劲草 金币 +17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8-02-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