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7-28 12:33 |
上次在新津吃鱼也好吃。但是做成流水线之后总还是差点意思。 ——今天的编辑 门牙 一般隐秘的小店,顶多是没有大众点评,它直接是在各大地图上——查无此店。 去之前,我让老板儿三哥给我个定位,他发来的是:新津区,兴义镇,三新路。仅此而已。
通常从成都去往新津的路途,像这种不起眼的路边乡村小店,莫得哪个舍得抬头多看一眼。更无人深想,它是否好吃。 殊不知,袁三哥却在此镇守整六年。 前头是平平无奇的门脸,吃肉,你选;顺到堂子往后头走,别有洞天,吃菜,现走地里头摘起来。 简简单单家常菜,烧炒拌煮又一天。一双手,两口锅,几道菜,吃的就是一个新新鲜鲜。
三哥家吃啥子? “车鱼,车ter,车鸡,车这拐……鸭子。” 三哥满口的新津话,人也热情。问他一句,他起码连到回复3条以上20秒的语音。讲得飞仔细。 三哥管鱼、兔儿、鸡、鸭叫“高档菜”,他说这些是需要提前预约提前说。蔬菜,则是他的舒适区:90%以上都是自家种植的蔬菜,吃都吃不完。 以前只在新津吃过鱼,第一次因为一家家常菜专程前往。三哥家就在兴义镇上,挨到斑竹林,旁边就是农博园。 走到这边,我第一感觉就是,天蓝,草绿,风清,房子修得巴巴适适的,一路开阔。
店在路边。原本店招上“袁三哥家常菜”几个几乎掉色的大字若隐若现,不是新立在路边火红色的牌牌,我差点走过。 中午太阳正红火,三哥这儿早已关炉熄灶,没啥子生意。多远他就招呼我:你打的电话是不?马上把ter给你烧起!
然后他开灯,开火,开冰箱。上班了。 红烧兔儿是我来的这天早上定下的。听说三哥这儿肝腰炒得好,必须要点一份儿。 素菜自是安排地里头现摘起来的,简单炒份儿红苕尖,掐掐老嫩,尝尝水头。
烧兔儿由店里的小师傅掌勺,三哥反而是下手。他一边给案板上翠绿翠绿的莴笋认认真真切滚刀,一边抬眼挂到小师傅那头的进度,随时准备在最精准的分秒补位。
开火先烧水。现宰的兔丁需要马上下锅过水。三哥这儿没得啥子妖艳火闪的板眼儿,给一抽朴实的料酒紧够。
过好水就可以下油锅了。小师傅使一把大勺,在左右两口锅之间来回游走丝滑切换。 顷刻间,白生生的兔肉便浸润在一汪豆瓣儿打底的红汤中,锅儿一颠,金光灿灿。
如此白手起家地烧一锅兔儿,无科技,纯狠活。实话讲我还是稍微有点担心,这个兔子,入不入味哦? 兔子在锅头烧起,三哥便领我往地里头走。“这该来,后头有风扇,凉快。” 在餐馆和菜地之间有两张桌子,坐在这里吃饭,看到地里头原生态的青菜叶子,心头只觉稳当。天热,三哥这儿也只有两台大风扇对到扇的条件。
我走进菜地略略打望了一眼,简直认不全。地里头有苋菜、生菜、白菜、红苕尖,旁边是瓜藤,底下是毛豆儿,再往里面走,地上还结了一个小西瓜。 这片菜地不大,但确实如三哥所说,你要想吃啥子素菜他都给你摘得下来,吃都吃不完。
“车饭了哦!” 喊我的是个大姐,她这一声喊得,真没把我当外人。 肝腰合炒率先镇桌。虽说它是川菜的一大代表,传说中“下锅18铲”的精髓所在,但其实在整个四川范围内,各家炒出来的肝腰,多少都会暴露自己的习惯和爱好。 三哥这盘肝腰,油亮亮的。肝腰肉眼可见的新鲜,非要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话,我私心觉得腰子的花朵稍微小了点儿。
倒是不影响它的好吃。因为嫩。 它不如外头那些馆子的肝片、腰花那样又大又厚,小个小个地,反而更加均匀地裹上了泡椒、豆瓣儿经大火猛油激发之后的一汪精华。 薄薄的芡汁,微微将汤汁挂了一点点糊糊,然后牢牢地附着在每一片肝腰上,再细细密密地深入肌理最深处。 这肝腰最打动我的点,是它的泡椒底子垫得好,除了红泡椒,还有野山椒,发酵型的辣味,层次丰富。
其次是最后起锅时的酒烹得好,一口接一口吃下来,甚至会有些回甘。好吃好吃。 苕尖儿是蒜炒的。蒜舂得细碎,掩藏在绿油油的缝隙中,暗暗释放香气。 一盘素菜,才走地里头摘下来,水里头薅两把洗干净便可下锅。按道理说,闭到眼睛炒都是妥的。 彼时正好遇到三哥来问我菜咋样?我说:“咋的喃?你的苕尖没择的嗦?吃起是老的。”
三哥把备好的一筐子苕尖端来给我看,茎壮叶肥,水汪汪。他说他这个是没打过药的,吃起水份要稍微少一些,但是很香。 听了我的意见,三哥又蹲在菜地前择起菜来,亲手浇灌出来的菜叶子,真正要丢,他还有点舍不得了。 红烧兔终于来了。份量不大,两个人吃刚好。且放在肝腰和苕尖之后吃,算是渐入佳境的正题,盖面菜。
成都的兔儿越卖越贵,而且好多兔儿吃起都是骨头多肉少。三哥烧出来的这份兔儿还算是诚不我欺,兔子肉细刷嫩滑,资格川式红烧的口味,不管你是不是四川人,吃不吃得辣,都友好。 当然肯定要说清楚的是,人家现起锅烧的一盘兔儿,自然不比那些头一天烧好、还搁了一晚上的隔夜烧菜入味。若是搭口嫌味淡,且待它多浸泡5分钟。
三哥一把大勺之下的“高档菜”还算不错。我最喜欢的是里面的莴笋坨坨,下锅时间准确,吃起外皮耙,但内里还是又脆又硬肘。 牙齿对它的每一次切割,都会爆出一丝青莴笋独有的清香,搭配兔肉一起吃,那种相互成就的合拍与登对,一时还真有点分不清到底是谁搭台谁唱戏。
一桌饭菜吃完,三哥亲自按响计算器,一共120元。价格亲民。 整体感觉,就像走到他们屋头,他炒了一桌子拿手菜给你吃。说不上惊艳如满汉全席,但足以体现四川人在弄吃的细枝末节的各种精细讲究。
临走前,门口终于又上一桌新客,是几个大哥。点了几瓶酒,上了一盘凉拌猪耳朵—— 猪耳朵切薄片,同样大小、形状的黄瓜片做配,又是一盘新崭崭的鲜香麻辣下酒好菜。
放眼整个新津,自是不缺好吃的,挨到挨到吃一转,也不见得能吃到三哥这儿来。 不过如果有一天,你车子开到兴义镇,路过农博园,不妨在三哥这儿刹一脚。
吃鱼,吃兔儿,吃鸡,吃鸭子,要吃啥子蔬菜就在地里头去摘。这便是这家路边小店最顶级的招待。
今日编辑 | 再吃新津的门牙少女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门牙的门牙哪儿去了 新津沿途,请您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