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慎碎屏后,欲通过此前购买的“碎屏险”更换屏幕,却成了一件无比艰难的事。不但被一家维修商的多个客服电话“踢来踢去”,还始终没有一个结果。而购买了“Hi维修”业务的市民屡屡遭遇相似情况。昨天上午,市消保委就近期连续收到的10余起“碎屏险”投诉,约谈“Hi维修”上海英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市消保委敦促“Hi维修”方面切实解决每一起消费者的投诉,“Hi维修”表示认可并将执行。
在约谈会现场,市消保委现场连线了包括张先生在内的多名投诉市民,市民的投诉对象均指向“Hi维修”。一位消费者去年6月向“Hi维修”购买了由“深圳人保”承保的“碎屏险”,但碎屏后联系“Hi维修”,却无回复,又和人保联系,却查不到保单号。另一位消费者则是在维修碎屏时,被一名“Hi维修”员工推销,购买了碎屏险。但在后续联系时,消费者被告知“Hi维修”已与保险公司终止合作,要作退回保费处理。此外,更有多位消费者在要求出险时,遭到“Hi维修”单方面解除合同。
“明明是合同当事人,却不履行责任,转而让消费者寻找其它保险公司自行解决。”在约谈会现场,市消保委就上述案例要求涉事公司说明情况。上海英梦网络科技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共销售此类产品768笔,付款成功的有500多笔。同时,该负责人矢口否认消费者购买的是保险,强调是延保服务,“保险是保险,卖要有资质,我们不能卖。”
然而与之矛盾的是,在一份公开宣传资料上记者看到,该企业注明“Hi维修是PICC中国人保特约维修商,购碎屏意外保障,享维修放心时刻,送家庭电器自然灾害险”。很明显,该企业是将普通的延保服务,包装成了PICC(中国人保)的碎屏险来销售以赢得消费者信任。在合同主体这一问题上,“Hi维修”负责人说法不一,强调提供服务的是第三方“深圳托普”,第三方将该产品向保险企业投保后,“Hi维修”负责具体执行,“深圳托普”才是合同主体。而在提供给消费者的合同中,却注明其与“深圳托普”均为合同一方。
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网络诚信很重要,因为网络消费大多是跨地域大的,主体关系复杂。所以消费者往往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很容易受到商家误导。而且在问题发生以后,不良商家也会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推脱责任,使消费者无从着手维权。”
他还提醒,“现在保险公司也都有碎屏险,但和这家公司销售的产品完全不同。消费者购买时,建议直接向厂方或直接授权服务商购买。”(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