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深秋滋养补气,常喝这3碗汤,健脾增强免疫少生病,越喝越健康 [9P]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深秋滋养补气,常喝这3碗汤,健脾增强免疫少生病,越喝越健康 [9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5-10-21 19:54



天一冷,人就本能地想喝点热乎的,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碗用料扎实、热气腾腾的滋养好汤!

这时候煲汤,可不仅仅是图个暖和。喝对了,就像是给身体这座“房子”加固外墙,把那些小感冒、小毛病都挡在外面,让我们安稳健康地迎接冬天。

下面这3碗汤,是我家深秋必煲的“看家汤”,味道和功效都绝了!保证你喝一次就爱上!



第一碗:山药牛肉汤——快手又营养的“能量充电站”

这碗汤特别适合上班族和需要长身体的孩子!牛肉补气力,山药健脾胃,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碗实实在在的“硬核”营养汤。而且做法比想象中简单多了!

让牛肉“快速软烂”的秘诀在这里:

1.选对部位:炖汤想要快,就别选牛腩!要用牛里脊或牛霖,这些部位肉质嫩,容易熟。

2.逆纹切薄片:看清牛肉的纹理,逆着它切成薄薄的片,这等于提前把肌肉纤维切断,是嫩滑的关键!

3.红薯粉来帮忙:牛肉片加少许生抽、姜丝、白胡椒粉和一勺红薯淀粉,轻轻抓匀,让每片肉都裹上薄浆。





开始煲汤,20分钟搞定:

锅里烧水,水开后转中火,保持微微沸腾的状态。

把腌好的牛肉片,一片一片地滑入锅中,避免粘连。

等肉片变色后,放入去皮切块的山药。

煮个10分钟左右,看到山药软熟,加盐调味,撒上香菜或葱花就可以出锅了!

牛肉片嫩滑得不像是炖出来的,山药粉糯,汤水清澈鲜美。早晨或者晚上喝上一碗,瞬间感觉元气满满,浑身都暖了!



第二碗:五指毛桃板栗莲子鸡汤——自带“椰香”的广东经典祛湿汤

这碗汤可是广东妈妈们的私藏法宝!味道非常独特,煲煮的时候会飘出一股淡淡的椰香味,特别好闻。秋天湿气还未完全退去,这碗汤正合适。

煲出“正宗风味”的小细节:

五指毛桃要“洗干净”:这味药材是根茎,褶皱里容易藏沙子,一定要用水仔细冲洗,或者稍微浸泡一下。

鸡肉“简单处理”:鸡肉块焯水去血沫即可,不要放太多香料,以免抢走五指毛桃独特的香气。





开始煲汤,满屋飘香:

1.将焯好水的鸡肉、洗净的五指毛桃、去芯莲子、剥好的板栗和两片姜,一起放入汤锅。

2.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炖1小时。

3.时间到了,汤色会变成淡淡的琥珀色,香气四溢。只需加盐调味。

鸡肉软烂,板栗和莲子吸饱了汤汁,变得绵密香甜。喝上一口,那股特殊的椰香在嘴里回荡,感觉身体的湿气都被带走了,香迷糊了!



第三碗:莲藕雪梨排骨汤——清甜润燥的“秋日甘露”

深秋特别干燥,喉咙和皮肤都感觉干干的。这碗汤就是对付“秋燥”的利器!莲藕的粉甜,雪梨的清润,和排骨的鲜香完美融合,喝起来滋润极了。

怎么让汤“清甜不油腻”?

选对莲藕:煲汤要选粉藕,特点是短粗、颜色偏深、表皮粗糙。买的时候可以问问摊主。

雪梨“不去皮”:雪梨皮富含营养,而且能让汤色更清亮,用盐搓洗干净外皮,去核切块即可。



开始煲汤,滋润身心:

排骨焯水备用。粉藕去皮切滚刀块,立刻放入淡盐水中浸泡,防止变黑。

把排骨、莲藕、两片姜放入汤锅,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先煲40分钟。

然后加入雪梨块和红枣,继续煲20分钟。

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喜欢的话可以撒几粒枸杞。

这碗汤,排骨软烂,莲藕粉糯到能拉丝,雪梨半透明,入口即化。汤水清甜无比,润喉又润肺,喝完感觉每个毛孔都舒坦了!



【贴心小叮嘱】

饮食小贴士:

煲肉汤时,盐一定要最后放,这样肉才容易软烂,汤味也更醇。

处理山药时,记得戴手套操作。

五指毛桃在正规中药房或网上都能买到,认准正规渠道。

谁要稍微留意下?(不适合人群)

痰湿特别重、舌苔非常厚腻的朋友,五指毛桃汤可以适量,或咨询专业人士。

血糖高的亲友,雪梨汤中的雪梨是天然果糖,饮用时注意适量。

对所用食材有过敏史的朋友,请自动避开。

深秋的凉意,就靠这几碗暖心暖胃的汤来驱散了!你家秋天必煲的是哪一碗汤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私房汤谱,让我们一起把日子过得暖乎乎的!


jjybzxw 2025-10-21 22:13
天气转凉,人体阳气内敛,脾胃功能增强,正是进补与调养的好时机。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深秋时节气候干燥、寒气渐起,适宜通过温润滋补的汤水来滋养肺阴、健脾益肾、增强免疫力。以下是三款特别适合深秋饮用的养生汤品,兼具美味与疗效,顺应节气、润燥御寒,堪称“深秋必煲”的经典之选:

---

一、银耳百合雪梨汤——润肺止咳,养阴生津

核心功效:润肺降燥,缓解秋咳干咳、咽喉不适

- 食材搭配:银耳(干品)、百合、雪梨、枸杞、冰糖(可选黄冰糖更温润)
- 原理剖析:
  - 银耳被誉为“平民燕窝”,富含植物性胶质,能滋阴润肺、增强皮肤弹性;
  - 百合清心安神、润肺止咳,尤对虚火上炎引起的夜间咳嗽有良效;
  - 雪梨性凉味甘,入肺经,《本草纲目》载其“润肺凉心”,是秋季润燥圣果。
- 适用人群:经常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者;长期待在空调房或暖气环境中的人群。
- 烹饪建议:银耳提前泡发撕小朵,慢火炖煮1.5小时以上出胶,最后加入去皮切块的雪梨炖20分钟,避免久煮致梨散。

> 🌿 延伸思考:此汤看似简单,实则体现了中医“以形补形”与“药食同源”的智慧。梨形似肺脏,主入肺经;银耳胶质如津液,可补充体内流失之阴液。在气候变化剧烈的深秋,这碗汤不仅是味觉慰藉,更是对呼吸系统的温柔守护。

---

二、山药茯苓老母鸡汤——健脾祛湿,益气扶正

核心功效:补而不腻,调理脾胃虚弱,提升抵抗力

- 食材搭配:老母鸡半只、怀山药、茯苓、党参(或西洋参)、姜片
- 原理剖析:
  - 山药为“平补三焦”之品,《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既能补脾肺肾之气,又具收敛固涩之功;
  -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防秋末湿邪困脾导致的食欲不振、疲倦乏力;
  - 老母鸡油脂丰富,温中益气,配合药材使补力缓而持久,适合体质偏虚者。
- 适用人群:容易腹泻、四肢不温、面色萎黄、疲劳倦怠之人;老人、术后恢复期及亚健康状态者尤宜。
- 烹饪建议:鸡肉焯水去腥,与药材同炖2小时左右,山药后放以免糊化。忌用铁锅,以防影响药性。

> 🍂 深层解读:许多人误以为秋天只重润燥,忽视了“脾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运化失常,再好的营养也无法吸收。此汤巧妙结合“补”与“运”——山药补脾,茯苓运湿,形成“补中有通”的动态平衡,恰合《黄帝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的养生理念。

---

三、黑豆杜仲猪尾汤——补肾强筋,御寒固本

核心功效:温补肾阳,强健腰膝,预防秋冬关节冷痛

- 食材搭配:猪尾一条、黑豆(提前浸泡)、杜仲、核桃仁、生姜数片
- 原理剖析:
  - 黑豆色黑入肾,富含蛋白质与花青素,可“活血解毒,乌发抗衰”;
  - 杜仲是著名补肝肾、强筋骨中药,《本草汇言》称其“暖腰膝,壮精魂”;
  - 猪尾富含胶原蛋白与钙质,与杜仲协同作用,改善腰酸背痛、膝盖怕冷;
  - 核桃仁补肾温肺,助阳气升发,抵御寒冷。
- 适用人群:久坐办公室颈肩僵硬、中老年人腰膝酸软、女性经期腹冷者。
- 烹饪建议:黑豆先炒香再炖,可去豆腥并增强健脾效果;全程小火慢煨3小时以上,汤浓味醇。

> 🔥 文化延伸:中医认为“冬主藏,肾主令”,虽未入冬,但深秋已是“藏”的准备阶段。此时适度温补肾气,如同为身体提前筑起一道“能量屏障”,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寒。此汤不仅是一道家常靓汤,更是一种顺应天时的生命节奏管理。

---

✅ 总结:三碗汤,三种养生维度

| 汤名 | 主要功效 | 养生维度 |
|------|----------|----------|
| 银耳百合雪梨汤 | 润肺生津 | 养“阴”防燥 |
| 山药茯苓老母鸡汤 | 健脾益气 | 强“后天之本” |
| 黑豆杜仲猪尾汤 | 补肾强筋 | 固“先天之根” |

这三碗汤分别对应人体三大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骨骼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秋季养生闭环。它们不是简单的食谱推荐,而是中国传统医学“整体观”与“因时制宜”思想的具体实践。

---

💡 温馨提示与饮用建议

1. 饮用时间:早晚皆可,但润肺汤宜上午服用,补肾汤可晚餐后饮用,利于夜间修复。
2. 禁忌提醒:
   - 外感风寒(感冒初期)不宜饮用滋补类汤品;
   - 糖尿病患者应减少或去除冰糖;
   - 湿热体质(舌苔黄腻、易长痘)慎用温补汤,可咨询中医师调整配方。
3. 升级搭配:可根据个人体质加入少量陈皮(理气化痰)、红枣(补血安神)等进行个性化调和。

---

一碗好汤,不只是食物,它承载着季节的记忆、家庭的温度与生命的智慧。在这个日渐清寒的深秋,不妨点燃炉火,慢煨一锅汤,让香气氤氲整个屋檐,也把温暖与健康,慢慢喝进心里。

rooster 2025-10-22 10:19
每道汤都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


查看完整版本: [-- 深秋滋养补气,常喝这3碗汤,健脾增强免疫少生病,越喝越健康 [9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