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谷粉丝 |
2025-02-22 08:03 |
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来看,每天喝 300 克牛奶是基本标准。 所以推荐大家每天也喝一到两杯。 不过牛奶虽好,肯定不是人人都适合,比如网上流传着「6 种人不能喝牛奶」的禁忌。
● ● ● 有胃溃疡的人不能喝?
听说:喝牛奶会让人分泌大量胃酸,加重溃疡。 真相:有一定道理,但能不能喝要看情况。 消化道溃疡的人容易肚子痛,理论上牛奶可以中和胃酸,适当喝一点牛奶能缓解疼痛。 但好景不长,人在消化牛奶里的钙和蛋白质时,又会增加胃酸的分泌,所以腹痛也可能加重。 因此,如果溃疡还没好,就不建议喝牛奶。如果是实在想喝,就分几次喝,每次只喝一点。
● ● ● 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人不能喝? 
听说:喝牛奶会增加胃液或肠液反流,加重症状。 真相:有些牛奶喝了确实不好,但有些也能喝。 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这都是胃液、肠液反流惹的祸。 的确有研究表明,牛奶里的脂肪会让食管下段的括约肌松弛,直接后果就是:反流更容易发生,加重反酸烧心的症状。 所以,建议喝低(脱)脂牛奶,不去喝普通的全脂牛奶。
● ● ● 有胆囊炎和胰腺炎的人不能喝?
听说:喝牛奶会加重胆囊和胰腺的负担,所以这两种情况的人不能喝。 真相:还是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是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急性期要「禁饮食」,意思就是啥都不能吃,包括牛奶。 而恢复期的患者和慢性胆囊炎、胰腺炎患者就可以喝牛奶,关键要做到「清淡」。 这里的清淡主要指的是少脂,因为加重胆囊和胰腺负担的根源是脂肪。 所以,可以喝低(脱)脂牛奶,而要避免全脂牛奶,同时要「少量、多次、清淡」地喝。
● ● ● 腹部做了手术的人不能喝?
听说:做了腹部手术的人肚子容易胀气,不能喝牛奶。 真相:确实是这样。 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大多会「肚子胀气」,喝牛奶会加重胀气,不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实际上,如果不能确定患者肠蠕动没问题(通俗点说,就是能正常地打个屁、上个厕所),就不能吃任何东西,包括牛奶。 耐心点,等医生说可以喝的时候再喝吧。
● ● ● 乳糖不耐受的人不能喝?
听说:牛奶中乳糖含量较高,这类人喝了牛奶就会肚子痛、拉肚子。 真相:夸张了点。 乳糖不耐受的人,喝了牛奶后就会肚子咕咕叫,想上厕所,这大多是天生的,跟乳糖酶分泌过少,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有关。 虽然这类人基本没法享受普通牛奶的营养福利,但并不是说一定要跟牛奶说再见。 其实,有专门量身定制的低乳糖牛奶或无乳糖牛奶,乳糖不耐受的人一定要试试。
● ● ● 缺铁性贫血的人不能喝?
听说: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宜喝牛奶,因为牛奶会影响铁的吸收。 真相:没这回事。 会成为致癌的元凶? 喝牛奶,会引发乳腺癌? 这一切的风言风语,都来自于美国加州洛马林达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内容发布在了《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 这项研究主要是针对了52795名来自北美的女性进行了饮食调查,并评估了豆奶、豆制品、牛奶和其他乳制品摄入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这些女性在参与研究之前,都没有患癌史,平均年龄在57.1岁。随着科学家大近7-9年的跟追随访表明,有1057名女性出现了乳腺癌,其中906例发生在了绝经之后! 分析报告显示,豆奶和豆制品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没有关联。但是牛奶摄入却和乳腺癌有显著关联,越是牛奶摄入量越多的人,患乳腺癌风险也就会越高。 每天喝60~80ml牛奶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升高了30%,每天喝473~710ml牛奶的女性,风险会升高德奥70~80%左右。 无论是全脂或低脂牛奶,对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影响都没有明显差异! 正因这一报告的问世,媒体才会大肆报道喝牛奶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 问题来了,事实真的就如研究报告所说吗? 第一,研究对象有局限 虽说研究结果显示了牛奶和乳腺癌的关系,但是这个研究也有不少的局限性,因为研究结果仅仅是相关性结果,并不是绝对的因果结论。 比如它主要是针对了北美女性群体,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的情况,更不能将全球女性都概括其中; 而且这个研究的调查办法,也会有其他因素干扰,结果并不如大家想象一般准确。因为膳食摄入量是通过食物频率问卷评估来计算的,这种方法会受到受访者记忆等因素感染,基本准确性都不高! 第二,癌症并非仅仅一个因素所导致 事实上,癌症的病发原因相当之复杂,饮食仅仅只占据了一小部分。除此外,遗传基因影响、生活习惯、运动等方面,都会对乳腺癌病发造成影响。 要知道,北美女性的饮食往往趋向于高热量、高脂肪等方面,肥胖率也相对较高,其乳腺癌的病发率本身就高于中国。 第三,绝对风险≠相对风险 所谓风险提升50%、80%,其实都属于相对风险,而绝对风险远没有想象中高。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病发率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差异。 如果将相对风险直接套在绝对风险上,这显然不符合规律和标准。 就拿北美发生率来说,它大约是10万分之99.4,而增加50%大约就是十万分之150,增加80%也不过是十万分之180。也就是十万个人中增加了50、80个病例而已。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仍然可以放心喝牛奶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牛奶之所以和乳腺癌扯上关联,可能与牛奶中所含的性激素和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有关。 但实际上,牛奶中的性激素与-1(IGF-1)的含量非常低,和人体自身分泌的激素相对比来说,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牛奶中还存在降低患乳腺癌风险的成分,这包括了维生素D、钙质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