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饮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你相信“小酒怡情、大酒伤身”还是主张“适度饮酒、或者滴酒不沾”呢。对于国人来说,其实,大多数都秉承着过量喝酒危害身体健康,适量喝酒有益健康这样的经典认识了。 最近,在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上刊载了一项研究显示:没有任何一滴酒对人体的健康是有益的,喝酒有益健康的说法都是错的。喝酒会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尤其对于中国人的危害性更大。看着如此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也是彻底改变了你对小酒怡情观点的转变,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研究内容也是改变了此前饮酒与健康之间的研究结论。 早在2003年,美国神经医学学者克罗地亚·卡瓦斯对1700名,年龄为90-99岁老人进行了历时15年的实验。2018年,这项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适度饮酒或许帮助延长生命,其效果甚至比运动还有效,相关的数据表明每天饮用1-2杯葡萄酒或啤酒的人,过早死亡风险降低18%,而每天进行15-45分钟运动的人,过早死亡风险仅下降11%。 2016年,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家罗宾·邓巴的研究结果表明,饮酒能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增强人的免疫能力,从而间接促进人体的健康。 2010年,心理学家查理·斯豪里翰也是对年龄为55-65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近20年的观察研究,发现不饮酒者和酗酒者的死亡率,比适度饮酒的人高。如此的结果也是提示了适度饮酒,可能会更加有利于长寿。这样的这项研究在后来也是引发了美国知名杂志“时代周刊”的声名大噪。 如此的研究结果,貌似也为我们提出了“饮酒有助健康”的结论,有了这些“著名杂志”“高等学府”“大专家”“相似一致”的研究加持,再加上广大媒体的推波助澜,“饮酒对身体有益”的说法就成了铁板一块的证实。 然而,在上述三个临床研究中,还是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缺陷和不足。如,卡瓦斯的研究难以在科学的维度上解释了饮酒有益这一结论,多数的研究来源于饮酒者本人的说辞。罗宾·邓巴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饮酒者的心理、情绪的感受来进行的,缺乏对饮酒、数量、健康等指标的统计。查理·斯豪里翰的研究则完全是小样本、高龄人员的流行病学观察研究,调查问卷模式可能会出现结果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