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不食”,这是一句老话,讲的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然而,到了如今,冬天吃西瓜、夏天吃萝卜,我们甚至搞不清楚什么是应季菜,反正一年四季什么瓜果蔬菜都能吃得到,原因就在于如今反季节蔬菜大行其道。反季节蔬菜到底能不能吃?该如何挑选反季节蔬菜才更安全?就这些读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记者特别找到有关专家寻求解答。
菜市场一半以上为反季节蔬菜
中医最讲究养生。道法自然,节气养生,植物和动物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顺应四时养生,才能健康、长寿。反之,必受天地影响而生病。在饮食上也当然应该是遵循不时不吃,不能因为追求口腹之欲,而违背四季养生之道。
目前,市场上的反季节蔬菜究竟占多大比例?据记者调查,如今已经步入深秋,菜市场依旧有黄瓜、番茄、豆角、茄子、苦瓜、辣椒等夏季的蔬菜,更有韭菜、菠菜等春天的时令蔬菜。数了一下竟然有一半以上蔬菜为反季节蔬菜。可见,反季节蔬菜在市场上十分普遍,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菜农要增产、增收,更是大众对蔬菜多样化需求的结果。举例说,红葱在广州地区种植面积大,有产量高、葱味浓、品质优等特点,是华南地区一个重要调味蔬菜品种。在广州地区正常栽培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3-4月,而每年5-9月却高温多雨,红葱的露天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此时大棚反季节生产出来的红葱就大受欢迎了。
口感稍差,反季节蔬菜的“硬伤”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反季节蔬菜虽然卖相不错,可是吃起来口感稍差。这是怎么回事?大棚高温高湿的环境加快蔬菜的生长,使得蔬菜生长期比露天栽培的应季蔬菜短,从而导致品质和口味稍次于应季蔬菜。
另外,反季节蔬菜由于生长期短,经催熟等处理,本身口感会变差,比如现在市场上卖的大棚西红柿,皮就特别厚,咬下去感觉是生的,还没有熟。
反季节蔬菜要防农残超标
除了口感差外,反季节蔬菜还有另一个硬伤。与露天种植的应季蔬菜相比,反季节大棚种植的蔬菜,由于棚内环境高温高湿,加上种植密度较大,使得大棚温室反季节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病虫害较为严重。对于反季节蔬菜,,大面积种植反季节蔬菜,很可能会造成农药超标,因而对其持谨慎态度。
南方夏季经常发生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蔬菜生产十分困难,蔬菜质量较低。而在粤北高寒山区或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平原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反季节、无公害的蔬菜栽培技术,可以减少85%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控制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因此更需要应用一些技术来帮助生产无公害的反季节蔬菜。一般来说,无公害的蔬菜应包含以下三个条件:
(1)农药残留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
(2)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
(3)“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必须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的有害物质不超过标准允许量。
反季节蔬菜如何挑选才安全?
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读者尽量选择应季蔬菜使用,如果不得已要吃反季节蔬菜的话,如何挑选才更安全?
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当选择大小、形状和色泽正常的蔬菜产品,不要一味挑个头过大或色泽鲜艳的,这都有可能是不规范用药所致。
另外要嗅气味。多数蔬菜具有清香、甘辛香、甜酸香等气味,有其他异味的蔬菜不建议购买。
还有看形态。多数蔬菜具有新鲜正常的状态,还有的蔬菜由于人工使用了激素类物质,会长成畸形。
最后要提醒的是,带虫眼的蔬菜绝不等同于无公害蔬菜,有时有虫眼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反而可能更高。
[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10-28 20:1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