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犯向人质家属索取两亿的赔偿金。
家属只送去了八千万,没想到,绑匪给他们送去了人质尸体的一部分碎块。因为只有八千万,所以只能送回价值八千万的尸体碎块。

这个变态绑架犯出自——
《人质》

这部电影的故事也许你并不陌生,原版是中国《解救吾先生》。
没错,这次轮到韩国翻拍中国的电影。
2015年上映的《解救吾先生》,主演刘德华、王千源,讲述的是大明星被变态反派绑架的故事。
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2004年,王立华假装警察绑架了吴若甫。
《解救吾先生》明星一角由上到80岁老奶奶下到小学生都熟悉的刘德华饰演,确确实实是个“大明星”了。
《人质》的选角同样,明星一角由黄政民饰演,就连电影中角色的名字也是黄政民,自己演自己,意在吸引观众以及增加观众的代入感。

这个选角,也是最合适不过。黄政民作为韩国大荧幕的常客,与高票房高质量挂钩。可以说,在主演选角这方面,《人质》做的并不逊色。
但剧情呢?
万众瞩目的大明星黄政民在参加过一次宣传活动后,路遇小混混崔基焕,因为拒绝了与其合照,在快要到家的时候,被劫走拉到了郊区一所破破烂烂的房子中。
不同于中国版绑匪假装警察,韩版里的绑匪直接当街劫走,丝毫不怕街边的摄像头,也是够明目张胆。
和他一同被绑架的,还有一个年轻女孩......

有翻拍,必然是有比较。
《人质》中,反派是一组绑架团伙,领头崔基焕和他带领的四个手下。一行五人,都是杀人毫不手软的恶棍,看住两个被绑住手脚的人质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却让黄政民两次逃脱。
下面来看看黄政民是如何与反派“斗智斗勇”吧。
两人去取钱,两人留在仓库忙着在另一个屋为爱鼓掌,一个人忙着去看他们为爱鼓掌。
被绑在椅子上不能动弹的黄政民趁机捡起了地上的玻璃碎片,紧紧握在了手里,伺机而动。在捡玻璃碎片这个过程中,椅子碰地连续发出巨大声响,居然没有一个人注意到!

黄政民装作心脏病病发昏迷,绑匪竟然信了,一人开车去市里的药店买药,剩下的两人,一人去忙,一人怕黄政民死掉为其松绑,黄政民趁机将玻璃碎片扎伤他得以逃脱。

但不幸的是,他们在树林里又被抓了回去。第一回合,人质逃跑失败,绑匪牺牲一人。
这一次,绑匪们提高了警惕,人质总不会再逃走了吧?
非也。
绑匪之间竟然因为黄政民三言两语的挑拨开始了窝里斗,一个被同伙打死,一个造反,一个受伤。最后只留受伤的崔基焕和黄政民正面交锋。

反派全员猪队友,被绑架的人质反而成为了最强大的存在。这样的剧情走向实在让人怀疑这是否是黄政民一人的表演秀,除了他,片中的其他角色都沦为了工具人,成为了“大明星”的陪衬。
一同被绑架的女孩,用于衬托黄政民的善良;五个绑匪用来衬托黄政民的机智。
在这么一堆“绿叶”的陪衬下,黄政民俨然一个演技绝佳、功夫了得、头脑发达、勇敢正义的大明星!绑匪以为自己绑的是黄政民,没想到黄政民变成了丁青。

按照这一路开挂的趋势,结局想必大家都猜到了,黄政民凭借着自己硬生生把5个绑匪耍得团团转。
这边他刚刚把崔基焕压制,那边警察才赶来。警察不仅戏份少,在这起绑架案中救人的作用微乎其微,警匪片中的“警”似乎消失了。而真实案件中,吴若甫被警察拯救时,还是五花大绑的状态,别说自己逃出和绑匪对打,就连能保住都是万幸。
单看黄政民个人,演技依旧在线,他的表现对得起观众的期待。但同样需要挑起大梁的反派在其中只剩下了“蠢"和”坏“。
《解救吾先生》上映后,观众对于王千源的演绎赞不绝口,热度甚至超越了刘德华。
在一部警匪片中,让观众被反派深深吸引,是演员的胜利。
他阴狠狡诈,表现狠戾不止于眼神,还通过他与警察、母亲、女友、人质之间的互动,面对不同人的不同状态来丰富他的人物性格。
他也有人性的一面,他会在临死前面对亲生母亲时大哭。

这些表现都有理有据,因为现实中的“华子”就是这么一个人。
绑架吴若甫的王立华,在初次入狱时,曾经有一个可怕的想法:出狱后杀死母亲,因为不想让母亲伤心。但出狱后,他看到母亲忙碌的背影,最终还是忍住了。死刑前一天,他见了母亲最后一面,终于不再是法庭上嬉笑的样子,而是留下了泪水。也许是对母亲的不舍,也许是对死亡的恐惧。可以说,母亲是这个变态心中仅存的一点人性。

而《人质》中的崔基焕看起来只是个瞪眼装狠的脸谱化反派,表现发狠就只是大声骂脏话、打人。

警察一路查到崔基焕的母亲,影妹本以为这里会有一些母亲的镜头,没想到只是一晃而过,能看到的只有母亲的尸体。
在警察正在追捕他的时候,做事丝毫不躲避,在满是摄像头的便利店就对店员大打出手。是什么给了他自信?难道是警察的愚蠢?

打倒店员后,才挥拳向正对着他的摄像头
只看电影,观众只能知道他是个反派,他的经历、内心想法、情绪波动我们一概不知。
翻拍不如原版太常见了,尤其是这种跨国翻拍,不求超越,只求大差不差,但往往最后的结果是辣眼,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与其费尽心思翻拍他国爆款被比较被吐槽,不如潜心做一个新的好故事。很神奇。
虽然影妹不养宠物,不是铲屎官。
但只要是看到和小动物相关的电影,就很容易上头。
比如上学时期差点没哭过去的《忠犬八公》;
又或者是前几年大火的《一条狗的使命》。
在这些电影里,观众无时无刻不被宠物与人之间的羁绊和情感所感动。
但关于人与宠物之间,也不是只有精心编造的情节才感人。
现实中很多普通又平凡的「养宠」故事,一样可以戳中你心里最柔软的那个地方——
《离不开你》

这是一部宠物纪录片,聚焦的是人与宠物之间的每一次离别。
当生、老、病、死这些无法避免的生命定律出现;
当成长、离家、意外、永别这些对人来说尤为重要的命运时刻到来。
人与宠物伙伴之间的情意,就显得格外诚挚、深刻而动人。

前方高强泪点预警。
第一集就让影妹整个破防,哭得不能自抑。
这一集的名字叫「当你老了」。
我们都知道,宠物的寿命并不长。
最常见的猫狗,即便是从生下来就开始养,也只能陪伴人类十几年。
而这十几年,足够留下难以挣脱的羁绊。
就像熊姥爷和毛熊,已经整整生活在一块十六个年头。
如今他们一起走到了暮年,姥爷的头发已经发白,毛熊的眼睛也耷拉着睁不开来。

在这十六年里,他们共同经历了人生中的两次重要离别。
第一次,是毛熊妈妈耶鲁的去世。

因为它们俩在外出游玩时吃到了地上的毒草,引发癫痫。
年轻的毛熊扛住了,妈妈耶鲁却没有抢救过来。

耶鲁去世后,姥爷把它的骨灰就放在床边的架子上,骨灰盒里还摆放着熊姥姥给耶鲁做的项链。
这样的项链,姥姥做了很多条,因为耶鲁生前很喜欢。
影片中,熊姥爷把骨灰盒拿出来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擦拭着上面的灰尘。

眼睛下垂,静静注视着手上的链子,喉咙听得出来的有些哽咽。
第二次,是熊姥爷老伴的意外事故。
熊姥爷在开车回东北的途中出了车祸,老伴因此去世。

毛熊也因为车祸再次引发癫痫,差点没救回来。
这件事后,居住在国外的女儿虽然赶了回来,但却因为工作也不能常常陪伴父亲。
于是,熊姥爷开启了一人一狗的独居生活。

熊姥爷看起来很乐观,总说自己的生活被填满,很丰富,根本闲不下来。
只不过,当他拿起沙发边那张大大的照片时,总是会默默不语的端看很久。
照片里,是老伴和正在吃饭的耶鲁与毛熊。

当然,熊姥爷更多的时间还是和毛熊待在一起。
两人一起躺着,一起散步。
因为毛熊癫痫的病情,熊姥爷准备了抢救针剂,还学会如何注射。

在记者问到,如果毛熊会说话的话,你还想和他说什么?
熊姥没有思考的回答——
那你就好好活着吧,有姥爷在那儿,什么都别发愁。你就放心吧,姥爷在。



可如今,熊姥爷与毛熊的离别终是来了。
毛熊病情恶化,为了减少痛苦,熊姥爷决定为它选择安乐死。
镜头里,毛熊虚弱的躺在床上,气息奄奄。
而熊姥爷则第一次在镜头面前泪流满面。
他时而抚摸,时而脸贴脸的对其呢喃。
找妈妈去吧,找姥姥去吧。



毛熊的骨灰和耶鲁放在了一起。
熊姥爷对女儿叮嘱,以后他不在了,要把他们夫妻俩的故事,和毛熊耶鲁的也放在一起。
在面对「宠物老去」的这个问题上,熊姥爷给出了最标准也最豁达的答案,他给毛熊选择的是最舒服的归宿。
而更让人触动的,还有另一种答案——
警察老白,和他退役老去的警犬们。

这些警犬们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立下不少辉煌战功,可以说得上是拥有着精彩的狗生。
但衰老退役之后,不再需要出任务的它们所面临的的最大的问题,
是生命权的丧失,是逐渐消退的尊严。

而老白正在做的事,就是维护这些警犬的生命权和尊严。
警犬养老院里,老白一直忙碌个不停。
所有时间几乎都围绕着这些退休警犬们,尽量给它们找各种可以做的事。

比如让它们寻找动物园失踪的豹子,因为老警犬有经验的同时攻击力又不够,不会伤害到对方。
模拟巡逻,带它们上山找找人,谨防太闲而闷出心理疾病。

又或是让老警犬陪着小朋友做康复训练;

还有尽心尽力照顾生病的警犬。
养老院里有一只被炸伤了半边脸一直无法痊愈的老警犬飞雪。
为了帮它治伤,老白费尽心力。

一开始是老白自己给它治疗,后来抗生素失效,老白便每周驱车到宠物医院去和医生交流病情。
最后还甚至还各种翻古书找方子,种草药来给飞雪做药膳吃,缓解它的痛苦。

没事的时候,老白还会去警犬陵园。
谈及为何没有给这些去世的警犬留下照片,他顿了许久。
最后,只说出了一句“它们的生命太过短暂”,便掩面大哭。


或许老白的痛,是懂得这些警犬的遗憾。
明明拥有精彩的一生,但这些精彩太过短暂,且难有鲜明印记。
纪录片中,关于衰老这个话题,我们不仅能看到宠物老去后,主人的照顾与选择。
同样也能换位看到另一种不同的模式。
当人老去后,宠物的陪伴与牵绊。
上海独居的徐大爷,领养了一只退役的导盲犬嘿嘿。
此后,他孤独枯燥的老年生活,便多了一份色彩。
嘿嘿可以陪他买菜,陪他吃饭,睡在他的床脚,跟随他的步伐。
无论徐大爷在干嘛,也总有一双眼睛盯着他,总有一个身影陪着他。

更重要的是,正是嘿嘿的到来,拉近了他与本不亲近的女儿之间的距离。

从1996自己下岗,和前妻离婚后,他与女儿便没了联系。
后来女儿留学,两人更是难有见面的机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徐大爷的母亲去世,他和女儿才时隔多年见了一次面。
后面,女儿会每个月来看他一次,但两人少有交流。
多年来,父女俩之间,有着很明显的隔阂。
父亲的愧疚,女儿的埋怨。

而如今嘿嘿的出现,成为了徐大爷和女儿的纽带,让他们之间有了交流,有了沟通。
女儿感受到了父亲的孤独与无助。
父亲也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幸福。

除了衰老之外,《离不开你》还有寻找、临终、导盲犬、救助、心愿五个主题,一共25个故事。
而每一个故事,不只是单纯的讲述人与宠物之间的羁绊。
更投射出各种与人有关的情感。
是爱情、家庭、友情。
也是孤独、自由、死亡。
看完这些故事,有人会哭有人会笑。
也有人会陷入深深的思考。
思考关于生命的意义。
思考如何面对死亡,学会放手。
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去爱。今年的港剧,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得上是,全军覆没。
无论是卖情怀,还是翻拍经典,又或是原创剧本。
基本...
没有一个能打的。

如今临近年关,TVB终于出来冲业绩了!
一天之内上线两部台庆剧。
一部《换命真相》,阵容不错,题材也新颖。
但无奈剧情太水,剪辑也粗糙,开局只有7.3分的中等水平。

另一部就是标准的挑大梁作品。
从阵容,题材到质量,大概率会成为今年的「港剧之最」——
《星空下的仁医》

果然一对比起来,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神仙阵容。
两影帝:马国明,郑嘉颖。
一花旦:钟嘉欣。
爱好港剧的观众看到这阵容,大概都会毫不犹豫的点进去。
更别说,这次还是钟嘉欣结婚息影6年后的第一部剧。
剧里,她一袭白袍出场,对着马国明和郑嘉颖说“好久不见”。

完全击中泪腺,青又回啊!!!
而刚好,这部剧是TVB最拿手的职业剧。
在同题材的医疗剧中,TVB也曾推出过不少优秀作品。
比如注重社会议题《白色强人》,又或是饱含人文关怀的《on call》。
这次,剧情对准的是儿科医生领域。
故事要从20年前的一场手术事故开始说起。
那时候,况丛昕,许甘枫,章以芯,是一起学医,一起实习的三个挚友。

他们三个,都有着“救死扶伤”的同一个梦想。
但是一场手术,彻底改变了他们今后的道路。
那是香港第一场肿瘤微创手术。
也是况丛昕和许甘枫作为助手,第一次踏进手术室。

就在主刀医生成功切除肿瘤,让许甘枫送去检验后的时间里,手术出现了问题。
许甘枫回来后,手术已经由微创转为开腹。
病患大出血,甚至呼吸骤停。

虽然成功救回,但患者还是在手术48小时后去世。
一心捍卫生命的许甘枫想要为其发声,问清楚手术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却被况丛昕一次次阻拦。

在许甘枫看来,况丛昕故意拖时间,好让患者的死亡时间刚好定在手术结束的48小时后。
因为这样,就不用向死因局打报告解释死亡原因。

他觉得手术里肯定出现了人为的失误,才会导致手术失败,患者死亡。
故意拖时间的况丛昕,也逃脱不了干系。
这件事后,他们俩彻底决裂,背道而驰。
夹在中间的章以芯也远走非洲,踏上了无国界医生的路。
20年后——
况丛昕成为了顶尖医院安妮医院的小儿外科顾问医生。

原本开朗的他变得冷峻少言,只一心钻研医术研究。
一身干净利落的西装,不苟言笑的脸,透露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许甘枫则落脚于一间二线医院。
他和况丛昕完全相反。
每次出场不是粉衣绿裤加白袜,又是黄衣黑裤加红袜。
完全的色彩搭配潮人。


从衣着上也能看出来,这位还是一顶一的社交牛逼症患者。
撩起不论是大妈还是姑娘来,那套路是一套一套的。

当然,他最有趣最亲和的一面,还是在面对儿童患者的时候。
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他没事就会到病房里,讲故事开玩笑,还给他们起外号。
时间长了,他也变成了儿童病房里最受欢迎的胡须医生。

20年来,况丛昕和许甘枫两人虽同处一个城市,又同为儿童外科医生。
但他们几乎没有过任何交流。
直到这次,许甘枫因为自己的病人,找到了况丛昕。
他有一个5岁的男孩患者,后腹腔里长有5厘米的肿瘤。
就在他准备为其做手术之前,男孩因为害怕偷偷逃走,发生车祸。
肝脏被车撞至破裂,必须尽快换肝。
又因为男孩后腹腔的肿瘤太大,所以换肝手术和肿瘤摘除手术必须一起做,才有机会成功救活患者。

但许甘枫所在的西北医院,医疗设施并不完全。
肝脏移植部门也才刚建立,一个月只能进行一次换肝手术。

更何况是两个手术一起做,这么大的风险,他们根本不敢承担。
无奈之下,面临着被医院问责的风险,许甘枫找上况丛昕,问他的医院愿不愿意接下这个手术。
他也根本没有给对方拒绝的机会,直接抛出命门,别忘了,你手上欠了一条人命。

当年那件事情,况丛昕也一直耿耿于心。
最终,他选择接下这个手术。
在商议之下,手术由况丛昕和许甘枫一起做。
而出走了20年的章以芯,也在这台手术中正式回归。

手术结束后,况丛昕的师父,安妮医院的院长骤然去世。
他原本定好的外科主管一职落入别人之手。
但他更在乎的是,师父生前立志要打造一栋儿科中心楼的梦想也变得遥遥无期。
想起师父生前的愿景和遗憾,况丛昕暗暗下定决心,接下师父的梦想。

为此,他决定建立一支强大的团队。
目标之一,就是许甘枫。
他略施计谋,让许甘枫在医院排挤,院长明里暗里的让他主动离职。
为了病人,死活不愿意离开的许甘枫收到了来自安妮医院抛来的橄榄枝。
对面给出了极丰厚的条件以及各种承诺,还允许他带着自己的病人一起转院。
此话一出,许甘枫立马同意了。
至此,最开始的背道而驰的三个人,时隔二十年,终是又站在了同一战场。

接下来的剧情,也将从三个人与儿科中心之间的故事展开。
经历过一个个病童的生死故事后,原本势成水火的况丛昕与许甘枫,逐渐解开心结。
同时,在两个实习医生的偶然发现中,事关20年前的那场手术事故的真相也被慢慢解开...
从开局两集来说,这部剧观感的确优秀,可看性十足。
首先,叙事稳健节奏明快。
不为了有的没的小剧情而拖拖拉拉。
就像许甘枫跳槽那一段,放在注水剧里,估计能熬个两三集。

人物形象鲜明,三位主角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况丛昕表面冷淡却内心执着;
许甘枫脾气暴躁却善良正义;
章以芯作为两人之间的和事佬,则是完全的随和且温柔。
三人一冷一热一中和,估计能产生非常奇妙有趣的化学反应。
更重要的一点,《星空下的仁医》没有“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医疗剧的幌子,给狗血淋头的恋爱戏份铺垫。
该剧非常注重专业情节,涉及了儿科领域的方方面面。
仅仅两集中,就出现了四场手术画面,都是“拳拳到肉”的拍摄方法,手术镜头十分直白和专业。
这里要提前预警,过于直白需观看谨慎,谨防吃饭被噎!

当然,足够专业可不等于枯燥无味。
这部剧的故事剧情不仅没有拉后腿,反而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以一件又一件儿童病患事件为主食,愈演愈烈的高层争端和个人理念差异作为辅料,同时还暗插了二十年前的手术悬案在其中。
其中关于孩童的一个个生死故事,既有可爱搞笑的一面,也有温情催泪的一面。
剧情观感非常丰富。
不少观众表示,有早年TVB那味了!

目前这部剧在豆瓣评分已经从8.7涨到了9.1。
所以还是那句话,保持虎头,不要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