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奉孝遗计定辽东 《三国演义》中郭嘉临终之前将平定辽东之计写入锦囊,并令家人交与曹操,劝其不要对逃往辽东的袁氏兄弟加兵追击:“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往投必疑。若使兵急之,后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曹操依计行事,果然不费一兵一卒就除去了袁氏势力,并兼领了辽东。
然而此隔岸观火之计却并非郭嘉计谋,实则曹操自己的计策。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后,袁尚、袁熙逃奔公孙康,这时,有人劝曹操乘势进攻公孙康,曹操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也。”于是率军还师。
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并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诸将不明所以,曹操则说:“公孙康一向畏惧袁尚等人,倘若我攻打紧了,他们则并力抵抗,若我缓之,他们则自相残杀,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自此曹操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虽然此计并非郭嘉所出,但其助曹平吕布、定河北、灭乌桓的功绩也确实称得上世之奇才,《三国演义》增加遗计定辽东的剧情,则更加凸显郭嘉的远见卓识与深不可测。 2.孔明遗计斩魏延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摆七星灯向天祈命,此时进帐报告军情的魏延,不慎碰倒主灯,导致诸葛亮禳星失败,不久便病故。诸葛亮临终前,知魏延久后必反,于是授予杨仪、马岱二人锦囊遗计,并命杨仪统兵。诸葛亮病逝后,杨仪率军返还,魏延对此不满,于是率军反攻杨仪,而杨仪则根据诸葛亮的遗计挑衅魏延,在魏延大叫一声'谁敢杀我'后被潜伏在一旁的马岱斩杀。
然而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要杀魏延,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病危时,曾秘密与杨仪、姜维、费祎等人安排自己去世后的退军部署,并下令魏延断后,并说道若魏延不从,大军便自行出发。(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但魏延之死,却与杨仪却有着密切关系,此二人素来不睦,且势如水火。诸葛亮死后,杨仪依照诸葛亮生前部署率军撤退,魏延得知后极为不满,于是便抢在杨仪之前,率部径直南归,并沿途烧毁栈道,并上表朝廷说杨仪欲反,随后杨仪也上表朝廷,说魏延欲反,后主刘禅拿不定主意,于是问蒋琬董允,但此二人皆担保杨仪。
魏延所部兵马得知此消息后,知魏延理亏,便四散而去。此时,魏延只得与其子数人逃亡汉中,杨仪得知魏延去向后,便派遣马岱追击并将其斩杀,当魏延首级被送到杨仪面前时,杨仪便站起身来狠劲踩着魏延首级,并大骂'庸奴!复能作恶否”(我已想起杨仪狰狞扭曲的脸嘴) 于是诛杀魏延三族。 当蒋琬得知魏延已死的消息时,推究魏延本意知他不向北降而只向南撤,只是想除杀杨仪等人。但当时舆论倾向杨仪,所以不便多说什么。
总结,当时蜀中人才本就凋零,朝廷横加谋反的罪名给魏延,无疑于自毁长城。而杨仪以私忿杀大将,则更是可恨!(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 此帖被zhdf在2020-03-02 11:0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