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与毒素
海蜇,俗称水母,一种腔肠软体动物,海洋漂浮生活。中国沿海广泛分布,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最多。大连沿海也经常会看见。每年8-9月成群出没于海面。
体形呈半球状,可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大连的海鲜名菜,凉拌鲜海蜇、老醋蛰头,就直接取材于海蜇本身。
海蜇能分泌毒素,包括5-羟色胺及多肽类物质,能扩张血管、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收缩平滑肌,发生过敏反应,重者可突发肺水肿、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由于海蜇经常出没于近海,外观漂亮、引人注目,而且可食用,人体和海蜇接触后,能诱发海蜇释放毒素而发生一系列过敏反应。据好友在朋友圈发布状态称:大连海域近年来海蜇较多,每天夜间都会有蜇伤患者来医院急诊就诊。
海蜇蛰伤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人体皮肤薄嫩处最易蜇伤,一般可在数分钟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线状排列的红斑疹,痒而灼痛,轻者可在数天后自愈。敏感者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风团、水泡,甚至表皮坏死。全身症状有胸闷气短、呕吐腹泻等表现。重症者,可发生肺水肿、休克,这类患者,如抢救不及时,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如何处理海蜇蛰伤?
一旦被海蜇蜇伤,首先用干毛巾顺着同一方向,将身上的刺囊弄掉,如果没有毛巾,就用沙子将有刺囊的地方擦干净。然后,用肥皂水、苏打水,或其它碱性物质减少毒素的吸收。记住:千万不要用矿泉水或者酒精冲洗,否则刺囊在体内会再次释放毒素。
简单处理后,立即要附近医院的皮肤科就诊,进行下一步的专科处置,包括使用抗过敏药物。
如何预防蛰伤?
预防海蜇蜇伤,最重要之处在于避免与海蜇接触,渔民做好个人防护,海上游玩者,千万不要抓捕、触碰漂浮的海蜇。
如上所述,希望大家能学会保护自己,上海工作或游玩时,免受海蜇的伤害。
神奇的大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外观美丽、肉质鲜美的海蜇,也能成为杀人凶手。我们人类,在探寻未知世界的同时,总有血一样的教训,上文中的四岁女孩,不幸殒命于海蜇蛰伤,不知其母将如何积极面对,甚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