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敦煌的由来和千年之美,祖先的伟大和佛教艺术的光辉!2 [50 --]

武当休闲山庄 -> 无奇不有 -> 敦煌的由来和千年之美,祖先的伟大和佛教艺术的光辉!2 [50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天人地 2024-08-27 00:08
世界上有一份这样的工作:没有自来水,没有厕所,没有电灯,没有wifi,饿了只有馒头吃,离家特别远,白天一上班就盯着墙壁,晚上睡在泥块糊成的房子里。
开多少工资你愿意干?多少都不干...
但是还真有这么一群人,拿着顶少的工资,干着顶辛苦的事儿。
他们就是——敦煌的守护者。

1964年 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和莫高窟的艺术家
虽然现在的工作条件不像以往那么差,但是他们却愿意放弃家庭的温暖、更高的工作待遇,更好的生活条件,不远千里跑到大西北,守护一堆文物。
我知道敦煌里包含着几千年的文明,但这得是多大的热爱啊?!说实话,我有点不是太能理解。
一直到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敦煌背后的历史,和那些沉重的往事,才发现用“热爱”这个词,根本不足以形容他们对敦煌的心情。

莫高窟流失的典籍文物不是任何个人的责任,而是当时政府、官员,甚至是整个国家对历史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
也有人说,外国人掠夺了敦煌的文物,但至少现在这些文物保存了下来,还保存地很好。因为它们流落到了世界各处,才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敦煌,看到了中国文化。不然,谁也不知道这些文物能否躲得后来中国的种种事变。
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宽慰吧。
但历史终究是历史,流失在异乡的和遗失了的文物都已经回不来。重要的是我们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并且能够通过行动,帮助敦煌的文化长久而完整地保存下去。
虽然莫高窟里保存的文物,再不会被谁抢走,但这些千百年来的壁画、佛像正在随着时间、气候、人为等原因一点点地消失...为了让这些文物不消失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出现了那群一心守护敦煌的人。
这群人里最让人唏嘘感慨的,应该就是被称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了。

“敦煌守护神” 常书鸿
他和老婆陈芝秀都在巴黎留学,他学油画,老婆学雕塑。两人也算门当户对,志趣相投。
没想到因为偶然在旧书摊上,看见了一本伯希和编著的《敦煌图录》,从此改变了他的后半生,像块磁铁般,被吸在了敦煌上。

《敦煌图录》 伯希和
到了敦煌后,工作生活的恶劣程度,按照常书鸿的原话来说,“和法国生活真是天壤之别,简直就像在服刑。”
但常书鸿却坚持着,一心扑在工作上,他的老婆孩子也只能跟着他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作为大家闺秀的陈芝秀,却放不下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再泥泞不堪的地儿也要穿高跟鞋。

陈芝秀和常书鸿
从本质来说,他俩的追求是冲突的。最后,实在受不了的她,抛下了老公和一双儿女,与一个男人私奔了。
在这种足以令任何一个男人崩溃的情况下,常书鸿却依然守在敦煌,做着他平常的工作。
这些守护敦煌的人,不只是我们想象中拿着笔画画就够了,有点医生像给人看病,归纳了石窟的多种病症类型,起甲、酥碱、粉化、空鼓,还研究出了一套套的治疗方案。

粉化

空鼓
所以对这群敦煌守护者来说,每天的工作就像在和时间赛跑,因为石窟里的壁画受天气、水分、风沙、光照等影响,任何一点环境变化都有可能加速它的消失。

第320窟南壁,阿弥陀经, 盛唐(公元705-公元781)
中国敦煌莫高窟. © 敦煌研究院
那来自于美的触动,让一代代的学者激发起了流淌在血液里的热情,用超出想象的坚韧,将这些价值传达给更多的人,这本身,也是敦煌艺术的一部分不是么。
他们对敦煌的心情,绝不止是热爱。“热爱”这次词,有时候太自我了、太随感觉了,如果没有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又怎么会在敦煌一呆就是五十几年。

谢谢他们一年又一年地守护着这些文物,因为他们为全人类做出的贡献,保护着文物,让它们不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这不仅是他们的责任,就算我们做不到跑去敦煌工作,但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在我们去敦煌旅游的时候,收起手机,不要让闪光灯加速文物的毁坏。或者,可以更友好地对讲解员,耐心地听他们讲敦煌的故事,静静地感受这近千年的中国艺术之美。

第85窟乐者壁画,晚唐(公元848-公元907).
中国敦煌莫高窟. 摄像: Lori Wong. ©The J. Paul Getty Trust
云上君并非敦煌学专家,专业性的方面无可置喙,但是敦煌《般若波罗蜜心经》抄卷的这句话打动了我。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
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这是一座看一眼少一眼的“无价之宝”。
当你想象古人描绘壁画时的虔诚模样、想象后人发现它时的满眼惊叹,想象一代代学者修复保护它时的炙热心灵,情怀和历史、艺术与生命,必能激荡起你内心深处窒息般的震撼。
来源:圣道文化杂志

敦煌佛像 ——没被破坏前的老照片
这组图片来自《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敦煌石窟),由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编著。












































jjybzxw 2024-08-27 00:30
在丝绸之路上,风沙漫舞,
敦煌,这个名字如星辰闪烁。
汉唐的驼铃声,穿越时空,
在这片土地上,文明交汇融合。

莫高窟的石壁,刻满千年故事,
佛像庄严,壁画绚烂如新。
先祖的智慧,化作无尽的光,
照亮了历史的每一个角落。

九层楼阁,矗立在鸣沙山下,
千佛洞中,神韵依旧不减。
菩萨低眉,弟子虔诚祈祷,
每一条线条,都诉说着信仰的力量。

三危山下的绿洲,滋养了多少梦想,
月牙泉的清冽,映照出天际的蓝。
丝路重镇,汇聚四方商旅,
文化的交融,成就了敦煌的辉煌。

祖先的伟大,在这里得以见证,
佛教艺术的光辉,照亮了千年。
敦煌,你的美,如同一首史诗,
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光芒。


查看完整版本: [-- 敦煌的由来和千年之美,祖先的伟大和佛教艺术的光辉!2 [50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