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生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验:看到女童鞋的辫子,就忍不住想去拽一把...我经常听家长抱怨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理想,担心孩子患上了多动症,但其实家长对多动症存在误区。
什么是多动症呢?
多动症全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多动不难理解,跑来跑去、爬高爬低,不怕危险,精力旺盛、坐不住、坐着扭来扭去、易激惹;注意缺陷型易被忽视,主要表现注意力分散、讲话心不在焉,需不停提醒日常生活事情,丢三落四、没有时间观念;另外还有冲动型,表现为好管闲事、过度热心、不愿排队、打断别人讲话。
怎样判断孩子患有多动症呢?
多动症可以通过对家长、老师的访谈及量表确定。虽然多动症发病率较高(5-10%),既往诊断在7岁左右,新近诊断放宽到4岁。但我们说每个小孩都有自己气质特点;如平易型、麻烦型气质孩子本身反应比较积极、活动偏多、容易探索新事物、充满好奇。无论哪种类型的孩子都是在玩耍、活动中习得各种技能;多动小孩有自己的优点,他们敢冒险、敢创新,适当鼓励,将无序的多动引导成有序、有目的地“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另外父母教养方式不良,如“拒绝、否定”型父母对ADHD预后不利。
什么时候多动症该治疗呢?
大量研究表明ADHD对学习、社交、工作存在重大影响,并且持续到青少年、成年,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物质滥用、就业不良;如果评估确诊为ADHD,并对生活、学习产生严重影响,则需要治疗。ADHD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的行为障碍,如哌甲酯、托莫西丁等。但多动症为慢性疾病,家长需要问自己能否长期的监控服药、药物副作用及评估疗效,经济情况也需考虑。
家长在对待多动症治疗有什么误区吗?
家长们总认为有药吃就万事大吉,对学习成绩关注高于一切。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要,需配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行为治疗等综合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并使这些习惯内化。父母、老师应该了解ADHD小孩是无法控制自己,并不是好动或不细心,给予适当治疗,正面鼓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些小技巧,如分阶段、分时间完成作业,安排靠近老师座位,代币、奖品、言语鼓励、报告卡等对可能他们有效,找到自己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5-12-27 22:4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