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都是糖尿病患者十分纠结的日子。面对美食,他们经常为吃还是不吃自我斗争半天。抛开顾忌吃美食,担心血糖飙升,难以控制;抵制诱惑不吃,盛情难却,同时又觉得对自己太过约束。在清明时节,最应景的美食就是青团,可是这一美味的食物却也是升血糖的大利器,那么糖尿病患者就只能与其无缘了吗?
清
明
糖尿病患者大可不必与全世界的美食隔离,只要掌握了糖尿病饮食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在合理搭配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的食物也十分丰富。在实际的生活中,富含碳水化物的主食是影响餐后血糖的主要因素,因此,选择好主食的种类,控制好摄入主食的数量,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各种富含碳水化物的零食点心,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加以限制。
美食总是高热量
节假日期间,各种具有民俗纪念意义的食物多以粮食制成,在制作过程中往往还会加入一定量的糖、盐、油等配料,因此,无论是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青团、端午节的粽子,还是中秋节的月饼,其所提供的热量都远远超过等重量的粳米或者面粉制作成的米饭、馒头、面条等。
以月饼为例(2009年食物成分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00克豆沙月饼(含水11.7%)可以提供411千卡的热量,而100克挂面(含水11.9%)可以提供348千卡的热量。一块100克的豆沙月饼比同等重量的挂面热量高出63千卡。因此,若吃这一类食物,应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入。
与此类似,一些裹了面糊之后油煎、油炸的食品,如炸鱼、炸肉、炸茄盒、炸藕盒等,这样的烹饪方法,也大大提高了热量的摄入。例如炸藕盒,100克所提供的热量达到576千卡,而未经过烹饪的100克蔬菜只含有20~50千卡的热量。因此,这样的烹调方法,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若食用这类食物,也应该相应减少部分主食,同时,还应搭配一些清淡少油的蔬菜。
“节日美食”换算着吃
那么,糖尿病患者面对美食,怎样吃才能既控制血糖,又满足口腹之欲的呢?
关键在于合理搭配和总量的控制。比如主食的安排,可以采用薯类替代掉一部分谷类食物。具体操作,以午餐为例,
若原来吃100克米饭,则将100克米饭(指100克大米所蒸的米饭,提供343千卡热量)分成4份,每份大约相当于80~90千卡热量。可将米饭减为原来的一半(即50克米面,相当于2份主食),采用部分薯类代替1份米饭,即25克米所提供的热量(80~90千卡)由等热量的100克左右的薯类(土豆、山药、慈姑、芋艿、藕等)食物提供。
由于薯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不但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还有很好的饱腹感。剩下25克米所提供的热量,可以换成等重量的汤圆、月饼、粽子、青团等。
也就是说,节日期间,糖尿病患者若想吃汤圆、月饼、粽子、青团等食物,应严格控制进食的数量,浅尝辄止。在制作方法方面,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肉馅的元宵、月饼、粽子等。对于口感很甜,添加了比较多的蔗糖的元宵、月饼、粽子、青团等糖尿病患者要谨慎食用。
合理的膳食搭配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平衡的膳食结构,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法宝。改变吃饭顺序,先吃蔬菜,后吃肉类食物,最后吃淀粉类主食,以及细嚼慢咽、定时定量吃饭、饭后散步等,也都是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的强有力的方法和手段。 [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04-05 17:5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