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8-04 09:14 |
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悲剧可谓无人不知,哪怕你从没读过《水浒传》,也多半听说过这对夫妻的故事。 毕竟他们二人都算得上是火出圈的存在,甚至连潘金莲和武大郎这两个名字都不仅仅只是两个人物的名字,它们都已经有了引申义,“潘金莲”指的是那些为人不检、水性杨花的女子,而“武大郎”则常被人用来形容那些遭遇妻子背叛的老实人。 不过这都是典型的刻板印象了,事实上仔细品读一番原著,就会知道无论是武大郎还是潘金莲都不是脸谱化的人物,他们在《水浒传》原著中的形象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 (大郎、潘金莲剧照) 因为有些细节是难以解释的,比如武大郎明知潘金莲在外面少说也有几十个情郎,却为何选择装聋作哑? 一、武松怒杀嫂嫂 话说多数人读“武松杀嫂”这段剧情都是以读爽文的视角去看的,毕竟一个英雄人物为兄长报仇,怒杀那做出谋害亲夫之举的嫂嫂,如何能不让人拍手称快呢? 事实上从武松回乡,到他发现哥哥之死的真相,再到怒杀嫂嫂,整个过程中,武松算得上是胆大心细,你很难不喜欢这个有勇有谋的猛汉。 尤其是他杀潘金莲的那段剧情,当真是解气。 书中只道是:“那妇人见头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斡开胸脯,取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肐查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 (武大郎、武松剧照) 整个过程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一个毒妇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这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吗? 不,原本这个悲剧是可以不用发生的,潘金莲不用沦为杀夫的恶女,武大郎也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武松更不会成为背负人命的罪人,表面来看,武松是替哥哥出了一口恶气,但客观来说,这个故事里没有人是赢家。 而当初能够改变这一切的人,就是那被害死的武大郎。 二、为人不检的潘氏 潘金莲是个怎样的人?其实这个角色是有十分明显的成长曲线的,换言之,这个角色的人设是存在变化的,并不是施耐庵把她给写崩了,那变化是符合逻辑的。 潘金莲初登场时,书中就提到过这么一段设定:“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馀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如此看来,曾经的潘金莲还是个贞烈的女子,否则她如何会拒绝那大户的撩拨? 若潘金莲后来还是这般,那武大郎宠她爱她,倒也无妨,武大郎的付出也许是能够得到回应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嫁给武大郎”这件事对于潘金莲而言,就是梦魇一般,这也不难理解,她连那大户都看不上,你能指望她爱上这个又爱又没骨气的窝囊汉?就因为他上进、顾家? 这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不爱你的女人,你的付出怎么可能打动她? (潘金莲、武大郎剧照) 所以接着书中就提到这么一句:“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也就是说,嫁给武大郎之后,潘金莲就彻底摆烂了,且不知她具体与多少浪子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只知道这事是闹得整个清河县几乎人尽皆知了。 所以此时的武大郎应该怎么做?他若知廉耻,就该休妻,然而他的做法却令人不解:“却说那潘金莲过门之后,武大是个懦弱依本分的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你看,他是选择搬离清河县,这举动无疑是自欺欺人,难道阳谷县就没有浪荡子弟,他搬个家,潘金莲就能收敛一些? 当然不可能,也正因为武大郎没有下定决心休了潘金莲,这才有了后来的悲剧。 所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旁人看不明白,但那郓哥却没给武大郎留半点面子。 三、郓哥眼中的武大郎 当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在一起,那西门庆终日与潘金莲厮混,以至于郓哥做不成生意时,这小子便跑去唆使武大郎捉奸了。 接着他与那武大郎之间便有了这么一番对话:“郓哥道:‘你说没麦稃,你怎地栈得肥搭搭地?便颠倒提起你来,也不妨,煮你在锅里,也没气。’武大道:‘含鸟猢狲,倒骂得我好!我的老婆又不偷汉子,我如何是鸭?’郓哥道:‘你老婆不偷汉子,只偷子汉。’” (西门庆、潘金莲剧照) 郓哥先是讽刺,但武大郎却还在装傻,居然说他老婆不偷汉子,那当初他干嘛搬离清河县? 郓哥倒也没给他留面子,直接把话给说破了。 可即便如此,武大郎还在装:“兄弟,我实不瞒你说:那婆娘每日去王婆家里做衣裳,归来时便脸红,我自也有些疑忌。这话正是了。我如今寄了担儿,便去捉奸,如何?” 你看,他就是装糊涂,明明已经怀疑潘金莲已久,却不敢面对事实,甚至连“是否捉奸”还要反问郓哥的意见。 说白了,他就是不想做,他想去捉奸,又何须多此一问? (武大郎、郓哥剧照) 这才是问题所在,武大郎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他也知道,休了潘金莲,他这辈子再也找不到这么美的妻子。 这“花”虽娇艳,却有“毒”,这才酿成惨剧。 其实道理很简单,正是那句“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武大郎落得凄惨结局,他自己的问题也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