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原创内容

▲ 通天河。图/视觉中国
2020年底,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正式设立!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7个半北京市,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 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示意图,公园面积占青海省的六分之一。制图/程远
三江源声名远播,离我们很近,但又很遥远。这个中国最大的国家公园,模样似乎不那么真切。
所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到底长什么样?
两亿四千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短兵相接,断裂与抬升之间,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升为陆地。六千五百万年前,特提斯海消亡,青藏高原全部露出地面。但构造运动没有停止,两个板块继续挤压、碰撞,青藏高原不断崛起。

▲ 可可西里无人区,远处是昆仑山脉。图/视觉中国
又经历了几千万年的沧海桑田,青藏高原发育成形,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上升,柴达木盆地沉降,青海也发育成我们熟悉的模样。而在青海省南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就藏着孕育华夏文明的长江和黄河,以及国际重要河流澜沧江的源头所在地。

▲ 巴颜喀拉山年保玉则的河流与草地。图/视觉中国
2008年,秉承“河源唯远”与“流量唯大”两大标准, 中国三江源头科考队确认:长江正源是当曲,源出唐古拉山东段霞舍日阿巴山东麓;黄河源的正源是卡日曲支流那扎陇查河,出自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那扎仁山麓;而澜沧江的正源是扎阿曲支流郭涌曲的谷涌曲,源于唐古拉山北麓的采莫赛东部。

▲ 三江源地区地形示意图。制图/程远
江河发源地的名字拗口难记,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知道,正是源头处的涓涓细流不断汇集,才聚成下游的大江大河。它们从此一路奔流而下,淌过千里江山,滋润万里疆土。
江河之水从“世界屋脊”而来,对于身处平原地区的人来说,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从“天上来”了。
0真“中华水塔”
在三江源,水是最重要的,也是姿态最丰富的。
在三江源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山、阿尼玛卿山及唐古拉山脉横亘其间。这些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的高山上,雪峰绵延逶迤,冰川犬牙交错。

▲ 阿尼玛卿山,现代冰川十分发育。图/视觉中国
雪峰和冰川的消融,形成蜿蜒穿行在山脉间的江河溪流。流水顺着山坡向下流淌,灌入山间盆地或低洼处,积聚成形形色色的湖泊,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静谧的高原腹地。

▲ 从高空俯瞰黄河源的岗纳格玛错。图/视觉中国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仅国家公园内面积大于1 平方千米的就有167 个。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于黄河源区的星星海,即金庸笔下的星宿海,此处方圆几百里内分布着形态各异的的湖泊、沼泽,湖光潋滟,如苍穹繁星。

▲ 鄂陵湖,意为蓝色长湖,是黄河源园区著名的天然湖泊。图/视觉中国
如此丰富的湖泊、河流、沼泽还有新的“玩法”,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湿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河湖和湿地总面积29842.8 平方千米,接近两个北京市大小。其中,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的有扎陵湖、鄂陵湖。

▲ 扎陵湖,意为白色长湖,与鄂陵湖以及星星海等湖泊群构成长江源的“千湖景观”。图/视觉中国
此外,每年夏天,一部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会攀升到青藏高原,遇冷形成源源不断的降水。而三江源宛如天然的蓄水池。在高处,水变成雪,层层叠叠压在雪山之上;到了中间,松软的草甸会像海绵一样,把它们吸纳集合起来,由地下径流将储存的水输送到河道,最终汇合到低处的湖泊、沼泽中去。

▲ 隆宝湿地,位于三江源地区,但不属于国家公园范围,是黑颈鹤等水禽的繁殖栖息地。图/视觉中国
雪山、冰川、河流、湖泊、湿地,在这样一套大气环流和天然的水资源运转体系共同作用下,构成了一个罕见而绮丽的高原水世界,造就了今日的“中华水塔”。
03 高原生灵的乐土
总体而言,三江源国家公园海拔高,温度低,即使是“中华水塔”,这里的环境还是承载不了那么多的生物,但是生于高原的物种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很多人一想起三江源,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就是大片的草原。的确,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向高寒荒漠区的过渡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自然是这里的主角。
据统计,国家公园内暂时已知生长着832种植物,多为耐旱耐寒的多年生草本。到了六七月,蛰伏已久的花花草草争先恐后,竞相绽放。
各类绿绒蒿,生境不同,姿态各异,颜色五彩缤纷,成为高原上最亮眼的那一抹。

▲ 多刺绿绒蒿,摄/牛洋

▲ 全缘叶绿绒蒿,摄/牛洋

▲ 红花绿绒蒿,摄/郭亮

▲ 久治绿绒蒿,摄/郭亮


▲ 金星虎耳草,摄/李磊

▲ 大花红景天,摄/牛洋
此外,园区内草甸、湿地遍布,垫状植被也是一片生机盎然。

▲ 西藏点地梅,摄/余天一

▲ 匍匐水柏枝,摄/余天一
特殊的高原环境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土。公园内共有野生兽类62种,包括雪豹、藏羚、野牦牛、藏野驴等在内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藏狐、兔狲、猞猁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这里,成群的藏野驴在广袤的草原上悠然自得,

▲ 三江源地区的藏野驴。图/视觉中国
方脸“网红”——藏狐一家各自采取最舒服的姿势休息,

▲ 藏狐。摄/郭亮,图源/IBE
“不高兴”——兔狲似乎刚从洞中出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晚餐。

▲ 兔狲:别看我胖,只是毛厚而已。摄/郭亮,供图/IBE
要说三江源最常见的,当属鼠兔,它们在这里大量繁衍,

▲ 黑唇鼠兔:让我康康,谁在叫我?摄/郭亮,供图/IBE
雪豹则是当之无愧的明星物种。作为高山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级王者,它们主要生活在一些陡峭的石山以及镶嵌其间的高山草甸和草原。目前,全球雪豹60% 的栖息地在中国境内。

▲ 澜沧江源区是中国雪豹密度最高的区域。供图/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而三江源地区适宜雪豹生活的栖息地大约有6.5 万平方千米,这里的雪豹种群数量约1000 只以上。三个园区都有雪豹的自然栖息地,其中,澜沧江源区是中国雪豹密度最高的区域。
除了走兽,大片的湿地更是鸟类繁殖、栖息和越冬的乐园,据统计,园区生活着196种鸟类。


▲ 上图:黑颈鹤;下图:凤头鸊鷉。摄/郭亮,图/视觉中国
园区海拔高,气温低,含氧量低,对大多数动物,尤其爬行动物不太友好,但是,近些年这里还发现了罕见的高原蝮蛇——红斑高山蝮。

▲ 红斑高山蝮。摄/彭建生,供图/IBE
可就这寒冷的高原之上,珍珠绢蝶依然翩翩起舞。

▲ 珍珠绢蝶。摄/牛洋,供图/IBE
极地之人
作为中国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一切都大:大山、大江、大河、大雪山、大草原、大湿地、大动物乐园。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同样存在着的,还有人。
在内蒙古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划交接重叠的青海,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个民族世居于此。来自中原的汉文化、来自西域和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来自青藏高原的藏文化,以及青海古老的羌人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

▲ 青海玉树,玉树传统赛马节暨雪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和三江源水文化节开幕式在玉树扎西科赛马场举行。图/视觉中国
而三江源地区的藏族牧民,面对巍峨雪山和浩瀚的湖泊,他们深感自身的渺小,对自然伟力有着无上的崇敬。他们信奉万物有灵,相信每一座山、每一个湖,都有神灵居住,而人类的生老病死无不和它息息相关。

▲ 尕尔寺,位于青海省玉树州白扎乡,是一座“镶嵌”在悬崖上的藏传佛教寺庙,海拔3700米。图/视觉中国
正是出于对神山圣湖的古老信仰,他们不会随意丢弃垃圾,更不能随意破坏草木,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对三江源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起到了根本的作用。而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和维护中,当地居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 僧人与白马鸡。摄/郭亮,供图/IBE
巍巍高山、潺潺流水和高原生灵,三江源的每一个元素都在述说着沧海变迁的悠悠岁月。今年底,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会正式设立,这是否喻示着繁茂与和谐的愿景终将到来,我们拭目以待。
感谢IBE郭亮先生提供的图片资料。
参考资料:
《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三江源自然观察手册》
- END -
文丨SevenJ
封图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