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4-11-18 19:14 |
王大爷是小区里面身子骨最硬朗的,别看今年70岁了,照样是“吃嘛嘛香”。 不过王大爷有个习惯就是喜欢走路,特别是在饭后,因为他觉得“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这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王大爷坚信自己最少能活到一百岁。 最近,王大爷刚过完70岁生日,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感受到身体的一些微小的变化。 曾经走起路来轻而易举的步伐,如今却似乎多了几分沉重。
 还没走两步路就得停下来歇歇,没一会就浑身是汗了,膝盖也是又酸又疼的。 而且是走的越多这种症状越发的明显。 看到周围的其他老伙计们都没有这个情况,王大爷也是多少有点苦恼了。 这让王大爷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用错了方法?难道年纪大了不应该多锻炼吗? 直到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研究揭开了王大爷心中的疑惑。
 年纪大的人到底该不该多走路 人们潜意识里对于走路这项运动都是不排斥的。 尤其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尤其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 每天适量的增加步数,不仅能促进心血管健康,还能带来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益处。 可谁知道这项研究明确指出,多走路并不是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好。 甚至和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紧密相联。 不可否认,这一发现,无疑是为王大爷这样的老年人群体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走路,这个看似很普通又很平凡的动作,实际上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它不仅能够增强老年人的肌肉骨骼,促进他们拥有良好的睡眠。 更是连接身心健康的桥梁,让老年人在悠然自得中享受生命的律动。 但走路是有两面性的,正所谓健康与隐患共存的状态。 陕西省西安市红会医院的外科主任医师贾帅军曾指出。 老年人不光要坚持走路锻炼,同时也要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 很多时候往往是因为走路时的某些表现,或许是身体发出的“求救预警”信号。
 用这几种方式走路,或许与长寿无缘 1、缓慢的步伐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说不爱走路是懒惰的表现。 那么走路速度缓慢则可能是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出现衰退一个预兆。 根据《梅奥诊所学报》上的一项研究指出。 走路速度的快慢,实际上与人的寿命长短还是有关系的。 相比之下,那些走路快的人,相较于走路慢的同龄人,平均寿命要高出15~20年之久。
 这项研究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针对47.5万人的走路及死亡情况来看。 走路快的男性和女性,其平均寿命分别高达86.7~87.8岁和85.2~86.8岁。 而走路慢的男性和女性,则分别只有72.4岁和64.8岁的平均寿命。 可见,走路的速度是人们长寿路上的一个绊脚石,宁愿快步走也不要慢步走。
 2、走起路来爱“踮脚” 大部分人在走路的时候都会有“踮脚”这个现象发生,实际上这“踮脚”可不是什么好事。 踮脚走路顾名思义就是用后脚跟走路,并且走路的时候小腿代偿过多。 这样的走路姿势非常不适合老年人效仿,如果姿势不当的话,很可能容易造成脚踝扭伤。 甚至是摔倒造成骨折,也可能会出现肌肉痉挛,这样的话就会得不偿失。
 另外,小腿代偿过多的话,可能会导致臀部肌肉废用。 容易引发腰骶部的疼痛,形态上更是不太美观。 所以说如果有踮脚习惯的话,还是尽早的改掉比较好。 走路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此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在享受走路带来的健康益处的同时,避免潜在的风险呢?
 年纪过了70岁后,走路注意5个“不要”,更加长寿! 1、不走鹅卵石、石子路 不少人会觉得,鹅卵石或者是石子路,走起来感觉就像是在按摩一样。 其实不然,可能还会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隐患。 年过70的老年人大多身体比较虚弱,甚至是或多或少的患有骨质疏松症。 如果长时间在坚硬的鹅卵石上光脚行走的话,可能会加重足部的劳损。 引起跟痛症、足底脂肪垫损伤、足底筋膜炎等。
 况且老年人的平衡力一般较差,经不起摔倒,一旦摔倒的话会引起扭挫伤,甚至是骨折。 另外,尖锐的石头可能会划伤脚步,引起避免,特别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讲,尤其应该避免。 2、不要倒着走,弊大于利 在公园中几乎随处可见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倒着走,实际上倒着走根本不是一项好的走路方式。 倒着走或倒着跑的确能刺激到不经常活动的肌肉,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平衡力。 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有一定效果,但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合“倒着走”。 首先倒着走由于看不见后面的情况,就很容易摔倒,而摔倒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危险。
 患有颈椎病、小脑病变、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老年人更不适合倒着走。 尤其是患有颈椎病的老年人,倒着走可能加剧颈椎疼痛和眩晕等。 甚至会突然间的摔倒,那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3、不要随意走走停停 走路一般来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一旦开始走路,就不要轻易的停下来。 如果每走两步就要停下来,这样做是不可行的,走走停停顶多只能算得上是溜达。 运动量较少不说,根本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有这时间甚至还不如在家躺着清闲。
 一般想要通过走路来达到强身健体的老年人,可以遵循按“三五七”的原则散进行参考。 大概意思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钟内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龄)/分钟内。 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一位70岁的老人。 经过换算之后,那他的散步心率应保持在105次/分钟范围内。 运动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出出汗,不仅能加速自己的新陈代谢之外。
 还能保持呼吸顺畅,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如果一些老年人感到体力不允许的情况下,还要根据自身分情况来看,多次进行也是可以的。 4、不要背着手走路 一般来讲,很多老年人走路的时候都喜欢把手放在后面。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 不太妥当的。 背着手走路看似只是一件小事情,实际上它并不利于全身心的放松。
 最好的状态是挺胸、抬头、摆臂,这样既能锻炼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还能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 并且背着手走路会有视野上的盲区,特别是在路上遇见有坑坑洼洼的路面。 背手走路压根很难保持住平衡,稍微一不注意就容易摔倒。
 5、不要随意走路,散步地点要选择好。 人们在运动的时候,需要的氧气含量还是比较高的。 一般情况下,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如果走路的地点选在了周围的街道旁,或者是马路边,还是非常不建议的。 毕竟马路上汽车居多,排出的汽车尾气也比较多。 和空气清新的公园相比,自然是毫无任何可比性。 6、不要“孤军奋战” 走路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虽然大多都是一种个人的体验。 但在某些情况下,结伴而行却能让运动变得更加安全、更加愉快。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一点还是非常重要的。
 高亚南副主任医师曾提醒过,老年人在进行走路锻炼时。 最好选择安全的环境,并有人陪同一起进行。 结伴而行不仅可以增加运动的乐趣和动力,还能在发生意外时及时得到帮助。 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尽量不要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
 因为心血管疾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 一旦在运动中发生意外,有人陪同可以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地上的降低风险。 结语 对于70岁之后的老年人来说,走路不仅仅是一项放松身心的、强身健体的运动。 更是一种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不过运动也要讲究正确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来说,“快走”是最适合老年人运动的方式。 不仅能提高免疫力不说,甚至还能预防阿尔兹海默病。 不可否认,正确的走路方式的确是保持长寿的良药!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