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69阅读
  • 0回复

[养生保健]为何空调房呆久了总是皮肤干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278
金币
35578
道行
18937
原创
750
奖券
336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6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4-11-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6-13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17-06-15) —
我自幼在机关大院长大,每年放暑假整个大院的孩子就像出笼的鸟一样,在楼道或空地上疯跑。当时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到小卖部买一根冰棒,坐在树荫下面乘凉。天气实在太热了。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的大人都拿着盆子往家门口洒水,指望用这个办法能凉快一点。

整个80年代的记忆都是炎热的,电风扇无济于事地吱呀吱呀地转,半夜睡不着就整个人坐在阳台的洗衣池里,到楼顶的天台铺个草席和蚊子作伴,黏糊糊的汗水停滞的空气。

家里买了台假空调

其实我们家是有机会提前享受清凉的。我很清楚记得有一个周末的下午,伴着一阵沉重的脚步,一个年轻人来敲门。爸爸开的门。他说要推销一种机器,可以让空气变得凉快起来。我的目光从他们两个人的缝隙中穿过,落在那个年轻人身后的一个大箱子上。

“试试吧。”爸爸闪过身,让他进门。他非常费劲地把那个大箱子拖进家里,拆开,露出了一台笨重的机器。插上电以后,机子轰轰地响,很快就从机器前面的隔板里吹出了风。那不是电风扇吹出来的哪种热风,而是实实在在的凉风。

“这个是什么机器,太厉害了!”我拽着爸爸的衣角,“买下来吧。真好啊。”

我忘记爸爸是怎么和他交涉的,反正最后那个年轻人走的时候没有把那台机器再扛下楼(我家住在6楼,当时可没有电梯)。因为它实在太重了。我爸和我想给它挪个位子,差点都没搬起来。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按照要求把全家门窗都关起来,围着这台轰鸣的机器,等着房间变凉。等了大概1个小时,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虽然前面的确吹出来的是冷气,可是房间的温度还是降不下来啊。是坏了吗?还是没按说明操作呢?再等等,马上就凉了……最后实在闷得受不了,还是打开窗户透透气吧!

直到几天以后,当电工的隔壁邻居来串门,才给我们解开了疑团。原来这个东西并不是推销员所称的空调,只是一个做成空调样子的吹风机而已,我们被骗了。为了这事儿,爸爸被全家念叨了很久。

我牢牢记住邻居说的一句话:“真的空调是会滴水的。”

滴水,也就是让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是空调和电风扇的本质区别。因为发明空调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凝结空气中的水分,控制室内的湿度。

威尔斯·开利和第一台现代意义的空调

时间倒转回1902年的美国水牛城。尼亚加拉大瀑布修建的水利发电站,让它成为北美洲第一个大规模供电的城市,而地处五大湖区和伊利运河交界的便利水运吸引了钢铁、面粉加工等工业企业和爱尔兰、意大利、东欧的产业工人。

在这座繁荣的工业城市里,有个叫威利斯·开利的25岁的年轻工业设计师。他所供职的公司名为水牛城福格锻造公司,是当地一家备受尊敬的锻造、风扇和热风炉的供应商。在为雇主工作一年的时间中,他贡献了采暖设备、木材烘干窑和咖啡烘干机等多项设计。因他的优异表现,公司任命他为新成立的实验部门的供热工程师。

而开利上任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帮助布鲁克林的一家平板印刷厂解决难题。印刷车间的温度很高,湿度很大,纸张在这样温度和湿度都不恒定的空气中,容易膨胀。印刷的时候,就会套不准油墨,带来浪费。

印刷车间我是待过的。因为家人的关系,我从小就在铅字排版车间里面玩。稍大一点就喜欢窜进印刷车间。从印黑白报纸的北人机玩到印四色彩版的德国海德堡。

在开动印刷机之前,印刷工人首先要将制作好的菲林片制成ps金属板,装到机器上。如果一张报纸有2种颜色,就要制作两张不同颜色的板,如果是四色印刷,就要按照CMYK的配比,制作4张板。调校这些板的位置非常关键,如果没有对准,最终出来的就是废品。


海德堡四色印刷机
开利遇到的就是这个问题,纸张的变形导致油墨套不准。

怎么解决呢?开利想的是如何控制印刷车间的湿度。让纸张在稳定的空气环境里工作。公司相信他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加湿空气不难,反过来操作应该也很容易。

但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他们用吸饱氯化钙盐水的粗麻布套在滚筒上吸收水分。这种设备的确可以去除湿度,但会加热空气,还会带来盐份和难闻的味道。这在印刷中是不能接受的。

怎么办呢?开利一时想不出答案,只好先下班。在等火车的时候,他还在思考,冥思苦想的他猛抬头看到天空中弥漫的雾气,顿时开了窍。雾!不就是空气遇冷以后水分凝结的结果吗!如果把印刷车间里的空气降到露点温度(空气中所含水汽达到饱和而凝结时的温度),不就可以控制湿度了吗!

1902年夏末,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第一套现代意义的空调在布鲁克林的印刷厂安装成功了。次年春天,提供热交换的冷却水被改进成了氨压缩机。这套空调设备可以保证印刷车间全年保持在55%的恒定湿度,冷却效果等于每天融化49吨的冰。

知道了空调被发明出来的原意,就可以理解为何在空调房呆久了皮肤总是干干的,同时也可以想见,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对于增加湿度效果并不明显。


开利打开空调引擎

第一台现代意义的空调
开利的传奇还在继续。

1906年,开利发现了“持续性露点降低法则”,基于这个发现,他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部自动调节空调。

1907年,开利设计的空调卖到了日本,横滨的富士丝绸纺纱公司是第一个外国客户。开利的空调为纺纱工厂减少灰尘和静电,大大提高了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

1911年,他向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公开了他发现的“合理湿度公式”(一张对空调装置进行合理计算的曲线图),被后人称为“《大宪章》一般的空气干湿表”,成为空调行业的计算标准和依据。

1915年,开利自己开了公司。

1921年,开利发明了离心压缩机,从此空调体积大为缩小。

1922年,他用无毒的冷却剂代替了氨,从此空调走向商场、剧院、餐厅,走向轮船、火车、飞机和航天器……

开利拿到的第一个发明专利
可是在50年代以前,住宅空调依然十分少见。要知道在反映美国60年代生活的《广告狂人》里,身为创意总监的唐,家里还是没有空调的。而到了1972年,45%的美国家庭拥有了空调,其中32%使用了单体式的。

其实从19世纪开始各国都在研究降温制冷的办法。而开利之所以会成功,正是因为他研究可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的系统,打败了众多竞争者,被推广引用到各类工业领域,再慢慢转向民用,一战以后的浮华城市给他带来了商场、剧院、酒店的订单,二战以后的婴儿潮带来了广大家庭的订单。每一次发明都踩准了时间点。一个好的发明家,同时也应该是个好的商业家。


《广告狂人》第一季第6集
说回我们中国

在1984年一份国家轻工业部撰写的《全国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市场调查和预测报告》中提到,1981年全国风扇的产量是1050万台,名列世界前茅,其中南方10个省的普及率是62%,而此时美国的空调普及率已经达到70%。另一方面,当时我国电风扇的税率是恐怖的25%,是根据解放初期奢侈品的标准规定的。

即便是这样,为了度过炎热的夏天,南方人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买一台电风扇。

而到了1988年更不得了,那一年,先富起来的时髦上海人已经把空调请进了卧室。7月份家用空调卖了300台,把1985年以来的库存量都争购一空。要知道当时的空调价格还没有低于1000块钱的。

按照我们现在的思维,产品卖得火爆多好啊,工厂加紧生产赚钱呗。可是《文汇报》不喜反忧,在当月的24日发表了一篇忧心忡忡的文章——《空调器带来的冲击波》,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可怕的情景:

靠近上海瑞金医院的一条小街,某居民使用了空调器,整栋楼房电压马上由205伏跌至170伏,周围居民家电视机图像严重失真,冰箱无法正常工作。
武康路地段高消费居民户较集中,居民添置空调器为数较多,结果民用电网超负荷运行,烧毁了配电母线。

文章发问:作为社会成员必须面对现实——维持空调源源不断送出的冷风的电在哪里?电厂在哪里?电厂烧的煤又在哪里?
于是在1989年,上海严格控制家用空调用电,上海计划用电办公室规定:

电力部门在居民中不提倡使用电力空调器,凡需要使用空调器的居民,应向所在地区供电所办理用电申请手续,还需交付加价费——每个月每千瓦12元。
现在读起当年的那些资料,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原来空调不是你有钱就能买,想用就能用的。

发明现代空调的威尔斯·开利成立的公司如今依然在生产空调,中国最早一批生产空调的格力、美的也还活跃在千家万户。南方人喜欢凉爽又有些湿润的空气,于是又发明了空调加湿器。

和空调一样,藏身于我们司空见惯的房间里的冰箱、洗衣机,甚至是床、厨具或马桶,都是我们文化和记忆的一部分。它们被发明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发明者有哪些故事?我想把它们搞清楚。
2条评分金币+15
天人地 金币 +7 - 2018-11-08
妞妞乐乐 金币 +8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7-06-1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